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電子測試報告

      電子測試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子測試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電子測試報告

      電子測試報告范文第1篇

      關鍵詞:地面自動站測報質量;現存問題;提高;建議與措施

      中圖分類號:P412.1 文獻標識碼:A

      1 前言

      現代科技的不斷飛躍,促使氣象測報工作水平也逐步提高。作為氣象測報基礎之一的自動站測報,也需要在質量上有所突破。當前這一工作中尚存在許多問題和困難,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地面自動站測報質量被提上重要議題,成為氣象測報人員工作中重點思考的方向。為進一步加強地面自動站測報工作,提升測報工作的質量,改善現有地面自動站測報工作,結合福建省惠安縣氣象局地面自動站測報工作中的實際展開分析,提出了提高地面自動站測報質量應采取的具體措施,為今后氣象測報工作提供有利參考。

      2 地面自動站測報質量現存問題

      2.1 地面自動站測報設備不完善

      長期以來,因為多方面原因我國普遍未對地面自動站測報工作給予重視,導致地面自動站測報設備陳舊老化,更新換代進程滯后,根本適應不了當今氣象業務的需要。設備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制約了地面自動站測報工作的順利進行,而設備的不完善直接導致了測報數據的準確程度,對測報質量產生重大影響。

      2.2 測報人員自身管理問題

      地面自動站專業素質的測報工作人員缺失嚴重,在崗人員測報技術不嫻熟,存在疏忽和紕漏,都對地面自動站測報質量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人員因素在環節上的影響會起到連帶作用,會讓整個氣象測報工作數據發生大的偏差,導致了自動站測報工作不嚴謹,質量低下。

      3 促進地面自動站測報質量提高的建議與措施

      針對上述兩方面主要問題,福建省惠安縣氣象局采取了如下措施,供推廣借鑒。

      3.1 保證自動站測報設備正常運轉

      若要提高自動站測報質量,就必須改善地面自動站測報設備的質量。福建省惠安縣氣象局投入資金,重點對老化和落后的測報設備進行了更換和專業維護,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轉。通過強化專業維修人員培訓,嚴格規范儀器操作規程,形成規范化管理和操控。同時針對設備埋設不規范、土壤層問題以及感應部分不密貼,設備受雜草干擾影響測試效果等自動站地面傳感器維護不規范問題進行了專門處理,解決了傳輸線路老化、設備物理性損壞等關鍵技術問題。除此之外,氣象局還加強了對設備的定期檢查,填寫巡回檢查登記表,對設備的情況做到了如指掌。這種做法完全符合測報工作的需要,保障了地面自動站測報數據的準確無誤。

      3.2 大力抓好測報人員素質培養和能力提升工作

      測報人員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是影響測報數據準確與否的重點,絲毫的消極怠工或疏忽都會造成責任心的缺少,工作中的差錯都是因為責任心不強產生的。目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當班發現問題不及時解決,不同下輪交接班人員溝通的現象,出現問題了互相推諉,給工作開展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煩,反映出了員工個人素質問題。在工作中應該嚴格按照規定遵守交接班制度,如實記錄當時的具體氣象數據,與自動站顯示實時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判斷設備運轉情況,發現儀器問題及時做好記錄,交接時要交代清楚,減少不必要的錯誤情況發生。

      對測報人員進行專業的技術培訓,練好基本功。讓他們通過培訓知道自己日常工作中的缺陷,觀測習慣上的不足,加以注意和避免。對測報人員還要進行責任心教育,增強其工作責任心,確保在工作中樹立起氣象測報工作第一的意識,不分散注意力,不得過且過,不私自涂亂改基礎數據,真正負起職責。定期進行地面自動站測報質量分析會,讓測報人員各抒己見分析錯情,集體參與大討論,提出解決辦法,互相監督促進提高,積累經驗。

      3.3 充分利用現代化動態監控系統提高測報質量

      高科技被運用到氣象測報中已經是普遍現象,建立健全氣象觀測系統平臺成為氣象發展的主要方向。動態的監控平臺從設備情況、測報數據、質量、值班記錄等方面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監控。系統平臺的實施能夠盡早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并得到有效的解決,通過上傳數據及時分析為地面自動站的測報質量提供了專業技術支持。

      3.4 不斷加強測報質量管理

      加強測報質量管理首先要在抓人員構成的基礎上進行,對測報人員要進行優選,提升測報隊伍整體素養水平。其次要針對工作內容細化獎懲制度,建立對應機制,嚴格考核執行,對優秀人員進行獎勵,對出現工作錯誤的人員按照規定進行經濟懲罰,甚至停職。再者加強監督管理,設立監督檢查組,督導測報工作,規范測報流程,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各站點交流,揚長避短,推廣好的經驗,讓地面自動站測報質量穩步提高。

      3.5 開展有聲有色的活動促進測報質量提高

      測報工作是枯燥的,測報人員長期從事這樣的工作難免產生懶散情緒。但是氣象局可以通過有聲有色的活動來激發測報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比如開展員工的集體觀測學習,進行對多種突發事件綜合處理的系列演練。演練過程必須細化,從便攜式氣象設備使用、電源切換(發電機發電)、無線網絡連接、備份計算機數據輸入、手工傳輸長Z文件等項目都要涉及,以保證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及時、高效、有序的開展工作,進而促進測報質量的提高。

      4 結語

      動態測報系統平臺的廣泛應用給氣象地面自動站測報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新的時期對于地面自動站的測報質量也就越高。想要不斷提升地面自動站的測報質量,必須具備多方面的條件。通過上述建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測報質量的主體影響要素仍舊是測報人。因此,要切實保證自動站的測報質量,在改善自動站的硬件基礎條件之上,更主要的是必須加強對測報人員的管理,完善機制和規程的建設。伴隨自動測報技術的日趨成熟和人員管理措施的不斷完善,我國地面自動站測報質量必將會得到更大的提升,我國氣象工作會邁開步伐,實現由氣象大國向世界氣象強國質的跨越!

      參考文獻

      [1] 張若漢.加強業務管理 提高測報質量[J].廣西氣象,1982(01).

      電子測試報告范文第2篇

      【關鍵詞】評估方法;軟件可靠性;電子系統

      對于軟件可靠性的研究至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研究軟件的可靠性是當前時代的一個前沿科技課題,軟件的可靠性研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不夠成熟,與實際的工程應用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還處于理論研究的探索階段。傳統的軟件可靠性模型由于多種因素,導致在實際工程中軟件可靠性模型無法直接應用,當前一種用于工程軟件可行的可靠性定量評估方法是我們所缺少的。

      一、軟件可靠性評估的基本概念

      軟件的可靠性包括以下三個主要要素:

      (1)規定的環境條件

      軟件的運行環境指的就是環境條件。其涉及到如操作系統、輸入數據格式域范圍、支持硬件、操作規程、其他支持軟件等軟件系統運行時所需要的各種支持要素。軟件的可靠性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是有所差異的。規定的條件具體來說主要是描述在軟件系統運行的過程中對輸入數據的要求以及計算機的配置情況,其他因素并假定都是理想因素。對環境條件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可以判斷出軟件失效的責任是在研制方還是使用方。

      (2)規定的時間

      運行時間可以作為規定時間的定量,因為軟件可靠性所體現的只是其運行階段。軟件系統在運行后掛起與工作的累計時間是運行時間的主要內容。此外,選取程序路徑和軟件的運行環境由于具有隨機性,因此軟件的失效為隨機性事件,運行時間也就相應的屬于隨機變量。

      (3)規定的功能

      規定的工程和任務與軟件的可靠性也有著重要的關系。軟件的運行剖面會由于所要完成的不同任務而有所區別,其調用的子模塊因此也有所不同,可靠性也因此有可能不相同。因此,必須要先明確其功能和任務,這樣才能準確對軟件的可靠性進行度量。

      說到軟件可靠性評估就少不了軟件可靠性模型。建立的數學模型和可靠性框圖用以估算或預計軟件的可靠性,可靠性模型的建立是為了便于定量分配、估算、預計以及評價復雜的系統可靠性,為了將較為復雜的系統可靠性逐層分解為較為簡單的系統可靠性。

      二、測試軟件可靠性的過程

      測試軟件可靠性的完成過程應該包括:設計測試用例、測試實施、編寫測試報告、測試前檢查以及可靠性數據的收集。

      (1)測試前檢查

      在工程軟件可靠性正式測試之前,研制任務書與軟件需要要檢查是否一致,檢查程序與文檔的一致性,數據、相應的軟件支持環境、所交付的程度要檢查是否符合要求,軟件研制過程中所形成的文檔要檢查其是否齊全,文檔的完整性與準確性要檢查是否已經通過了相關的評審。軟件研制過程中形成的文檔,根據軟件行業的相關標準共有16種:《軟件開發計劃》、《計算機資源綜合保障手冊》、《接口需求規格說明》、《軟件程序員手冊》、《軟件設計文檔》、《計算機系統操作員手冊》、《版本說明文檔》、《軟件測試說明》、《系統和段設計文件》、《固件保障手冊》、《軟件需求規格說明》、《軟件用戶手冊》、《接口設計文檔》、《軟件測試報告》、《軟件產品規格說明》、《軟件測試計劃》。其中《軟件測試說明》、《軟件測試報告》以及《軟件測試計劃》,在這里需要注意,是在研制過程中研制方進行測試所形成的測試文檔。如果軟件的規模不是特別大,原則上來說,是可以將某些文檔合并的。雖然進行測試前檢查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是為了提高軟件的質量以及及早發現一些錯誤,進行檢查是非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2)測試用例設計

      針對組合功能或者是特定的功能設計測試方案,并且將其編寫成文檔,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設計測試用例。選擇測試用例時要注意,要包括一般情況,也要包括最小與最大邊界情況以及極限情況。在選擇數據和測試用例時,要盡量考慮那些比較容易發現缺陷的數據和測試用例,因為進行測試的目的就是找出隱藏在軟件中的缺陷,要結合復雜的運行環境,確定所有可能的輸出條件與輸入環境中的測試數據,對軟件是夠能夠產生正確的輸出進行檢查。一個標準的測試用例應該包括以下信息:待測試的功能; 測試日期; 評價輸出結果的準則;測試步驟; 測試目標; 預期的輸出; 測試輸入。此外,測試用例要在經過專家評審后方可投入使用。對測試用例進行描述是選擇和設計測試用例集的第一步,這種描述是否完整、規范化、可理解、權威,決定了試驗鑒定人員、軟件研制人員、操作人員在多大程度上或者是能否理解和接受該測試用例。因此,在軟件的評估與測試中規范化的測試用例描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實施測試

      上述準備就緒后,便可以進行具體測試。用戶穩定、數據、說明書、程序等于可靠性質量特性有關的部分交付的所有軟件文檔部分,都應該按照質量需求和需求說明進行測試。數據和程序,在需求說明書、用戶文檔、項目合同中規定的所有配置情況進行測試。可以在測試的過程中考慮進行強化輸入。在強化輸入下如果軟件可靠,那么就說明在正規輸入下要更加可靠。我們應該采用多臺計算機同時運行軟件,進一步增加累計運行時間,以獲得更多的可靠性數據。

      (4)收集可靠性數據

      可靠性評估的基礎就是軟件可靠性數據,應該建立軟件錯誤分析、錯誤報告、錯誤糾正系統。可靠性數據和軟件錯誤報告的保存、收集、處理、分析規程,按照相關的標準要求進行制定與實施,對測試階段軟件的可靠性數據和錯誤報告進行準確完整的收集與記錄。軟件可靠性數據如果用時間定義,那么可以分為四類:記錄發生一次失效所累計的時間為第一失效時間數據;記錄上一次與本次失效之間的間隔時間,為第二失效間隔時間數據;記錄某個時間區內發生了多少次失效,為第三分組數據;記錄某個區間內的累積失效數,為第四分組時間內的累積失效數。這四類數據是可以進行相互轉化的。每個測試記錄都必須要包含充分的信息,主要包括:便有測試用例的測試說明或測試計劃;參與測試的個人身份;測試時間;包括所有測試時發生的故障在內的,與測試有關的所有測試結果。

      (5)測試報告的編寫

      軟件可靠性測試報告,在完成測試活動后是必須要編寫的,要對在測試報告中對測試結果以及測試項目進行歸納和總結。可以參考相關的規范格式進行編寫,同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剪裁。測試報告應該具有以下主要內容:軟件和硬件的使用配置;用戶文檔、數據和程序的測試結果、產品說明;測試的最終日期;產品標識;與需求不相符合的項目列表;使用的文檔。這種規范化的過程控制管理,可以為最終得到客觀的評估結果奠定基礎,有利于獲得真實有效的數據。

      總結:本文對軟件可靠性的基本概念以及測試軟件可靠性的過程進行了簡要敘述。完全用現場試驗的方法可以說是最好的評估軟件可靠性的方法。對軟件的可靠性進行評估受到很多條件限制,其中可靠性信息的不足是最大的限制。這就需要:明確軟件與各模塊的可靠性關系;軟件研制部門的配合;收集足夠的各模塊和軟件歷史可靠性試驗信息;以及已知的各模塊壽命類型。

      參考文獻

      [1]石柱.基于模糊技術的軟件質量評價及可靠性評估[D].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0(03).

      [2]王強,陸陽,方歡,朱曉玲.基于結構分析的復雜軟件可靠性評估方法[J].2013(04).

      電子測試報告范文第3篇

       

      臺灣省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在2000年底時,針對臺灣制造業與服務業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平均有 50%~60% 的企業,希望透過電子集市,尋找到新的顧客與搜集產業訊息;平均有 40% 的企業則是尋找供貨商并進行線上交易,這項調查的結果,也替電子集市廠商找出一條明確的發展方向。

      根據調查結果,電子集市廠商應該將新顧客與市場訊息作為發展重點。例如企業對新顧客的需求量大,電子集市廠商除了整合供應煉廠商外,也應該吸引更多供應煉以外的廠商進駐網站內,讓廠商可以快速地搜尋到新買主。

      對于產業訊息的部分,電子集市也應該提供電子報或新產品的發表訊息,同時將相同類型的產品進行歸納與整理,或是與 ICP 廠商合作,提供相關產品的測試報告,如此才能讓廠商在電子集市中快速尋找到需要采購商品的信息,并且有一個具公信力的標準可參考。

      電子測試報告范文第4篇

      關鍵詞:心理測試系統 常模修正 SCL-90

      1前言

      測試的目的是做出某種判斷,心理測試也不例外,它能幫助我們做出有關個人的一些重要決定。心理測驗是用來測量被試者的各種屬性――智力、動機、單詞掌握程度、焦慮、形狀知覺以及其他屬性。心理測驗是對個人做出重要判斷的最好、最公正也是最準確的方法。現行的心理測量方法主要是通過對事先選定的樣本進行規格測試,進而抽取測試結果作為標準常模,再對個體進行測試,將個體的分數與標準常模進行一系列比較分析后得出測試結果。但是,我們不難發現所有心理測驗有著共有的缺點,那就是抽取的常模指標與測試需求不符,很難客觀地為測試者的各種屬性進行測量。

      舉一個典型例子說明這一點,在智力測驗領域中最嚴重的一個分歧與白人和黑人測試者在分數上的差異有關。據統計,黑人平均分數比白人平均分數大約低15分。這個差異的原因成為了學術界研究和爭論的主題,但是這里的暗示是很明確的:更多的黑人被標上智力低于白人的標簽。一些評論家已經指出,這個分數上的差異部分地反映出不恰當常模群體的使用會導致一些測試結果的失真。特別是,如果黑人測試者的分數與只有白人常模樣本的常模相比較,那么這個分數對黑人表現來說是一個偏差的、沒有代表性的指標。關于測驗常模的爭論有兩點我們值得注意,第一,如果基于白人常模進行測評,那么黑人測試者中有多于一半的人被貼上低于平均數的標簽。第二,如果黑人測試者的分數基于黑人常模進行測試,所有黑人中一半人高于一般水平,另一半人低于一般水平[1]。

      由此可見,當我們進行一項測試的時候,給定的常模不一定能夠滿足我們想要達到的測試目的,那么我們怎么才能解決給定常模與測試要求不一致的問題呢?建立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能夠緩解這一尷尬局面,從而達到我們的測試目的。但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存在一定難度,在此方法中,“常模”的意義有所變化,它不單獨指某一個常模,而是一組常模,這組常模中包含根據各種不同類型的樣本建立起來的常模指標。常模數據庫的建立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在本系統中,首先讀取用戶的測試需求,并將用戶的測試數據轉換為系統內部可以處理的數據形式;然后系統中T分數(測試總分)檢索模塊將測試者的T分數進行檢索歸類,找到所屬T分子集;最后,在常模匹配模塊,系統將對用戶的各因子分數進行分類匹配,找到最合理的常模指標,再通過基礎信息分析,得出最終的測試報告。

      2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

      2.1基于“中國常模”的SCI-90測試方法

      2.1.1“中國常模”

      如表1所示,中國正常成人SCL-90的常模指標。

      表1 中國常模指標

      因子名稱 常模指標 包含的指標項

      軀體化 1.37±0.48 1、4、12、27、40、42、48、49、52、53、56、58

      強迫 1.62±0.58 3、9、10、28、38、45、46、51、55、65

      人際關系 1.65±0.61 6、21、34、36、37、41、61、69、73

      抑郁 1.5±0.59 5、14、15、20、22、26、29、30、31、32、54、71、79

      焦慮 1.39±0.43 2、17、23、33、39、57、72、78、80、86

      敵對性 1.46±0.55 11、24、63、67、74、81

      恐怖 1.23±0.41 13、25、47、50、70、75、82

      偏執 1.43±0.57 8、18、43、68、76、83

      精神病性 1.29±0.42 7、16、35、62、77、84、85、87、88、90

      睡眠和飲食 19、44、59、60、64、66、89

      另外,總分的常模值為129±38.76,總均分常模值為1.44±0.43,陽性項目數常模為24.92±18.41。即總分超過160,陽性項目(選項不為“沒有”的項)超過43項,任何一個因子分超過2分,均可認為有異常心理表現,需進一步檢查[2]。

      2.1.2 基于“中國常模”的測試方法

      基于“中國常模”的心理測試方法就是以“中國常模”為標準,將測試者的分值與該常模進行比對,判斷測試者哪些方面的因子不在正常值域內的方法。

      表2所示為某測試者的測試數據。

      表2 某測試者的測試指標值

      總分(T分) 軀體化 強迫 人際關系 抑郁 焦慮 敵對性 恐怖 偏執 精神病性 睡眠飲食

      212 2 2.5 2.78 2.08 1.8 2.83 1.57 2.83 3.3 2.14

      使用基于“中國常模”的心理測試方法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該測試者在抑郁、焦慮和恐怖因子上的分數雖略高于平均值,但都在正常范圍之內;但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敵對性、偏執、精神病性和睡眠飲食因子上的分數值高出正常范圍,表明這名學生常伴有孤獨身體不適的感覺,并容易煩惱和激動,建議咨詢醫生并做進一步的檢查[3][4]。

      2.2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

      目前,SCL-90測試系統多采用傳統基于“中國常模”的測試方法,但測試者與“中國常模”間的差異性也是值得注意的,如時間性差異、地域性差異、文化性差異、民族性差異、專業性差異、性別差異等等。這些差異的存在都會對測試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避免或削弱這些誤差對測試結果的影響,采取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勢在必行。

      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是在傳統測試方法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常模修正環節是改進后的方法的核心部分,它直接決定著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的四個主要模塊

      在常模修正模塊,需要判斷測試者的測試屬性。有些測試者的測試目的是診斷,是為了得出一個較為詳細的測試報告;而有些測試者則是想參照現有的“中國常模”對自己做出簡單的評價,這樣將測試對象分為診斷用戶和一般用戶。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常模修正模塊

      2.2.1 利用“ ”方法,對原始“中國常模”做數據補充,進行更新操作

      當一般用戶進行測試后,通過初始化常模模塊,對測試者的測試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并對原始常模進行即時更新。修正數據庫中原始常模的 值,使 ,通過公式(1)

      (1)

      計算出修正后的Z值,重新載入數據庫,作為更新后的常模使用。

      2.2.2 根據現有常模對數據進行分析,修正初始常模,并得出測試結果

      常模數據不應該簡單地是某個或某項數據,應該是一個數據集合,而且這個數據集合是根據需要被及時更新的。

      常模修正是一個數據匹配的過程。

      常模指標有:(1)總分。主要反映總體心理健康水平,總分越低,表明心里越健康,若總分≥200分則表明該測試者有心理異常。(2)因子分。主要反映在各個癥狀的嚴重程度,分數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此方法中將總分(T分數)分為5個分數子集,如T分數的范圍從90分到450分,根據心理問題輕重程度將T分數分為(A、B、C、D、E)5個分數子集,詳見表3:

      表3T分數子集分類

      子集名 A B C D E

      分值 T

      每個子集中包含若干常模數據,經過搜索,找到匹配項。

      每個常模子集中都有若干個由于地域性、文化程度、專業性等差異而不同的常模指標,這些常模指標不僅反映在T分數上,還反映在各因子得分上。

      我們繼續使用上一小節中測試者的數據,用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進行測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如下表所示為匹配后的常模:

      表4 測試者的測試指標值與匹配后的常模指標

      因子名稱 測試者因子分 匹配常模 因子名稱 測試者因子分 匹配常模

      軀體化 2.00 1.70±0.63 敵對性 2.83 1.88±0.76

      強迫性 2.50 2.17±0.72 恐怖 1.57 1.62±0.70

      人際關系 2.78 2.05±0.80 偏執 2.83 1.91±0.72

      抑郁 2.08 1.96±0.77 精神病性 3.30 1.81±0.67

      焦慮 1.80 1.83±0.71 睡眠飲食 2.14 1.89±0.67

      該匹配常模為農村生源大學生常模(樣本容量N=1566)[4],不難看出測試者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恐怖和睡眠飲食方面的因子分數雖略高于平均值,但均在正常范圍之內;而在敵對性、偏執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分數值高出正常范圍,顯然測試者在這方面存在一定心理問題。采用基于“中國常模”的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樣很可能造成對患者的誤診而延誤了治療時間或者本來正常而做出錯誤診斷。

      3系統設計

      3.1總體框架

      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系統是在傳統心理評測系統的基礎上開發建立的,該系統將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與傳統基于“中國常模”的測試方法相結合,使得測試結果更加合理、準確和可用。

      圖3給出了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系統的總體框架。

      圖3 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系統的總體框架

      根據圖3給出的系統框架,本系統首先讀取用戶的測試需求,并將用戶的測試數據轉換為系統內部可以處理的數據形式;然后系統中T分數檢索模塊將測試者的T分數檢索歸類,找到所屬子集;最后,在常模匹配模塊,系統將對用戶的因子分數進行分類匹配,找到最合理的常模數據,再通過基礎信息分析,得出最終的測試報告[5]。

      T分數檢索和常模指標匹配兩個業務模塊,業務上完全不同,但從代碼設計上講是一樣的,都屬于應用,也就是說:

      (1)使用數據庫查詢語句和更新語句獲得最原始的數據采集;

      (2)業務處理類都是應用與業務相關的一些算法,通過Java的集合數組等的遍歷計算,將原始數據處理后得到系統應用的數據[6]。

      3.2系統輸入輸出

      3.2.1系統輸入

      本系統輸入模塊包括兩個文件:用戶需求文件和測試數據文件。每個用戶需求文件和測試數據文件相互對應,并且有自己固定的格式。

      (1)用戶需求文件

      用戶需求文件是通過設計者采集的用戶需求而生成的固定格式的文件,每個用戶存在對應的用戶需求文件,這些內容以字符串格式存儲在數據結構中,以備基礎信息分析時使用。

      (2)測試數據文件

      測試數據文件包含測試用戶的所有測試信息。包括:姓名、T分數、因子分數(N)、各題得分(M)等數據。

      基本數據結構如表5所示:

      表5 測試數據文件基本結構

      字段 姓名 T分數 因子分數 題目分數

      Word Name T Mark Factor Mark Subject Mark

      這些數據來源于測試用戶對SCL-90量表作答,系統將用戶的作答情況進行分類處理后得出,每個用戶都有對應的得分情況,這些數據將在常模修正模塊得以使用。

      3.2.2系統輸出

      (1) 一般用戶測試結果輸出

      對于一般測試用戶來說,系統提取了用戶的需求信息之后,判斷該用戶為一般用戶,即僅對該用戶進行SCL-90量表測試和對“中國常模”的數據補充操作,之后將系統中存儲的該用戶測試數據與“中國常模”進行對比分析,輸出基于“中國常模”的測試報告。

      (2) 診斷性用戶測試報告輸出

      診斷性用戶測試報告的輸出分為兩個主要部分:T分數和因子分數部分。

      (1) T分報告。將給出測試用戶所屬的T分子集。T分報告從總體上判斷測試用戶的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

      (2) 因子分數報告。該報告是在T分報告的前提下輸出的,因子分數報告是從十個不同的角度分析測試者的心理健康狀況。

      4系統實現

      4.1系統流程

      如下圖所示,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系統的整體流程[7]。

      圖4 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系統

      4.2實例

      一個實例,2007年入學的一名女生,中醫藥劑專業,因“頭痛、胃部不適、心情不好、睡眠差數月”來診。體格檢查、實驗檢查及其它儀器檢查未見異常,建議SCL-90檢查。檢測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該女生各因子得分情況

      軀體化 2.50 敵對性 1.00

      強迫性 1.30 恐怖 1.56

      人際關系 1.21 偏執 1.87

      抑郁 3.35 精神病性 1.20

      焦慮 1.30 睡眠飲食 23.00

      試根據“中國常模”對此結果進行解釋并提供報告。綜合分析:軀體化、抑郁的因子分均超過2分,且陽性項目數為23,提示有陽性意義。其中抑郁因子分最高,顯示患者對事物的興趣下降,感覺精力降低,活動減慢,經常責怪自己,感到苦悶和擔憂。其它因子顯示,尤其通過恐怖和偏執因子看,得分都高于“中國常模”,患者常想到死亡的事,具有恐怖心理存在,胃口、睡眠較差,有早醒的現象。軀體化的項目顯示,患者常感到有胃部不適,頭疼、腰痛,肌肉疼以及心慌、發熱等癥狀。根據以上分析,患者存在抑郁的傾向并伴有一些軀體化的癥狀,建議進一步檢查,要關注患者有自殺的念頭。

      通過進一步了解,該名測試者大學前一直生活在內陸地區,且是少數民族學生(回族),表7所示,為該測試者與“中國常模”及回族測試者的數據比較。

      表7 該測試者數據與常模數據對比情況

      因子項 測試者因子分 總體常模

      n=5613 基于總體常模比對情況 回

      N=553 基于修正后常模的比對情況

      軀體化 2.50 1.37±0.48 偏高 1.41±0.48 偏高

      強迫癥狀 1.30 1.62±0.58 正常 1.58±0.56 正常

      人際敏感 1.21 1.65±0.61 正常 1.43±0.49 正常

      抑郁 3.35 1.50±0.59 偏高 1.46±0.53 偏高

      焦慮 1.30 1.39±0.43 正常 1.38±0.45 正常

      敵對性 1.00 1.46±0.55 正常 1.44±0.52 正常

      恐怖 1.56 1.23±0.31 偏高 1.43±0.27 正常

      偏執 1.87 1.35±0.47 偏高 1.47±0.47 正常

      精神病性 1.31 1.29±0.42 正常 1.28±0.39 正常

      陽性項目數 23.00 24.92±18.41 正常 22.79±24.33 正常

      如果將553名回族測試者的數據作為常模數據,對該名學生進行重新診斷的話,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其中抑郁因子分同樣偏離常模值較高,顯示患者對事物的興趣下降,感覺精力降低,活動減慢,經常責怪自己,感到苦悶和擔憂。但是其他因子則不同于使用“中國常模”的情況,恐怖和偏執因子在前面的分析中是偏離正常值的,但對于回族常模來講它們都在正常值的范圍之內。軀體化的項目顯示,患者常感到有胃部不適,頭疼、腰痛,肌肉疼以及心慌、發熱等癥狀。根據以上分析,患者存在抑郁的傾向并伴有一些軀體化的癥狀,建議進一步檢查[4]。

      從上述實例可以看出,“中國常模”雖已問世20余年,但隨著我國已發生并繼續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常模的樣本量不大,且主要取自東部沿海地區,更無少數民族的樣本等弊端逐一顯現,所以常模帶有時間、區域的局限性。使用這樣的常模進行測試無疑會使測試結果的可用性下降。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尷尬局面。

      5 結論

      本文在現有基于“中國常模”的心理測試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方法,并以此方法為基礎建立了基于常模修正的心理測試系統,對改變現有方法中因常模不匹配而造成的測試結果不能客觀反映測試者心理水平的現狀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測試實例中已經表明選用基于常模修正的測試方法對測試者的測試指標進行解釋明顯優于選用基于單一“中國常模”的心理測試方法。目前的測試系統僅局限于對SCL-90量表的測試與常模修正,在今后的開發與使用中可以將這一修正方法擴展到更多的測試量表,甚至運用這一修正方法將系統設計成跨學科、跨領域同樣適用的常模修正系統。

      參考文獻

      [1]凱溫•R•墨菲,查爾斯•O•大衛夏弗著.心理測驗:原理和應用.第6版.張娜,楊艷蘇,徐愛華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62~117.

      [2]金瑜.心理測量[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顧海根.學校心理測量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43~81

      [4]唐秋萍.SCL-90在中國的應用與分析.中國臨床心理衛生學雜志,1999(1).

      [5]孫衛琴.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 Web設計與開發.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8.

      [6]孫衛琴.Tomcat與Java Web開發技術詳解.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電子測試報告范文第5篇

      關鍵詞:.NET;軟件測試;業務管理系統;B/S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當前軟件項目需求飛速增長,軟件規模越來越大,軟件的質量問題也比較突出。多年以來,人們認識到要想高效率、高質量和低成本地開發軟件,必須以改善軟件生產過程為中心,全面開展軟件工程和質量管理手段,對軟件生產的管理亟待改進。因此,軟件測試在軍工、銀行、證券、保險、電信、控制、醫療軟件、電力等行業都得到的重視[1]。

      根據國內專業的軟件測試技術網站在2014年做的2013年度軟件測試從業人員調查結果數據顯示,79%的軟件測試從業人員從事的測試工作類型為手工功能測試;其次是測試管理,比例為35%,如圖1所示。從數據分析,絕大多數的軟件測試從業人員都是從事手工功能測試工作,項目實施過程中難免涉及很多的信息交互、項目執行記錄等,此時測試過程的規范化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2]。

      開展軟件測試服務業務以來,積累的項目越來越多,所有的材料提交、補正、更新、進度查詢、報告或者證書領取通知等都通過工程師與企業聯系人的口頭交流方式(或者電話或者即時通訊軟件)來進行,經常一個項目做下來,需要經過與企業聯系人的多次、反復的溝通,既浪費人力物力又浪費時間,而且沒有辦法以書面的形式永久、正式記錄下每個軟件項目的實施過程。階段性統計幾乎全部靠人工計數,無法及時反應每個階段業務的分布情況。對軟件測試業務的過程管理亟待改進。

      2 系統目標及需求(System goal and demand)

      業務管理不只是管理業務、控制流程,還需要管理業務涉及的各個方面,例如:記錄業務執行過程中的狀態信息、相關附件等。而相應的,業務管理系統則是實現管理功能的軟件平臺[3]。本文預期實現的軟件測試業務管理系統整合現有資源,做到維護方便,改變目前重復勞動、記錄不便、無法電子存檔相關信息的狀況,實現后臺相關數據錄入方便,前臺數據展示及時全面。功能主要分為后臺錄入、編輯部分和前臺顯示、查詢部分。

      前臺滿足用戶對軟件測試業務項目實施進度、相關新聞資訊的查詢。后臺實現對各軟件測試項目各類文檔的歸檔管理和各項目實施進度的記錄等功能,項目實施流程的監督和查詢,以及相關文件的上傳下載等功能。實現統計分析,支持統計數據Excel形式導入導出。

      該項目的實施便于相關人員對各類文檔進行統一歸檔管理,記錄項目實施流程的各個環節一些需要備注的信息,進一步規范化工作。

      3 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

      3.1 系統業務流程分析

      系統的業務流程如圖2所示。

      3.2 系統主要功能模塊

      業務管理系統分為前臺展示查詢部分和后臺編輯管理部分,主要功能模塊有:業務數據錄入管理、統計分析、軟件企業信息庫、相關下載、系統管理等。其中業務數據錄入、統計分析、軟件企業信息庫為本項目的核心部分。

      按照建設要求設計實現網站,對業務相關的各類文檔進行歸檔管理,并實現用戶對所實施軟件技術服務項目流程的監督和查詢。

      (1)前臺頁面,企業或個人用戶通過輸入準確的軟件產品名稱和委托企業名稱即可查詢軟件測試項目的實施進度。在沒有登錄的情況下只能進行精確查詢,登錄了以后可以進行模糊查詢。

      (2)前臺頁面,已經登錄的企業或個人用戶可以在線提交軟件測試或著作權登記需求,并上傳相關文件。

      (3)軟件測試項目實施進度分為:電子文檔在審、電子文檔已審、紙質材料受理、紙質材料受理結束并已繳費開發票、測試過程中、回歸測試、測試過程結束、出具測試報告、企業領取報告、項目完結。

      (4)后臺頁面:實施的軟件項目列表可詳細列出所有受理的項目信息,支持Excel導出;軟件項目對應可以上傳相關文檔,每個軟件對應一個文件夾。

      (5)后臺頁面:可按照一個或者幾個所選年度內所申報的軟件進行查詢統計,年度以受理日期為準。實現按年度、產品類型統計項目個數。支持盡量多的字段進行查詢和排序,后臺支持模糊查詢。

      3.3 數據存儲結構設計

      本系統的數據庫服務器采用SQL Server2005,在.NET平臺上對數據的存取通過來實現。包括五個主要部分:Connection負責連接應用程序和需要訪問的數據庫,DataAdapter提交并獲取查詢結果,Command對象執行數據庫查詢、添加、刪除、或者返回特定表內容的直接請求。DataReader對象一次存取一條記錄,減少內存占用量,提高了應用程序的性能[5]。

      根據需要實現的功能,為業務管理系統建立數據庫,主要由用戶信息表、軟件測試項目信息表、項目所處狀態類型表、軟件企業信息表、軟件測試類別表、文檔資源表等組成。

      (1)軟件測試項目信息表:軟件測試項目信息表是整個業務系統的核心,主要記錄項目編號、產品名稱及版本號、委托單位、開發單位、項目開發平臺、開發語言、紙質材料受理日期及受理人員、測試項目繳費情況、項目進展狀態、測試人員、測試日期、測試地點、項目聯系人及聯系電話、測試報告編號、報告接收人、上傳的相關文檔等。此表以項目編號為主鍵,同時作為外鍵與其他表關聯。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 亚洲白色白色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