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來龍去脈要清楚
科學發展觀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要求全黨提高想問題、辦事情決不可脫離實際的自覺性。科學發展觀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出發,提出要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及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等新思路。科學發展觀借鑒國外發展經驗,反映了當今世界在發展認識上和實踐上的積極成果。科學發展觀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發展的目標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和平發展。
第一要義是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抓住發展,就抓住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抓住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關鍵。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義”,就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時,要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基礎。
核心是以人為本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為本是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突出強調的一個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以人為本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以人為本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的集中體現。以人為本全面回答了科學發展觀中為誰發展、靠誰發展、發展成果如何分配等一系列基本問題。
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科學發展觀是全面發展的發展觀,不是片面的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經濟建設為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政治建設為發展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設為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社會建設為發展提供良好社會環境。科學發展觀是協調的發展觀,不是畸形的發展觀。要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不是不計代價竭澤而漁式的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是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統籌兼顧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的一條寶貴經驗。同志提出把統籌兼顧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戰略方針”。鄧小平同志指出“必須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來調節各種利益的相互關系”。同志強調,“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并有利于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都應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十六屆三中全會,同志提出了“五個統籌”的思想,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十七大又對統籌兼顧思想作了進一步的深化,強調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于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統籌協調,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
明確四個實踐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