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牙周病護理

      牙周病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牙周病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牙周病護理

      牙周病護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牙周病;健康宣教;護理

      牙周病是牙科常見多發病癥之一,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不僅破壞牙齒組織,引起牙齒疼痛,松動或脫落[1],還可能導致牙周支持組織的炎癥,牙周袋的形成,口腔異味,進行性附著喪失和牙槽骨吸收。由于牙周病的病程緩慢,早期癥狀不明顯,常常容易被患者忽視而不及時就診,使病情逐漸加重,最終導致牙齒喪失。

      我科自2015年3月起成立牙周治療團隊,以護理人員為主有針對性地對本科室前來就診的有牙周疾病患者進行系統口腔健康知識宣教和普及,形成了一套規范化的牙周病口腔衛生護理宣教體系,對牙周病的防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現就開展相關口腔衛生宣教的體會介紹如下。

      1 牙周病病因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微生物是引起牙周病的始動因子,堆積在齦牙結合部分的牙面和齦溝內的菌斑、微生物及其產物引發牙齦的炎癥和腫脹。全身因素如糖尿病,環境因素和行為因素如吸煙、精神壓力等也可成為危險因素。

      2 牙周病的臨床表現

      牙齦顏色的改變為暗紅色或鮮紅色,牙齦出血,牙齦萎縮,刷牙和進食時出血或口腔異味,嚴重者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最終導致牙齒脫落。

      3 牙周病的治療方法

      3.1刷牙 菌斑微生物是引發牙周病的始動因子,消除菌斑是牙周病基礎治療的重點,最主要的方法是刷牙。可選用刷頭較小,刷毛軟硬適中的牙刷,要在口腔內便于轉到,且能清潔各個部分的牙面。目前,國際上最為推薦的刷牙方法為巴斯刷牙法。巴斯法又叫齦溝清掃法,使用時將刷毛與牙面呈45°角,刷毛向根尖接近牙齦并伸入齦溝,刷毛在齦溝內輕微振動,然后向冠方轉動。刷牙應至少2次/d,睡前口腔護理尤為重要[2],刷牙時間不少于3 min/次。

      在牙周治療過程中,要對每一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口腔衛生宣教及口腔衛生指導,護理人員可持牙型模具面對面教與患者,讓患者了解菌斑控制重要性,了解必須每天徹底清除菌斑,才能獲得好的療效,要不厭其煩,反復指導,調動患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2潔治術

      3.2.1心理護理 由于牙結石一旦形成,通過刷牙是不會去除的,必須進行專業的牙周潔治術來清理。潔治術大多是通過超聲波高頻振蕩去除牙齒表面結石和色素菌斑,潔治過程中會出現酸疼、出血等不適癥狀;如牙周病嚴重,造成牙齦退縮、牙間隙變大并充滿結石,潔治后可形成較大牙縫,此為牙周病引起,并非潔牙造成。向患者講解治療的目的和方法及意義,潔治前在牙模具上向患者演示操作方法和觀看操作視頻,同時發放牙周病治療預防彩頁小圖冊,讓患者很直觀的認識潔治術,并告知患者潔治對牙齒本身沒有磨損和傷害,消除其緊張和恐懼心理,積極配合牙周治療的完成。

      3.2.2潔治術 潔治術是牙周病治療的第一步,也是牙周維護治療階段的重要手段。針對單個患者的口腔情況邊潔治邊進行護理宣教,告知患者每6個月~1年進行一次潔治,是維護牙周健康、預防牙周病發生的重要措施。

      3.3輔助刷牙方法

      3.3.1牙線 對牙刷不能到達的牙鄰面間隙或牙齦處的清潔很有效。取一根長約50 cm的牙線,間距5 cm,兩端纏繞于雙手中指上,用拇指和食指拉緊牙線,在齒間慢慢的水平滑動;把牙線繞成"c"形包繞牙面,輕輕上下拉動,以"刮除"牙面上的菌斑,每個鄰面重復3~4次,包括齦下部位,再放出干凈的牙線清潔下一顆牙齒,依次逐個將全口牙齒的鄰面菌斑徹底清除,包括最后一個磨牙的遠中面,注意不要用力過大以免傷害牙齦。每清潔完一個區域的菌斑后,以清水漱口。整個操作全程向患者在牙模具上演示并教會使用方法。

      3.3.2水牙線 較與尼龍牙線的小巧攜帶便捷,水牙線的使用起來更為方便。儲水槽內放置純凈水或漱口液,使用時噴嘴對準牙間隙稍向下傾斜,利用水力反復沖洗牙間隙中的食物殘渣,減少菌斑、牙結石形成。逐個牙間隙進行清潔。不管是尼龍牙線還是水牙線都是飯后牙刷清潔口腔,然后使用牙線。

      3.3.3牙間隙刷 齦退縮導致鄰面間隙過大,牙齒鄰面外形不規則或根面為凹面時,清除根面菌斑的最佳方法,還可用于根分叉的菌斑清除。根據牙間隙大小選用直徑適宜的牙間隙刷,將牙間隙刷刷頭順牙間方向伸入到牙間隙處或根分叉區,做頰舌向移動,每晚睡前刷牙后使用。

      3.3.4漱口 要養成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可用清水或漱口液,漱口時將漱口液含在口內,緊閉嘴唇,上下牙齒按正中牙合關系咬合,然后鼓動兩頰及唇部,使溶液能在口腔內充分接觸牙齒,牙齦及黏膜表面,使漱口水能自由的通過牙間隙。時間不少于3 min/次,含淑2次/d,從而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抑制菌斑、結石和牙齦炎的發生。

      4 牙周病系統治療

      潔治術是牙周治療的最初階段,牙周病患者還需進行牙周系統治療,后期的治療必須由專業的牙周醫生來完成。

      5 結論

      口腔健康是人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路芝映等[3]提出,口腔護理同時應進行健康教育,以滿足患者口腔疾病保健知識的需求。定期開展相關口腔衛生宣教知識普及,使患者能夠早期正確的認識牙周病及牙周病可能引起的全身系統性疾病,促進醫、護、患間溝通,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除此之外,要控制煙酒,飲食合理,營養均衡,保持心情良好,向患者介紹牙周病的致病因素、病程及治療方法,建議患者在治愈后定期作口腔檢查[4]。

      只有當個人掌握了維護口腔衛生的方法和技能,控制或消除了牙菌斑,牙周病才會遠離我們。

      參考文獻:

      [1]陳艷卿,寨淦英.潔牙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4,25(12):143-145.

      [2]孫皎,劉群.日本老年患者口腔護理方法介紹[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6):477-478.

      牙周病護理范文第2篇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同一時間段內收治的70例牙周病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對于患者的患病狀況需要進行通過的選擇。要求:在檢查過后,保證其類似的牙齦指數在2mm以上,患者具有較為輕度以及中度的炎癥;對于患者的年齡進行規定,避免年齡干涉了治療的效果觀察,患者的年齡需要在18歲以上50歲以下;患者在身體其他方面較為健康,三個月內沒有使用抗生素的記錄。在分組的原則上,對于其中不同的小組進行男女比例較為平均的劃分,隨機的將不同的劃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上,能夠具有較好的認知理解能力。兩組資料顯示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

      1.2方法

      對于兩組患者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其中我們將對照組使用一般的護理方式進行恢復,而觀察組的患者則采用系統性的護理方式進行口腔護理的恢復。分別需要引導患者對于恢復期的健康知識進行認識與了解,并在健康知識認識的基礎上,對于患病者的行為進行跟進式的監督與規定;在口腔知識的教育中,需要引導患者對于口腔中牙周病的起因,以及牙周病對于患者的危害進行重點的強調,消除患者對于病患的不正確的認識以及由此而來的態度、心理;需要在行為的指導中綜合牙周病的患病原因,對于不同的患者給予個性化的指引,使得患者能夠對于保持口腔內部環境的健康進行清除的認識[2]。此外,在牙周病的護理過程中,需要重點的指導患者對于牙菌斑進行認識,能夠正確的應用牙刷以及牙線等有效的潔牙工具。在完成對于口腔的基本護理之后,醫生需要叮囑患者及時的進行后期的治療以及復查等,完成治療的完整過程,保證病癥的恢復。

      1.3觀察內容

      分別的對于患者口腔的牙周指標進行觀察,并且對于觀察的結果進行及時的記錄,參考相關的有效資料對于患者的恢復狀況進行認識;口腔保健知識的宣傳以及推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引導患者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同時,需要積極應用患者在病患中出現的種種狀況,使得其能夠對于患病的原因認識的更為深刻。

      1.4應用的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將觀察組與對照組的信息進行對比,能夠發現其中具有明顯的差距,在系統性的護理下,患者的健康意識有所提升,能夠在生活的過程中重視牙周健康,同時再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以及復查的過程中也更為積極。其中,就患者的就醫滿意程度而言,兩組患者之間的數據相差達到40%,應用系統口腔護理方式的患者,在恢復的速度上高于應用傳統護理手段患者達10%。因此,其恢復的效果與對照組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

      牙周病護理范文第3篇

      1 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2008年2月~11月來本院就診的牙周病患者360例,其中男性154例,女性206例。年齡15-68歲,其中大學文化程度(包括大專及第二學歷)203人,中學文化程度(包括中專)126人,小學文化程度31人。

      1.2調查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了解患者的年齡、性別、工作單位、文化程度、就診經歷、居住地。問卷內容包括:對牙周病的認知;對定期維護治療必要性的認知;對牙周維護治療間隔期的認知。問卷均由患者自行填寫,采用人工統計的方法。

      2 結果

      2.1對牙周病的認知情況360例患者中有151例(41.9%)認為牙周病必須接受治療,有209例(58.1%)表示對牙周病不清楚,須經過醫生的講解。

      2.2對牙周病維護治療必要性的認知牙周病重建治療后對于牙周病的維護治療有51人(14.2%)認為有必要,有119人(33.1%)認為重建治療后再服藥就可以,有190人(52.7%)認為重建治療后牙周病就會徹底好轉拒絕維護治療。

      2.3就診經歷對牙周病維護治療必要性的認知復診患者對維護治療的正確認知率72.5%(37例)明顯高于初診患者27.5%(14例)。

      2.4文化程度對牙周病維護治療必要性的認知根據調查發現文化程度高(大學文化)的患者有37人(18.2%)對牙周病重建后的維護治療有正確認識,文化程度低即中學、小學的正確認知率為9.5%(12/126)和6.4%(2/31)。可見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對維護治療的認知能力相對較高。

      2.5對牙周維護治療間隔期的認知

      對于3個月需進行一次維護治療的間隔期,有37.3%(19/51)的患者認為有必要,有45.1%(23/51)的患者表示不清楚,有17.6%(9/51)的患者認為沒必要進行這么頻繁的維護治療。

      牙周病護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 牙周疾病;危及全身;加強保健;積極防治

      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齒周圍組織[1]包括牙齦、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質的疾病,也是牙齦炎和牙周炎的總稱。據證實,美國80%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我國牙周病的患病率達到50%以上,有些人群中高達80%。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證明牙周病不僅影響牙齒的健康,還可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妊娠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發生發展,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近年來牙周病對全身健康的影響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醫務人員要在幫助病人實現口腔健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高度關注與積極防治牙周疾病,維護口腔和全身健康。

      1牙周疾病的原因和危險因素

      牙周疾病的首要原因和危險因素是細菌[2],細菌是引起牙周病的元兇,由于口腔衛生差大量致病菌存在形成牙周疾病,持續生長的細菌在機體防御體系下降時就易加重牙周組織的炎癥反應和破壞,形成牙石、牙齦炎、牙周炎等。其次是吸煙,吸煙是牙周疾病的主要因素,許多研究證實,吸煙是牙周病發生與進展的重要影響因子之一,長期吸煙者發展成嚴重牙周疾病的危險率與形成肺癌的危險率一樣。第三是遺傳因素,對雙胞胎和其他人的研究顯示:30%~50%的牙周病人是由于遺傳因素,也許與宿主的易感性、異常的全身炎性反應有關,遺傳因素能影響和改變宿主對微生物的反應并決定疾病是否進展和嚴重程度。研究顯示,一些個體特定染色體的特異基因位點與牙周炎易感性增加有關,易感人群可能發展成為牙周疾病是正常人的6倍。第四是青春期、妊娠期性激素的變化增加,這是發生牙周病的危險因素,許多研究表明內分泌功能紊亂對牙周病的發生和發展的影響至關重要。第五是某些藥物(鈣通道阻滯劑、苯妥英、某些抗抑郁藥等)因其促進牙齦肥大或減少保護性唾液的產生可加重對口腔健康的損害。第六是一些共同存在的疾病,如糖尿病、骨質疏松癥、HIV/AIDS和白血病可促進牙周疾病的發展。

      2牙周病對全身健康的影響

      最近幾年的研究提示,菌斑細菌及其代謝產物與機體防御系統的相互作用被認為是牙周病與全身疾病相關的潛在機制[3]。牙周發生感染后單核細胞釋放一些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促進應激反應的發生。牙周致病菌的脂多糖和其他細菌成分能激活一系列炎性因子,釋放大量的炎性介質,降低機體的防御力和修復力,影響全身健康,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低出生體重兒、糖尿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發生發展,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2.1易致心腦血管病研究表明,牙周細菌所產生的酶能促使體內血栓形成,牙周細菌進入血液,會促使人體產生一種作用類似于血小板的膠狀蛋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有報告稱,牙周炎患者發生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幾率分別為牙周正常者的1.4倍和2.1倍。

      2.2易致肺炎研究發現老年人所患肺炎與牙周疾病關系密切。口腔內的大量細菌可以被吸入肺部,導致肺炎。口腔衛生差者容易發生牙周病,其發生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幾率是口腔衛生良好者的2倍。

      2.3殃及胎兒在發達國家里,2/3的死嬰是早產造成的。患重癥牙周炎的孕婦,發生早產和低體重兒的危險性是牙周正常孕婦的7.5倍。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對早產兒及其母親口腔疾病的關系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在一些早產兒體內,有與其母親口腔存在細菌相對應的抗體,證實這些早產兒與母親患牙周病有關。

      2.4牙周病與糖尿病相互影響眾所周知,糖尿病與口腔炎癥有關,Ⅱ型糖尿病是發展成牙周病的危險因素。反之,牙周病也能影響血糖的控制,糖尿病和牙周病之間有密切聯系。另外,牙周病是糖尿病病人發生心血管病和心肌梗死的獨立危險因子。糖尿病增加對感染的易感性,促進全身慢性炎癥的發展,這可能由于持續糖基存在,牙周袋內發現炎性物質升高,這些物質可加重全身炎癥,糖尿病難以控制。如果牙周病得以治療就能很好控制血糖。

      2.5引起消化道疾病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致病菌。近年來,研究者在牙菌斑和唾液中檢出幽門螺桿菌,且牙周病患者的菌斑中幽門螺桿菌的檢出率高于牙周健康者。

      此外,牙周疾病作為感染病灶,還能引起多種炎癥,如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腎小球腎炎、虹膜睫狀體炎及某些皮膚病等。

      3醫務人員應積極防治、加強牙周疾病的保健

      隨著對牙周病與全身健康關系的進一步認識,使人們高度關注牙周病對全身健康的影響,意識到防治牙周疾病對保持全身健康、減少重大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工作在各個崗位上的醫務人員在改善病人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方面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3.1教會病人自我發現牙周疾病刷牙時或咬食物時牙齦出血;牙齦紅腫,觸碰易出血,牙面有牙石;牙齒有不同程度的松動、咬物無力、牙根暴露;有口臭,輕壓牙齦可有膿溢出,所有這些都表明病人可能患牙周疾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2加強群體的健康教育在社區,醫務人員應鼓勵人們參與口腔普查計劃,尋求常規口腔護理。對于住院病人應保證和鼓勵病人得到正確適當的口腔護理。與病人討論藥物時,讓病人知道哪些藥物能引起牙周問題。護士對每個妊娠婦女應建議她們定期做牙科普查,必要時,采取正確的治療降低母親和胎兒并發癥的危險。糖尿病病人、心血管和呼吸道病人需要定期請牙科專業人員做口腔護理,鼓勵他們堅持實行家庭口腔衛生措施。

      3.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預防牙周病的最好方法,正確刷牙能有效防治牙周疾病,刷牙要選用軟毛保健牙刷。刷牙時要將牙刷毛放在牙齒與牙齦交界處,刷毛與牙齒表面呈45°角,先做水平顫動,然后順著牙縫豎刷。也可以采取在牙面劃圓圈的方法,按照一定順序,把牙齒的各個部位刷到,還要做到“三個三”:即早、中、晚3次刷牙,飯后3 min進行,每次刷3 min。

      牙周病護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口腔衛生宣教; 牙周病

      牙周炎是以牙周附著喪失為主要臨床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被列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據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年人中有80%~97%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且牙周病占成年人失牙原因的35%~40%[1-2]。牙周炎也是破壞咀嚼器官的重要影響因素,為此導致的生活質量下降不斷困擾著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中年牙周病患者,而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缺乏是造成中年牙周疾病的重要原因[3]。本研究在患者就診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不斷強化口腔衛生宣教,并臨床糾正和指導患者的口腔衛生護理,通過牙周醫師對患者的牙周探診深度(PD)和牙齦出血指數(BI)的檢測[4],評價口腔衛生宣教對中年牙周病患者牙周健康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5月-2011年5月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口腔科輕、中度牙周病患者120例,其中男、女各60例,年齡35~44周歲。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病例納入標準:(1)輕、中度牙周病;(2)無嚴重的全身性疾病;(3)治療前3個月未服用抗生素;(4)之前未接受過臨床系統性牙周治療和口腔衛生宣教;(5)良好的依從性。

      1.2 方法

      1.2.1 試驗組 牙周醫師常規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及根面平整,配合護士同時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宣教內容包括:(1)通過電腦幻燈教育短片讓患者知曉牙周病的發展及其危害;(2)指導正確的口腔衛生維護及準確的刷牙方法(Bass法/Rolling法),頻率(3次/d)和時間(3 min/次),正確使用牙線及牙間隙刷;(3)合理使用含漱液,0.12%氯己定溶液10 ml含漱1 min(2次/d);(4)采用預約復診前一天電話提醒方式,使患者遵從醫囑準時復診。

      1.2.2 對照組 僅進行常規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及根面平整,常規醫囑。

      1.3 觀察指標 由牙周醫生對患者初診及分次治療完成之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的牙周狀況進行檢查和描述。PD和BI檢測標準參照文獻[1]。配合護士進行記錄、衛生宣教。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試驗組與對照組初診時的P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兩組PD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之后的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牙周病是多種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常見原因為牙菌斑生物膜及其代謝產物共同作用引起,目前發現大約30種具有明顯毒力因子能夠突破牙周組織防御系統進行牙周破壞的細菌,如牙齦卟咻單胞菌、伴放線桿菌、福賽斯坦菌、具核梭桿菌等,這些細菌存在于菌斑生物膜及牙石中,時時刻刻破壞著牙周組織[5]。牙周炎的治療包括基礎治療、手術治療以及終生的牙周維護。牙周探診深度(PD)和牙齦出血指數(BI)是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牙周治療效果客觀評價的兩個指標。基礎治療和手術治療可控制牙周炎癥,大大減低牙周探診深度(PD)和牙齦出血指數(BI),而長期的牙槽骨穩定,患牙保存,則依賴終生的牙周維護,控制疾病的發展,預防炎癥的復發[6]。牙周基礎治療主要是指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及根面平整,調牙合只是在咬合創傷引起的牙周疾病中能起到作用,對于輕、中度牙周炎癥狀的患者而言,不用手術治療,牙周基礎治療就可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但菌斑生物膜又會很快聚集于牙面,因此,患者自己保持口腔衛生去除局部刺激因素至關重要[7-8]。控制感染因素、清除牙齦炎癥,從而阻止疾病進展、恢復牙齦解剖形態、促進組織再生,恢復牙周生態環境并防止疾病復發是牙周炎治療的理想目標。

      據全國相關流行病學調查,35~44歲的中年人群,是牙周疾病的高發人群,牙齦出血的檢出率高達77%,而牙結石檢出率更是高達97%[2],這就說明超過3/4的中年人牙周狀況堪憂,而超過九成的中年人需要定期進行牙周治療。由于牙周病的癥狀相比齲齒導致的牙髓炎癥狀要緩和,有的人甚至從發病到牙齒松動脫落都沒感覺,因此被人們稱作“隱匿的感染”。而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無論是精神壓力還是經濟壓力都明顯高于其他時期,這樣可使得心力憔悴,也無暇顧及無關痛癢的牙周病,特別是在職場競爭激烈、快節奏生活的深圳,生活無規律,過度勞累和睡眠不足是大部分中年人目前的生活狀況,加上有吸煙、喝酒的嗜好,更易因口腔衛生狀況差,局部抵抗力降低而使病情加重。而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缺乏以及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如偏側咀嚼、偏食、夜磨牙、張口呼吸等都是牙周病的相關影響因素[9-11]。

      本研究在患者就診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不斷強化口腔衛生宣教,宣教內容包含上述4個方面,并臨床糾正和指導患者的口腔衛生護理。如指導刷牙時,除了教會兩種刷牙方法,更通過電腦幻燈顯示刷牙不可能去除所有的菌斑,一般刷牙后牙面上仍有40%~60%的菌斑,即使是專業人士,也只能再降低30%;而且85%的鄰面仍有菌斑,使用牙線和牙間隙刷后,可使鄰面菌斑再減少30%~40%[12],這樣患者就能從主觀上接受牙線和牙間隙刷的使用,從而獲得較好的依從性。再通過牙周醫師對患者的牙周探診深度(PD)和牙齦出血指數(BI)的檢測,評價口腔衛生宣教對中年牙周病患者牙周健康的作用,結果顯示試驗組與對照組初診時的PD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兩組PD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兩組BI在初診時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治療后的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時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治療之后1個月至1年的PD指數和BI指數較恒定,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治療之后1個月和3個月的PD指數和BI指數雖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在治療之后6個月至1年指數逐漸增長至治療前水平,這說明經口腔衛生宣教和指導,可持續降低患者的PD和BI指數。

      總之,口腔衛生宣教可使患者掌握一定的牙周病知識,促進其口腔健康行為轉變[13-15],啟發其主觀能動性,使其自覺采取有效口腔衛生措施,對牙周治療長期療效有重要意義。而牙周病的防治應重視中年人群,做到把口腔健康教育貫穿于中年牙周病患者治療的全過程,使患者和醫護人員相配合、個人口腔保健和定期口腔復診檢查相結合,是維護牙周組織健康的可靠保證。

      參考文獻

      [1] 曹采方.臨床牙周病學[M].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

      [2]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技術指導小組.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R].2008.

      [3] Petersen P E, Peng B, Tai B J. Oral health status and oral health behaviour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P R China[J]. Int Dent,1997,47(6):305.

      [4] Buduneli E, Aksoy 0, Kse T, et al.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two manua1 periodontal probes. An in vitro study[J]. J Clin Periodontol,2004,31(10):815-819.

      [5] Nishihara T, Koseki T. Microbial etiology of periodontitis[J]. Periodontol,2004,36(1):14-26.

      [6] 卞金有.預防口腔醫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7] 張周良.牙周病患者的自我菌斑控制[J].新疆醫學,2010,(3):81-83.

      [8] 章彥彥,鄭容,陳曉濤,等.牙線與間隙刷在牙周維護期對菌斑控制的有效性比較[J].中外醫療,2010,29(18):62-63.

      [9] 束蓉.牙周病病因及治療研究進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7,27(6):625-628.

      [10] Abanneh K T, Abu Hwaij Z M, Khader Y S. Prevalence and risk indicators of gingivitis and periodontitis in amulti-centre study in North Jordan: a cross sectional study[J]. BMC Oral Health,2012,Jan 3;12:1.

      [11] Watt R G, Petersen P E. Peiodontal health through public health-the case for oral health promotion[J]. Periodontol,2012,60(1):147-55.

      [12] 蔣李懿.牙周治療中的常見問題[J].廣東牙病防治,2007,15(5):239.

      [13] 王麗芳,雷建華,劉敏.健康教育對牙周病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7,17(3):59-60.

      [14] Slots J. Low-cost periodontal therapy[J]. Periodontol,2012,60(1):110-137.

      相關期刊更多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第四軍醫大學

      中華口腔正畸學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解放軍總醫院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午夜在线|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 亚洲男同gay片|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