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貼對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明天就是春節了。下午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貼對聯。爸爸讓我幫他貼對聯,我爽快地答應了。
爸爸讓我把對聯拿到院子里,他自己端來了漿糊。媽媽把漿糊抹到了對聯的背面,然后爸爸把它拿起來貼到墻上。我一看這么好玩,就說:“媽媽,我來抹漿糊吧”媽媽說:“好啊!”我擔心粘不牢,往對聯的背面抹了很多漿糊,結果對聯都濕透了。爸爸拿起對聯,漿糊不停地往下掉,對聯也變得不聽爸爸的話了,亂粘,有的地方還被扯爛了。貼出來的對聯,皺巴巴的,一點也不平整,很難看。媽媽說:“漿糊抹得太多了,只在邊上點幾下就行了。”在媽媽指點下,我沒有涂太多的漿糊。爸爸先把對聯上面粘好,然后用笤帚把對聯從上往下輕輕掃開,對聯就平整地粘在墻上了。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很快貼好了對聯。
看著那張不平整的對聯,我想:貼對聯看起來這么簡單的事,里面也有這么多的學問呀!
1、首先要區分門的上下首。在面對大門時,右手方向為上首,左手方向為下首。貼對聯時上聯貼上首,下聯貼下首,如果還有橫批的話,最中間的上部則為對聯的橫批,對聯上下聯貼法。
2、簡單來說,對聯是從右往左貼,與我們一般的習慣性左到右不太一樣,這主要是古人的傳統寫法導致的,大家只要知道上聯貼在右側,下聯貼在左側即可,看的時候,從右往左即可。
(來源:文章屋網 )
(1)首先要區分門的上下首,在面對大門時,右手方向為上首,左手方向為下首,貼對聯時上聯貼上首,下聯貼下首。
(2)其次區分春聯的上下聯,按音調平仄分,上聯最后一個字為仄聲,下聯最后一個字應是平聲,按因果關系分,“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按時間先后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后為下聯。
2、貼春聯的時間
(1)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二十四,寫大字”,這是流傳百年的民俗諺語,意思是過了臘月二十四,就可以寫春聯了,但什么時候貼春聯也是有講究的。其實貼春聯要選好時間,除夕下午到傍晚這段時間是最好的。除夕當晚,古人都有一個隆重的祭祀儀式,其實貼春聯,也是其中一個程序。
(2)因為過了除夕,萬象更新,所以趕在除夕晚上貼好春聯,寓意最好。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除舊布新,破除不好的運,或者根據當地風俗,最好是在早上辰時(早上7-9點)陽氣最足之時。
3、春聯不要倒貼:福字不能倒貼,否則會把福氣倒光;
4、單數才吉利
2、對聯源于中國文字語音的對稱性,出現應該在周朝以前,造紙術和書法的發展,使對聯成為獨立文體。
3、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對聯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對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最早的春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
4、具史料記載,后蜀廣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年)的春節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習聯語,故趁新年來到之際,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
今天是臘月二十九,天氣雖然有點冷,但陽光很燦爛,大街上的人來來往往,馬上就要過新年了,人們還在忙著購物呢!我們家也忙的不亦樂乎,爺爺和奶奶準備好了過年的食物,蒸好了饅頭,煮好了豬頭,還有年糕,雞凍、香腸,滿滿的一小屋好吃的,真是過大年啊!
今天我們要貼對聯了,奶奶打好漿糊,我找出自己親手寫的對聯和福字,心里有點興奮,因為我寫的對聯也能貼在墻上了。媽媽負責往對聯上刷漿糊,我和爺爺還有爸爸一起往墻上貼,一會的功夫就貼好了,家里立刻有了一番新年的氣象。下午我和爸爸媽媽又來到了姥姥家,看到老爺也要準備貼對聯,我們就一起幫忙,一會兒老爺家的對聯也貼好了。
春節前的忙碌都是幸福的!
鄭重聲明:本文系作者獨家授權,版權歸作者及作文庫所有,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