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和諧社區建立調查匯報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和諧社區建立調查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和諧社區建立調查匯報

      根據年初人大工作要點安排,內務司法工委組織部分常委會成員、人大代表于年3月23日至27日對全區和諧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了解。實地走訪了8個社居委,涵蓋每個街、鎮及園區。召開了兩次座談會,即部分離退休人員、居民代表座談會和部分鎮街分管領導、社居委主任座談會。聽取了民政局等7個部門負責人的座談匯報。區民政局負責同志等陪同調查。在實地調查及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形成全區和諧社區建設情況調查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及辦公設備情況

      從年以來,全區共設有社居委45個;辦公及服務用房總面積達23129.4平方米(不包括梅山路和績溪路社居委);平均每個社區的辦公及服務用房面積為538平方米。在統計的43個社居委中,辦公及服務用房面積小于300平方米的社居委有6個,介于300~500平方米的社居委有20個,超過500平方米的社居委有17個。

      統計的43個社區擁有社區醫療服務站42個,計算機142臺,電話155部,有7個社區建立了社區網站。平均每個社區擁有社區醫療服務站0.97個、計算機3.3臺、電話3.6部。

      2、社居委工作人員構成情況

      社居委工作人員631名,其中,社居委成員260名,區以上下派干部81名,鎮街下派干部55名,社區聘用人員235名工作人員構成:

      區以上下

      13%

      社區聘用

      37%

      社居委成員

      41%

      街級下派

      9%

      (包括“4050”人員111名)。參加“五險”人員328名。

      圖1顯示:社居委成員占社居委

      工作人員的比重為41%,社區聘用人

      員占37%,區街下派人員占22%。

      3.社居委轄區規模情況

      統計的43個社居委,轄區總戶數105941戶,總人數336212人。每個社區平均轄區規模為2464戶,7819人。其中4個社居委轄區規模不到700戶,9個社居委轄區規模介于700~1500戶,12個社居委轄區規模介于1500~2500戶,18個社居委轄區規模超過2500戶。社區的轄區規模遠遠超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以下簡稱《居委會組織法》)規定的規模。

      社區轄區面積最大的為2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人;面積最小的人口約0.11萬人;退管黨員共3790名。

      二、取得的成績

      (一)完善居民自治,推進基層民主建設。社區居民自治是基層民主的重要方面,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標志。社區居民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民主選舉出社居委成員和社區內其他需要選舉產生的群團組織、民間組織,在落實社居委“四個民主”的同時,逐步達到社區的“四有”(即自己的干部自己選,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自己的財務自己理)。實現民主決策和管理,由居民制定和修改居民公約、審議社居委工作報告和興辦社區公益事業等涉及到全體居民利益的重要事項。通過居務公開制度,暢通社情民意的收集、反映和解決的渠道,讓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意見、建議和利益的訴求。

      (二)強化社區服務,健全基層服務體系。以實施十項社區服務工程(保障救助工程、敬老助殘工程、就業再就業服務工程、優撫服務工程、社區衛生服務工程、文化教育服務工程、便民利民工程,環境優美工程、平安綜治服務工程、數字化服務工程)為目標,加強對失業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動態管理,幫助居民協調、介紹、解決就業和再就業,逐步做到“應保盡保”;加強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建立老年人和殘疾人的服務設施;加強對社區捐助接收站點、“慈善超市”的建設和管理;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和服務,幫助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整合社區駐地單位資源,開展“社區圖書援建,共建書香家園”活動,在“重陽節”、“七一”等節日里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組織社區居民參加歌詠、登山、象棋等比賽活動,邀請駐地單位一起開展文藝聯歡會,聯系電影隊進社區,為居民放映積極向上的故事片,讓居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講座,從不同方面滿足居民的需求等;社區居民建立起青年、消防員、維權、黨員、環保、維修、巡邏、醫療等志愿者服務隊伍,完善基層服務體系;深入開展“平安社區”、“平安家庭”、“無毒社區”創建活動;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共46個,基本覆蓋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覆蓋率達85%以上,居民從住所步行10-15分鐘就可以到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滿足了社區居民“小病不出站,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基本需求,有效緩解了社區居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實施國家政策規定的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基本項目免費服務,基本普及計劃生育等相關知識;少數社區建立網上“社區論壇”,讓居民“說心里話、議身邊事、做文明人”。

      (三)加強基礎建設,夯實社區工作平臺。區政府統籌解決社區黨組織和社居委、社區服務站、警務室、圖書閱覽室、老年人和殘疾人活動室等活動用房,先后投入7000多萬元,建成33500多平方米街道一級服務辦公用房;投入3755多萬元,興建和購買社居委服務辦公用房23000多平方米;85%以上的社居委基本達到“十個一”的基礎上逐步興建“七室一站一場”的服務設置,普遍建立社居委“一站式”服務大廳,統一規范了14個服務大項98項服務內容;建成“星光老年之家”29個;社區殘疾人康復室24個;開通智能呼叫網,在互聯網上開通社區服務網并申報了全國網絡域名47550(社區服務您),為社區成員提供了“十不出社區”就能得到治安報警、醫療急救、就業查詢、敬老助殘、社區商業、困難求助、信息中介等快捷服務等。

      (四)加強黨建工作,提供組織保證。社區黨組織是黨在社區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社區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全區社居委采取了從市、區機關單位和鎮街選派,把熱愛社區工作、熱心服務群眾的優秀黨員充實到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中。實現“一居一支部(黨支部、黨委)”和黨的組織、黨的工作全覆蓋。同時,做好退休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和流動人員中黨員組織關系的接轉工作,采取多種方式,組織他們過好組織生活。充分發揮黨員在建設社區、服務群眾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五)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社區工作機制。區委、區政府建立了由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局牽頭、街居主辦、居民參與的和諧社區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全區已成立和諧社區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6個工作小組,并鼓勵相關單位和部門參與和諧社區建設,形成推動和諧社區發展的合力。建立逐級包聯責任制,由區領導和街、鎮、園領導分別包聯各社區的和諧建設工作。民政局認真履行職責,對社區建設工作加強指導,為區委、區政府當好參謀助手。同時,根據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的“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的要求和十六屆四中全會關于加強城市基層執政能力的精神,我區于年2月制定了《合肥市蜀山區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發展規劃(―)》,以及“和諧社區的標準和考評細則”。2006年12月區委、區政府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強和諧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在爭創《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工作會議上,區委、區政府與8個鎮、街、園、6個工作小組、24個部門簽訂了和諧社區建設責任書,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全面推進和諧社區的建設。

      三、存在的問題

      1、社居委工作負擔過重,行政化傾向嚴重。“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支持社區居委會協助基層政府提供社區公共服務”。而社區公共服務涵蓋就業、社會保障、救助、衛生和計劃生育、社區文化教育體育服務、流動人口管理、社區安全等多項內容。而這些職責有的是通過居民教育、居民組織、居民服務等形式開展的。但是,很多卻是要求居委會替政府部門填表格、建檔案、出具證明材料、代收費用等行政性工作。又加上,基層政府各部門臨時性的統計、調查、檢查等任務都通過街道辦事處落實到居委會來執行。使居委會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所謂的“協助”政府部門的工作上去。而《居委會組織法》規定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本質工作職責恰恰沒有時間落實開展。居委會進而成了政府辦事的腿,“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級政府布置的工作基本上壓在社居委,成了街道辦事處的辦事機構。行政化趨勢嚴重,居民民主自治被行政化工作覆蓋,社居委職能嚴重錯位。

      2、部分社居委資金來源簡單,缺口大。調查中,普遍反映盡管政府每年投入加大,但仍滿足不了工作需要。社居委資金來源簡單,辦公經費緊張。通過調查發現社居委資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一是區財政下撥5萬元/個,二是有資產的社居委集體資產經營收入,三是轄區單位提供的零星贊助。僅僅依靠以上收入遠遠不能滿足一個社區的正常開支需要,資金嚴重短缺。

      3、各社居委之間工作人員收入差距較大,有的待遇太低。45個居委會的平均工資為1.47萬元。有9個社居委的工資水平小于1萬元,有14個社居委的工資水平介于1~1.5萬元之間,有19個社居委的工資水平介于1.5~2萬元之間,有3個社居委的工資水平超過2萬元。如表2所示。

      工資最高的社居委負責人收入為60000元,而最低的社居委負責人收入約8000元,最高的是最低的7.5倍。

      “村改居”的社居委工資水平較高,其他相對較低;自籌資金的社居委工資水平較高,全撥款的社居委工資水平較低。如表3所示。

      “社保”問題也一直是社區最敏感的話題。《居委會組織法》從法律的角度確定了居委會的法律性質,從而確定了社區的法律性質,因此社區職工不可能像行政(事業)單位的職工由國家為其交納部分社保金(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但在現實情況中社區的工作人員除招聘的職工外,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屬于由國家代為交納部分社保金之列。目前社區工作人員631人,不完全統計參加“社保”的328人,未參加社保的占社區工作人員48%,“社保”問題遲遲不能有效解決,嚴重挫傷了社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不利于社區工作的開展。

      4、部分社區軟硬件設施不足,不能滿足社區服務需要。轄區醫療服務中心(站)雖然有46個,大多為民辦性質,其本身生存困難也難為社區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質優、價廉的衛生服務,居民并未感到有多少實惠;網絡建設極為落后,網絡人才緊缺,社區互連網絡交流平臺還不完善;社區服務的專業人才稀缺,社居委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社區文體活動指導員缺少,場所及器材不足等等。

      5、社區資源整合利用不夠,居民對和諧社區建設的關注度、參與度、支持度都不高,尚未形成共建共享局面。

      四、對策和建議

      1、創新體制,理順關系。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減輕居委會工作負擔,理順居民區工作關系。大膽探索,改革創新,理順社居委與區直部門的關系,引導街道辦事處尊重和自覺維護居委會的自治權,把他們從大量繁雜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使社居委自治組織職能得以回歸。同時,著力理順居委會與物業、業主等其他社區組織的關系,逐步構建“黨的領導、政府支持、群眾自治、專業服務”的居民區工作格局。

      2、加強培訓,提高素質。社區工作者必須了解和掌握社會工作成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程序及技巧,有效地做好居民的動員、教育和組織工作,并推動居民自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力爭在幾年內使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矯治、心理疏導,以及婚姻介紹和殯葬服務等行業都納入社會工作專業化序列。

      按《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和諧社區建設的意見》中規定每300戶配置1名社區專職工作者的要求,從我區情況來看,再增加社區專職工作者職數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加強社區專職人員的培訓,提高其素質將是近期極為有效的途徑。要通過教育培訓,著力提高其經濟管理、社會管理及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以適應和諧社區建設的需要。

      3、分類指導,彰顯特色。社區類型不同,其建設內容及重點不盡相同。在抓好“五型”社區建設的同時,還要根據社區的類型分類指導,區別對待,以促使其彰顯特色,突出個性,競相發展。對于老城區的社居委,大力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對于物業管理很完善的社居委,可加強社區網絡建設,與物業公司建立友好的信息共享機制;對于“村改居”并擁有集體資產的社居委,在實現社區服務的過程中,積極推進社區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使集體資產能保值增值。對于以回遷戶為主的社居委,近期工作重心要放在宣傳、引導、教育居民上,培養其文明、科學的生活習慣和方式,營造良好生活環境。

      4、加大投入,完善硬件。十項服務工程的有效開展,社區服務功能的進一步完善,有賴于社區硬件的支撐。要多渠道加大投入,尤其要切實整合好社區資源,“不為所有,但有所用”,取之于社區,用之于社區。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社區服務設施,適應居民生活需要。

      5、出臺政策,提高待遇。鑒于現社區工作者工資水平差異較大,且部分收入太低,影響工作積極性,政府盡快研究出臺政策,實行社區工作者統一工資、獎金、福利制度。落實“村改居”人員參保政策,消除其后顧之憂。社區內部可實行差別工資制。社區工作者的工資收入可根據區經濟發展水平、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以及物價上漲水平逐步提高。

      6、調整規模,科學管理。社區規模,不能一概而論。《居委會組織法》規定:居民委員會根據居民居住狀況,按照便于居民自制的原則,一般在100~700戶的范圍內設立。對于由物業公司管理較好的居民小區,規模可適當大一些,而對于由企業移交、托管、離退休人員較多的小區,規模可適當小些;對于居民社區條件較好、公共服務體系較為完善,居民參與管理積極性較高的,規模可適當大一些,反之規模可適當小些,現有社區過大過小都不利管理。對現有社區規模可作適當調整,以利科學管理、規范管理。

      7、廣泛動員,共建共享。社區居民既是和諧社區的建設者,又是建設成果的享受者。注重加強社區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要充分利用市民學校、文明學校等載體,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建設活動,讓他們積極參與,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在建設中享受成果,在和諧社區中共建,在共建和諧中共享,持續、深入、有效地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從而有力推動和諧蜀山建設。

      亚洲色图在线播放|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视频一区调教|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亚洲黄色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