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陶罐和鐵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人們的不懈努力之下,鐵罐終于被人們找到了,鐵罐和陶罐一起被送到了博物館內,天天都有人來參觀他們,他們覺得很快樂,但是,鐵罐和陶罐在這幾天內并沒有說過一句話,他們都不敢開口。終于,鐵罐忍不住了,吞吞吐吐的說:“陶罐,我……想對你說。”陶罐說:“你說吧!”鐵罐說:“我以前真不該那樣說你,你會原諒我嗎?”陶罐說:“都是過去的事了,還提他干什么?”鐵罐說:“那我們做好朋友吧!”陶罐說:“好啊,我求之不得呢!”從此,陶罐和鐵罐就變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有一天,博物館地震了,房屋都倒塌了,泥土把陶罐和鐵罐淹沒了,鐵罐從泥土中鉆了出來,叫道:“陶罐兄弟,你在嗎?”這時,有一個聲音:“鐵罐兄弟,我在這兒呢!”陶罐也鉆出了泥土,說:“鐵罐兄弟,你看,我在這兒呢!”鐵罐激動地說:“我還以為……還以為……你那個了呢!”陶罐說:“你個傻瓜,我們要永遠在一起的呀!我不可能離開你的!”說完,陶罐和鐵罐緊緊相擁,異口同聲地說:“我們永遠也不分開!!!”聲音在天空中久久回蕩……
福建南平浦城縣浦城和平小學四年級:王紫君
2、用途不同:陶罐多用于盛放冰糖、食鹽等東西,因為陶罐耐熱、抗腐蝕性極強;鐵罐可以做小型垃圾桶、裝飾品、零件盒、曲別針盒、橡皮擦盒、小物件盒等的用途。
3、使用時間不同:陶罐易碎、易保存;鐵罐牢固、易生銹,不易保存。
4、價值不同:陶罐是國家文物,產量稀缺;鐵罐是非文物,隨處可見。
《陶罐和鐵罐》是黃瑞云作的寓言故事,收錄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科書中,為精讀課文,錄音由曉澄朗讀。而各教師對它進行了創作課件。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對話場景中的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神氣、惱怒、相提并論“等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
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特點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7課《陶罐和鐵罐》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陶”字是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出示陶字的金文字理,解讀造字過程)
同學們,每個漢字背后就是一幅畫,一個故事,這就是漢字的魅力!通過認識“陶”字,你們發現陶罐和鐵罐的不同地方了嗎?通過“罐”字,你又發現了它們有相同地方嗎?
二、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1)這篇課文究竟講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什么事呢?請同學們打開書107頁,邊思考這一問題邊聽老師讀讀課文。
(2)指名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同桌說。
(3)課文中的陶罐和鐵罐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邊讀邊勾畫出陶罐和鐵罐的說的句子。
(4)同桌交流勾畫的句子完全了嗎?
三、品讀對話,體驗情感,隨文學字
(1)同學們,所謂“言為心聲”,要想深入了解一個人,可以從話語中來了解,不信,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陶罐和鐵罐的對話。
(2)讀了它們的對話,誰來說說課文中的陶罐和鐵罐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指名回答,相機教學生字“謙虛、惱怒、吵、感、嘴”,識記字形,了解“謙虛、惱怒”的意思和反義詞。(以下預設靈活掌控)
A 我覺得陶罐很謙虛,從文中第三自然段知道的。
你能給大家讀一讀嗎?你們聽出了陶罐的謙虛了嗎?誰來試試讀出謙虛的語氣?(讀得好的及時表揚,可靈活掌控)謙虛一詞是本課的兩個生字,謙虛是什么意思呢?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的造字原理。還可以怎樣來記住它們?和這個詞意思相反的是哪個詞?課文中的用了哪個詞?誰來讀一讀。(相機朗讀訓練第二自然段)
B 我覺得鐵罐很狂妄自大,從課文的第六自然段知道。
你能給大家讀一讀嗎?你們聽出了鐵罐的狂妄了嗎?誰來試試讀出狂妄的語氣?(讀得好的及時表揚,可靈活掌控)提示學生文中“住嘴!”一句的朗x,(相機教學“嘴”)什么人會常說這個詞?(老師等)在什么情況下說?(大家七嘴八舌,課堂紀律亂時)你已經說出了這個“嘴”字的造字原理了,不信我們來看看,出示“嘴”字的金文字理,指導學生識記。
課文中的哪個詞體現了當時鐵罐的語氣?惱怒一詞也是本課的兩個生字,惱怒是什么意思呢?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的造字原理。還可以怎樣來記住它們?和這個詞意思相反的是哪個詞?課文中的哪個片斷反映了陶罐和它完全相反的態度?誰來讀一讀。(相機朗讀訓練第七自然段)教學吵字,你什么情況下會和別人吵?當時你最希望什么?所以,吵就是嫌自己的嘴巴少。記住了吧。
面對陶罐的忍讓,鐵罐罷休了嗎?它是怎么說的?(指導朗讀第八自然段)你覺得應該怎樣讀?(相機教學“感”字)是啊,鐵罐是多么狂妄,它感到和陶罐在一起沒面子到心里去了,所以“感”字就是心字底。漢字有意思吧。你記住這個字了嗎?
(4)教師小結:是啊,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應該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生字的音、形、義三者結合在一起牢記在心。
(5)記住了這些生字,那我們能寫它們嗎?觀察這8個生字,說說怎樣寫好它們?
(6)指導學生書寫這8個生字,范寫學生認為最難寫的字。相機要求正確的書寫姿勢常規要求。(正確的書寫姿勢:握筆姿勢,書寫三個一,頭正、肩平、足安的坐姿;常規要求:班長發令,頭正、肩平、足安;同學回答: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書桌一拳,手握筆尖一寸。)
(7)交流評價,你認為他的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里?
(8)教師小結:同學們,王羲之正是有了監池學書的精神才能成為一代書法家,把字寫得入木三分,相信只要你們能持之以恒,也一定能寫出一筆好字。
四、小結延伸
讀了課文,我們知道了陶罐和鐵罐最后的結局是什么?用一個詞來概括。(無價之寶、無影無蹤)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27 陶罐 和 鐵罐
故事內容:
陶罐裝的都是普通食品,鐵管裝的都是上等食品,因此鐵罐嘲笑陶罐容易破碎,鐵罐不怕摔。古代朝代滅亡了,他倆一起被埋在地下。幾千年過去了,人們見陶罐完好無損,挖出了陶罐,陶罐說:“我還有一個哥們在地下。”人們就去挖,沒挖到。因為鐵罐早就被土壤氧化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能輕易的看輕別人。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河套灌區;軟弱地基處理;換填墊層法;炮碴
1、工程概況
西小召至金泉鐵路工程是西小召至甘其毛道(中國與外蒙古國邊界的一個口岸)鐵路線的一部分,西小召至金泉鐵路起點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途徑五原縣、建豐農場、終點烏拉特中期德嶺山鎮。
1.1 地質概況
線路橫穿河套灌溉區七排域位于河套灌區中東部,河套灌區配套工程東片的西部,全排域均在巴盟五原縣境內,排域總土地面積2.83萬hm2。排域內排水全部為明溝。排水溝系6級布置(干、分干、支、斗、農、毛溝),干溝按深溝設計,七排域共有排水干溝1條,分干溝2條,匯入干溝的支溝9條,干斗溝及斗溝共26條。
1.2 氣候特征
河套平原屬于干旱地區,根據五原氣象站近五年的氣象資料,灌域汛期一次性降雨量超過15mm的僅11次,有效降雨量少,這就造成每年有三次灌溉:春灌、夏灌和秋灌。冬季土壤最大凍結深度1.11m-1.97m,消融在每年3-5月份。
1.3 施工季節
由于工期原因,路基施工發生在4月份。
2、施工方法
軟弱地基處理主要有:①換填墊層法;②擠密法;③深層攪拌法;④灌漿法;⑤強夯法等。
換填墊層法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其方法是將基底下一定范圍內的軟弱土挖去,換填砂、碎石和素土等散體料,并分層夯實成低壓縮性的地基持力層。
擠密法即先往土中打入樁管成孔,然后在孔內填入礫石、砂、石灰,灰土等搗實而成。此法適用于含砂粒、瓦屑的雜填土及含砂量較多的松散土地基,對粘性大的飽和軟土地基,由于滲透性小,在加固過程中不能排出很多水分,故擠密效果不大。
深層攪拌法,此法通過特制的攪拌軸的輪葉,從地面開始破土攪拌至加固的深度,打開閥門將水泥漿或水泥粉由攪拌頭注入地基中,用攪拌頭強制攪拌均勻。
灌漿法,用鉆機成孔,將注漿管放入孔中需要灌漿的深度,鉆孔四周頂部封死。啟動壓力泵,將攪拌均勻的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壓入土的孔隙和巖石的裂隙中,同時擠出土中的自由水。水泥漿凝固后,土體與巖石裂隙膠結成整體。此法基本上不改變原狀土的結構和體積,所用灌漿壓力較小。適用于卵石、中、粗砂和有裂隙的巖石。如是粘性土,則用較高的壓力灌入濃度較大的水泥漿或水泥砂漿。
強夯法是將重錘起重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下落,重復夯打,以加固地基,使強度提高,壓縮性減小。此法一般適用于無粘性土,雜填土和半飽和土。
本路段系屬松散粉細砂與粉土,這類土的工程特性為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壓縮性高、滲透性差、抗剪強度低等不利的工程性質,根據該地區地質特征,軟弱路基基底處理采用換填墊層法。
3、施工過程
由于工期原因,施工時間正好處于河套灌區春融期,冬季澆灌后地上水未完全下滲,造成當前地表處于濕軟狀態,地表0.3m以下還未消融,全線近似等間距選出60個點位進行輕型動力觸探儀檢測,15個檢測點地基承載力≥150kpa為合格,45個檢測點不合格,合格率僅為25%。不合格地區多為地表下25-40cm凍土或地表有積水。根據路基填筑工期為4個月左右,期間河套地區又有一次春灌,基于各方面原因,軟弱路基基底處理采取以下措施:
①首先在易浸泡和多水洼地段設排水溝,溝深0.5m,保證外部水不會進入路基施工段,內部自然降水匯集到溝內,到達一定程度,設置集水井或抽水等辦法,將溝內水排除。
②選定300m長具有代表性的路段進行試驗,清表20cm后,暫按一般路基填筑40cm厚砂礫石,原設計個別路基填筑50cm后砂礫石,進行碾壓,然后進行檢測承載力。
試驗段檢測結果,填筑砂礫石由40cm增加到60cm后,原地面翻漿嚴重,填筑80cm厚時,局部地段反彈,普遍有裂縫,綜上所看,換填砂礫石方案不可取。
經過研究決定,對于填方地段地下水位較高,原地面清表采用推土機整平壓實后,靜力觸探比貫小于1.2Mpa,或天然地基承載力小于0.15Mpa的地段,拋填厚50cm碎片石或質量較好的石料廠炮碴,采用重型壓路機震動壓實后鋪填20cm砂礫石,填筑壓實后,進行一般路基填料填筑。此方案經檢測,壓實標準符合《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要求。
4、填筑材料簡介
本工程之所以選定片石或炮渣做為換填材料,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的:
①材料性能:標準抗壓碎率AC(%)≤14;比重(g/cm3)≥2.25。
②材料來源:烏拉特中旗北靠大青山,來源豐富,運距較短。
③材料價格:為廢棄料和下腳料,價格適中,比正規片石價格低1/2以上。
所以,經綜合分析,并請示監理、建設單位同意,決定采用炮碴做為軟弱路基換填材料。
5、結束語
通過在河套灌溉地區進行路基施工,深深體會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含義。原設計是在9-10月份進行路基填筑,河套地區干旱少雨,農作物以葵花為主,該月份灌溉水量較少,各干渠幾乎無水,可以借天時地利,但工期變化,在最不利的季節進行施工,只有靠人和,在大家的討論、研究和試驗的過程中總結了一套即保證工期又保證質量的施工方法,使用后效果良好,確保了施工進度和路基質量,為西金鐵路竣工通車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謝定義,討論我國黃土力學研究中的若干新趨向[J],巖土工程學報,20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