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慢下來的時光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時光如同流水一般,穿過我的指尖,繞過水杯,穿過桌腳跑向了遠方。時光依舊溜走了,沒有回頭。但是它卻慢了下來聽著人們強而有力的心跳,一下,兩下……的確,生命是令人著迷的。
伴隨著貝多芬的月光曲,時光細細聆聽著這位偉人對月光的贊美,如同大河一般滔滔不絕,時光又慢了下來,在音樂中跳舞,在月光下靜靜享受著,在太陽來臨之前,它又逃走了,如同灰姑娘在十二點之前逃走一般,只留下一段美好,卻又在人們眼前消失的。
時光不會為任何人慢下來,但是人的心靈卻會為美好而慢下來,只有在那時,人們才會感覺時光真的慢下來了。
雖然近年來我也曾有過一些狂飲的記錄,但不過是想將自己以酒表達尊重、以酒表達坦誠、以酒表達親近和以酒表達豪情的想法宣示出來,以至于常常迷醉,不能自已。對于酒,無論白酒還是啤酒,在我可以說都是暴殄天物,我不了解它們的好,它們也不曾給我帶來真正的快樂。我努力喝的,只是氣氛,我在意的,是一起喝酒的人。
不過,紅酒不同,特別是紅酒中的甜酒,是我多年格外鐘愛的。不要笑我沒見識,我知道在紅酒繁多的品種中,甜酒實在不算什么,而我舌尖功夫了了,對紅酒高高在上的文化真是沒有太多了解。但我想,其實一個人最應該知道的,是他自己真正喜歡什么。就像甜酒,我發自心底喜愛,它和我的幸福有著很深的契合。
一個好的飲者,一定要有一雙追尋的眼睛,一顆追尋的心。這個世界太過繁華,這個世界太過零亂,這個世界稍縱即逝的東西太多。你肯用幾年十幾年的時間去留心,去著意,去牽掛你心中的最愛嗎?
真正的好酒,不是一定要在萬眾矚目中登場;真正的好酒,也不是一定要落滿灰塵、封存經年。真正的好酒,只是一瓶對你口味的酒,說來不難,找到卻也并不容易。對我來說,一瓶塞著長長軟木塞的櫻桃紅色的甜酒,已經足夠了。我知道我的舌尖,我的味蕾,它們期待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到來。
我喜歡淡淡的甜后面慢慢濃起來的香。我喜歡舊世界的紅酒,緩緩地拉開帷幕,緩緩地走入舞臺中央,緩緩地張開歌喉,緩緩地余音繞梁。我不喜歡現在一些紅酒那種瞬間驚艷得一覽無余的風格。
我知道,酒是有生命的。剛剛倒入杯子,太新的酒會透著生澀,需要用一點兒溫度,需要用一點兒時間,需要用一點兒搖動,讓酒更醇更厚。也許連你自己也不知道,你現在處在一種沉睡之中,需要愛心和耐心來喚醒。十分鐘、半小時,最好更長一點時間。果味升起來,甜了,有一些裊裊的香氣了,酒液也開始。我手心的體溫,守著你從封閉到半醒,到醒來。這樣的過程,就如一個小女孩出落成一個成熟的美人兒。我喜歡那種守護,我喜歡那種期待,我喜歡那種“原來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的美妙感覺!
一種好酒需要慢品,需要體會。那種慢熟的甜酒,有如黃山云海,一時一變,杯子每一次輕輕的晃動,都使酒與空氣充分地接觸,把多余的酸、澀、薄去掉,從而彌散出不同以往的香氣和味道。輕啜一口,從唇至口腔,回旋激蕩,用你敏銳的舌頭不停觸摸,感覺它千變萬化的美。直到這醇厚的溪流跌宕入喉之后,才能體會回味無窮的真正魅力。
富蘭克林說:“好的紅酒,證明上帝希望我們幸福。”是的,那就讓時光慢下來吧,讓你的腳步慢下來,讓你翻動書頁的手指慢下來,讓街上的車流慢下來……最好,你能合上眼,暫時關閉這個世界。讓時間就停在杯子和你我之間。
突然想起一位一起穿越奈曼沙漠的隊友,他叫梅樂,是一位紅酒供應商。記得我們在酷熱的旅程之后,品飲他背負了7個小時的紅酒,那真是無法形容的甘甜。后來,我知道有一種叫做梅洛的紅酒貴為酒中皇后,而這個皇后的小名就叫梅樂。
在一次頂風冒雪瘋狂自駕長白山的旅程中,一位叫做夢飛翔的大哥拿出他整箱的紅酒招呼大家。那是一種很好的甜酒,正如大哥的為人,憨直得很是火候。我從此深深地接納了這位大哥,也深深地接納了他的紅酒。后來,我很長時間只喝這種牌子的酒。
草木生活方式:以植物為食,生態養生
獨家創意分享:法式梅子圣女果菌菇飯
這是“植物時光”最受歡迎的一道菜,用少量自制的醬料,融合菌類的鮮美,整盤食物散發著原生態的美味。
材料:圣女果、西紅柿、杏鮑菇、紅椒、黃椒、青椒、歐芹、烏梅醬
步驟:
1.將杏鮑菇切塊腌制后,裹地瓜粉稍加煎炸備用。
2.西紅柿榨汁備用。
3.圣女果對切開,紅椒、黃椒、青椒切小塊。
4.加少許油,將圣女果和辣椒分別放入鍋中炒至半熟,加入西紅柿汁,煮熟后用烏梅醬調味,淋在煎炸好的杏鮑菇上,最后用歐芹做裝飾即可。
慢慢生活,是芳姐和朵朵的植物屬性。和店里的132棵植物一起,敞開國內首家植物蔬菜餐廳的大門,感受做一株植物,面朝陽光,快樂生長。
慢下來,感受雨后綻放的嫩芽
廈門,升平路。
陌生的客人總是會被街角這座植物花園吸引,誤入“植物時光”。說“誤入”,是因為進來之前,完全沒想到“植物時光”是純蔬果烹飪餐廳,但店里132株綠色植物蓬勃生長,喚起了每個人親近自然的心。于是坐下來,點上一客芬芳的水果冰,試試青蔥翠綠的鮮蔬巧手餐,還有清香天然的花草茶,慢慢消磨掉一個原生態的下午――這就是芳姐和朵朵最愛看到的歡喜。
2009年1月,芳姐和朵朵一起從上海某服飾公司高層的位置離開,來到廈門一點一滴做起這間結合法式料理和養生蔬菜的創意餐廳。白天,她們和店員為每株植物澆水,和它們聊天,帶它們到店外曬太陽。或者和大廚阿忠一起,散著步去逛八市,挑選繽紛的蔬果和菌類。閑暇時素描店內任一植物,連就餐的客人,也被這樣的植物藝術氛圍感染,慢慢描摹店里的肯肯蕨和豆瓣綠的摸樣,畫在紙巾上、留言本上……芳姐和朵朵的生活,被芬芳鮮美的蔬果植物包圍。
很多來自北京和上海的客人都給過熱烈的建議:在北京或上海,開這樣的店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但她們認為,植物時光餐廳,純粹是從自己愛和植物一起生活的興趣出發。廈門本身就是一個“很植物”的城市,在街頭,在家里,植物對于廈門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植物時光”就是這個城市的剪影,也許在廈門,“植物時光”才可以這樣不浮躁地存活著。
芳姐和朵朵曾經和許多職業經理人一樣,每天上班下班,開很多會,出很多差,經常加班,追逐時尚,放任物欲,屬于自己的時間很少,連睡覺都覺得壓力來襲。于是她倆轉換軌道,大舍大得。廈門和廈門的植物給了她們生活的靈感,于是留了下來。芳姐說,現在她的時間和心靈都有極大的自由度,更能慢下來感受身邊的事物,就像見到陽光里植物伸展枝葉,就像雨后枝頭綻放的嫩芽,每天都滿載著快樂,再也不失眠了。
收集,每一天都是幸福
每天午后2~5點,是芳姐最愛的時光,她和店員們嘗試做新的菜、新的飲品、新的甜點,看廚師阿忠將胡蘿卜、洋蔥雕刻成盛放的花朵,覺得自己也像植物一樣,鮮美生動。
朵朵每天都生活在植物充盈的幸福里:清晨被窗外的喜鵲叫醒,窗外陽光燦爛,光線透明,照在葉子上,灑在棉被上,層層疊疊一片斑駁,美極了;和窗外的樹神爺爺說話,告訴他一個小秘密;消失了很久的老友突然在Q上出現,而此時店門口盛開的三角梅開得愈發嬌嫩,需要換個新花盆……
這是和以前高速運轉時完全不同的生活,不再穿著禮服出席所謂的晚宴,而是身著長裙去聽露天的法國音樂節。走在聽完音樂節的回家路上,順手采下鄰居的一大束夜來香,整個家里到處都飄著花香的味道,在音樂的余音里,聞著香氣幸福入夢。
店里上百株植物,很多都是從鼓浪嶼采摘的野生花草:假薄荷、香茅草、綠蘿、蝴蝶蘭、豆瓣綠、美洲鐵、肯肯蕨、迷迭香……或在玻璃試管里,或在溫潤陶罐中,以精美的姿態,高低錯落地被安置在店內的各個角落。
芳姐和朵朵不定期布置櫥窗,將一些當季的植物放在門口,比如冬季淡淡芬芳的臘梅,夏天熱烈開放的三角梅,而客人們也喜歡坐在靠窗的位置,既可以拍到店內各式各樣器皿里盛放的植物,又能和植物合影。
芳姐在盆中栽種青椒、紅椒和黃椒,從一顆種子開始,每天澆水,看它開花,等待它們結出果實,然后摘下來,放在菜里做調料。“植物時光”的招牌菜法式梅子圣女果菌菇飯里的圣女果,大部分來自芳姐的親手摘種,還有那些迷迭香,種上一季,清香四溢,切碎了放在湯里絕對是上好的調料。還有適合清煮的上海青,因為毫無污染,大家都喜歡品嘗。
分享,與植物在一起的樂趣
因為太喜歡植物,芳姐和朵朵也經常在“植物時光”里舉辦有關植物的延伸活動。她倆在豆瓣網上做了一次廈門老城區植物攝影展,召集起愛植物愛攝影的豆友們,將他們的攝影作品陳列在店內,讓來店的客人一花一草地認識了廈門的植物圖譜。冬天冷氣來襲,愛逛八市的芳姐,干脆召集大家來一次認識蔬菜的活動,紫甘藍、西蘭花、歐芹……許多菜場里大家都不太認識的蔬菜一樣有著美好的形態,令人浮想聯翩。春天里,朵朵又辦起了“春植”,給客人和朋友送種子,讓他們栽種,每天澆花,看種子發芽,讓更多人體驗參與種植的樂趣,分享和植物一起生活的故事。
突遭大病,生活慢下來
2013年5月8日,花城廣州繁花似錦。在本田汽車公司上班、還有幾天就過30歲生日的孫黎黎,查出患有早期甲狀腺癌。醫生告訴她,病因目前全世界都尚不明確,可能是沿海地區服用碘鹽攝碘過量以及電磁輻射造成的,治療的唯一方法就是切除腫瘤,進行放射性“碘131”治療,建議她立即住院。
孫黎黎1983年出生于浙江,2005年從華南理工大學英語專業畢業,隨同大學同學、現在的丈夫劉迪應聘到廣州本田汽車制造業公司工作。她從事文職,劉迪從事銷售,為了早日過上理想的生活,兩人開始為“票子、房子、車子”打拼。2009年初,他們在廣州珠江新城買了房子,當年9月9日,牽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兩年后,女兒大大出生,一家三口奔跑在幸福的路上……
孫黎黎從小喜歡畫漫畫,曾夢想成為一名漫畫家。可是高考時父母“生存第一,愛好第二”的開導讓她無奈地選擇了英語專業。大學畢業后,上班、加班、應酬、出差,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她根本無暇拿起畫筆。眼下,死神徘徊在身邊,她不僅不能完成等到退休后畫畫的心愿,甚至連陪伴女兒成長都將成一種奢望。
躺在病床上,想到生命之燈隨時可能熄滅,孫黎黎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不禁傷感落淚。而兩歲的女兒到處找她,大哭不已,孫黎黎便在電話里給女兒講了個童話故事:“從前,有個女巫,嫉妒別人的幸福,于是把一顆壞豆子悄悄種到一個叫黎黎的媽媽的脖子上。女巫希望這顆壞豆子長出惡毒的果子,奪去黎黎的幸福……媽媽的脖子上也被種了顆壞豆子,媽媽要找厲害的醫生把壞豆子剪掉,等媽媽剪掉了壞豆子就回家。”講完故事,孫黎黎趴在病床上,在筆記本上給女兒畫了《媽媽去哪里了》。
孫黎黎讓丈夫把筆記本帶給了女兒。女兒看了漫畫,不再哭鬧找媽媽,還給孫黎黎涂鴉了一幅她和爸爸牽著媽媽的手,叫媽媽“加油”的蠟筆畫。看到女兒的畫,孫黎黎有了信心,為了女兒,她必須把“壞豆子”剪掉。
拿起畫筆,把錯過的風景尋回來
醫院定于2013年5月下旬為孫黎黎做甲狀腺切除手術,孫黎黎決定利用這段等待手術的時間完成心愿。女兒剛出生時,她一口氣買了十八本日記本,打算每年畫一本女兒的成長記錄,一直畫到女兒18歲。可是,她休完產假,就開始加班加點拼命工作,女兒都2歲了,她一本也沒有畫完。
如今,這場大病讓她慢下來了,她知道手術的風險,也知道如果癌細胞擴散,她也許就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她決定拿起畫筆完成兩年前的心愿,記錄女兒成長的點滴,開始創作《女兒成長日記》。
孫黎黎晚上常常做夢,夢見小時候經歷的許多事。她突發奇想,將小時候的那些事畫出來,萬一自己走了,這些繪畫會告訴女兒“媽媽曾經有過的美好回憶”。于是,她夜以繼日,趕在手術前,用濃濃的母愛畫成了《我的小時候》漫畫系列。而兩年前的那次歐州窮游時光,讓她畫下了《腳步丈量的時光》漫畫系列。
孫黎黎結識了不少患甲狀腺癌的病友。隔壁床住的是一位六十多歲的爺爺,第二天就要做手術了,當晚,他默默寫遺囑的背影,令孫黎黎濕了眼眶。那一夜,孫黎黎一夜未眠,萌生了創作《抗癌日記》的想法,她希望通過抗癌的親身經歷給病友們點亮一盞希望之燈。
不會永遠晴天,也沒有過不去的雨天
5月21日,孫黎黎手術很成功。接下來的日子,她幾乎只做兩件事,一是配合醫生治療,另一件是畫《抗癌日記》。這場大病,讓她徹悟了生命的真諦,癌癥能掐斷生命的長度,卻阻止不了生命的寬度。她感謝這場大病讓她的生活慢了下來,讓她有了這特殊的“創作體驗”,給了她開創“創造型生活”的機遇。
6月9日,孫黎黎進行第一次放射性“碘131”治療。她需要把帶有輻射的碘藥水喝下去,然后隔離在地下四周全是鉛板、沒有窗戶、只有一扇厚厚的門的放療室。她第一次進去,有些恐懼,丈夫給她準備的橙子、香蕉成了她最好的朋友。她給它們分別取名叫勇氣、信心,并用畫筆在它們身上寫下一些鼓勵的話語。與“好朋友”朝夕相處五天,她畫成了《香蕉君和橙子君》漫畫系列。
痛苦放療結束了,身體極度虛弱的孫黎黎懷抱畫作走出“碘131”放療室,又被轉入碘治療病人專用病房。親歷碘治療,她有了切身的體會,在接下來鞏固治療期間,難得的清靜,她把碘放療的過程畫進了《抗癌日記》里。
這次住院,孫黎黎已經一個月沒有見到女兒了,特別想念女兒。從化療室出來調養了一個多星期,體力漸漸地恢復了,她按捺不住回家看女兒。可因為“碘131”治療,孫黎黎身上帶有碘輻射,一個月內不能接觸孩子,必須與孩子保持三米的距離。
日思夜想媽媽的女兒,看到孫黎黎回來,很想撲進她的懷里。孫黎黎只好跑開,她在前面跑,女兒就在后面追。最后,孫黎黎跑到車庫里,隔著鐵柵欄,告訴女兒:“等媽媽把脖子上的壞豆子全部殺死,媽媽就可以天天和大大在一起了。”女兒懂事地說:“長大了我想當科學家醫生,治好媽媽的病。”
7月中旬,孫黎黎終于出院了。經歷這次劫后余生,孫黎黎意識到,人來到這個世界,應該慢下來體驗生命的過程,不應該匆忙地奔跑到生命的終點。她特別后悔自己過去一直處于奔跑狀態。于是,出院后,她盡可能地省出時間帶女兒玩,逛書店、博物館、游樂場,續畫《 女兒成長日記》。
就這樣,在與癌癥抗爭的近兩年時間里,孫黎黎沉浸在一幅幅充滿陽光、歡笑、幸福的畫面里。截止2014年底,她畫成了《抗癌日記》《女兒成長日記》《我的小時候》《腳步丈量的時光》四個漫畫系列。
2015年開始,孫黎黎將她的畫作上傳到微博、甲狀腺癌患者的QQ群,與病友分享“正能量”,也讓更多人了解甲狀腺癌。越來越多不認識孫黎黎的人被她溫暖的筆觸感動,寫下長長的評論和私信,為她鼓勁加油。“不會永遠是晴天,也沒有過不去的雨天。”很多人被孫黎黎科普“碘液治療”的禁忌和副作用的四格繪畫里的這段話感動。眾多出版社也紛紛向她約稿。
寂靜的黑夜令思緒逐漸的變得緩慢下來。
靜靜的凝視,輕輕的呼吸,慢慢的回憶,細細品味那已遠去不在的溫馨。
習慣性的拿出一包香煙,撕開錫紙,煙盒內二十支煙整齊地排列;
撕開自己,心情卻無法排列整齊。
點燃一支,深吸一口,然后細細體會那種融入血脈的麻木。
在這孤寂漫長的夜里,消磨時光的最好方法,就是回憶那——逝去不在的美好。
最近身邊老有人勸我戒煙,大罵受不了。
我卻只是淡然一笑。
其實我對香煙的態度就像對愛情。
香煙是什么?
一個不過幾寸長的白色肢體而已。
卻承載著吸引和魔力。
那么多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
可誰又不留戀那一口煙霧所帶來的愉悅。
愛情是什么?
是你情我愿的思念,
亦或者是你來我往的戰爭。
我們一直沒有否認過愛情,也一直保持追尋它。
不是這樣嗎?
愛情的誘惑就像尼古丁一樣,明知道有害卻又放不下。
難道已經不抽煙了的人都不會再抽煙?
難道已經不信愛情的人都不會再愛人?
愛是愛,明明知道不對;
恨是恨,轉眼一樣點燃;
吸了就會沉醉,欲罷不能;
想戒煙的戒不了,想抽煙的受不了;
就像通往天堂的門,進去的想出來,外面的想進來。
所以說,一般的人都不抽煙;
抽煙的人都不抽一般的煙;
抽煙的人都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