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局防范地質災害會議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特別是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9次會議的部署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做好當前地質災害防范工作意見的通知,進一步做好地震災區和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地區主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國土資源部黨組決定緊急召開全國防范地質災害電視電話會議。
首先,我代表國土資源部對今天在北京主會場出席會議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黃衛副部長、交通運輸部徐祖遠副部長、鐵道部盧春房副部長、水利部鄂竟平副部長、國資委黃淑和副主任、中國地震局趙和平副局長、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表示感謝!對在各地分會場出席會議的政府領導、分管秘書長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表示感謝!對應邀參加這次會議報道的媒體朋友們表示感謝!
今天的會議邀請了7個部門的負責同志出席,主要是考慮到這7個部門是我們防范地質災害的服務對象,請他們向國土資源部和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就防范地質災害工作提出要求。我們防范地質災害服務工作,務必要密切掌握服務對象的需求,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提高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的整體效用。剛才7個部門的負責同志都做了很好的講話,提出了需求,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將會有力地促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下面,我就進一步部署地震災區和強降雨地區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講兩點意見。
一、各地高度重視,防范地質災害工作有序展開
(一)中央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指示和部署。
黨中央和國務院歷來非常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特別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央領導同志對防治地質災害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指示和部署。*總書記在部署抗震救災工作時強調,一定要重視防范次生災害。總理批示,預防次生地質災害的各項工作要落實。5月份以來副總理對防范地質災害工作作了11次批示。5月18日,*同志對防范地質災害工作作了批示。*副總理和馬凱秘書長也多次批示,要防范地質災害工作。6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于做好當前地質災害防范工作意見的通知,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6月16日,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9次會議,專題研究了防范次生災害工作。會議指出,由于余震持續時間長,進入主汛期后降雨量明顯增加,隨時可能引發新的次生地質災害。必須高度重視,把防范次生地質災害作為一項緊迫任務,采取切實有力措施,避免給人民群眾造成新的損失,為災后恢復重建奠定良好基礎。對此,我們一定要抓好貫徹落實。
(二)受地震和氣象等因素影響,防范地質災害工作形勢嚴峻。
剛才,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介紹了氣象情況和今后一個時期氣象趨勢。中國地震局趙和平副局長介紹了5·12四川汶川地震后余震趨勢。今年南方強降雨范圍廣、時間長、強度大。5月下旬至今,華南、中南、西南持續遭遇強降雨,發生了多起地質災害引發的傷亡事件。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5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14196多處,造成294人死亡、失蹤和57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15768億元。其中,5月份發生地質災害10888起,210人死亡和失蹤,522人受傷。6月份以來,地質災害已造成70人死亡和失蹤。最近幾天強降雨在北移,長江流域防災形勢趨緊。四川、甘肅和陜西即將迎來主汛期和強降雨,受余震和強降雨的影響,這些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也進入關鍵時期。“5·12”四川汶川地震使得災區山體松動、巖石破碎,在強余震和強降雨的誘發下,很可能出現群發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災區防范地質災害的形勢更為嚴峻。
(三)部門密切合作,防范地質災害工作有序展開。
自5·12四川汶川地震發生以來,氣象、地震和國土資源部門主動合作,努力搞好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建設、交通、鐵道、水利、國資委等部門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均給予極大理解、幫助和支持。國土資源部門也主動提供信息、加強服務。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有序展開。進入汛期以來,我部已經多次發出通知,部署地質災害防范工作。5月30日專門召開了視頻會議進行部署。6月份以來,我部已派出10個專家組到8個遭遇強降雨的省份,配合當地國土資源部門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大多數地質災害高發區、易發區都積極開展工作。特別是四川、甘肅、陜西等地,及時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排查、監測預警、群測群防,成效明顯。5月16日,應急排查組在四川*市*區*鎮*村發現滑坡險情,及時撤離人員,5月18日發生滑坡,避免了近400人的傷亡。5月17日,應急排查組發現四川青川縣城后山獅子梁滑坡出現變形裂縫,當晚撤出人員,5月18日發生滑坡,避免了300余人的傷亡。截至6月16日,為避免大暴雨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汶川縣已緊急轉移城鎮、山區群眾和學生7萬多人。6月15日,重慶市及時啟動地質災害橙色預警,15-17日,全市發生41起地質災害,無人傷亡。6月19日,由于提前監測,及時預報,貴陽市清鎮市新店鎮巖灣村44戶人家、206人安全撤離,提前5分鐘成功躲避了20萬方的崩塌山體。總體上看,在各個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在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防范地質災害的工作正在有序地展開。
二、主動服務,進一步做好地質災害防范工作
防范地質災害,當務之急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批示和指示精神、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做好當前地質災害防范工作意見的通知和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9次會議精神,主動服務,加強合作,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地質災害的各項工作。
(一)要迅速制訂并提交防范地質災害方案。
全國18個省(區、市)約有1600個縣(市)處于山地丘陵區,屬于地質災害多發和易發區,其中有1400個縣(市)已經做過地質災害普查,共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23萬處,威脅3500萬人口安全。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要組織綜合分析地質災害普查資料,收集各類相關信息,制訂地質災害防范方案。要針對地質災害隱患的危險程度,提出搬遷避讓、撤離避險、監測預警等具體建議,提供給當地政府組織實施。對于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的建筑物、公路干道、鐵路、江河流域、工業設施等,要把現有的資料和形成的方案,及時向相關部門提供。同時,要繼續實施已有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該治理的工程一定要立項并加快治理進度。
(二)要加強應急排查、巡查和監測預警。
四川、甘肅和陜西已經完成了災區108個縣(市)的地質災害隱患應急排查,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12000多處,威脅到上百萬人的安全。還有一部分省區,有的已經完成應急排查,有的正在做。希望各地盡快完成應急排查,形成圖、表和報告,提交給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已經完成應急排查的地方,要對城鎮、鄉村等人口密集區,交通干道、江河流域和一些重要工礦設施,及時組織巡查并加強監測預警。預警信息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手機短信及時。在廣大農村,鄉村監測員靠敲鑼吹哨預警信息,及時有效組織村民撤離。預警信息要擴大覆蓋面、增強時效性。
(三)要完善并公布群測群防體系。
多年的經驗證明,群測群防是防范地質災害最有效的手段。各省廳都要加強組織指導,進一步完善市、縣、鄉、鎮、村乃至村民小組的群測群防體系,明確并落實責任。各級防災責任人和監測責任人明確之后,要向社會公布,便于社會公開監督。與此同時,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努力為防災抗災創造良好工作條件,各專業監測點也要積極配合。一定要嚴防死守,避免群死群傷。如果說地震造成傷亡是天災,那么地質災害造成群死群傷,就既是天災,也有責任問題。防范地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責任重于泰山。請大家務必高度重視,全力以赴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四)要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各地都要有防范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并要根據變化的情況修改完善。組織專業人員給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講解預案,讓群眾掌握應急避險知識。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組織演練。各地都要加強防災值班和信息速報。6月20日到9月30日,我部執行地質災情日報制度,每天16時之前,要將過去24小時的災情上報到部里。重要災情、險情和成功避險的事例要隨時上報。要充分利用媒體等多種手段,開展防范地質災害基本知識的宣傳和普及。部已安排在6月24日利用視頻系統進行培訓。
(五)要積極主動地為相關部門服務。
各相關部門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直高度重視、理解和支持。國土資源系統一定要樹立主動服務的意識,進一步與氣象、地震部門加強合作,在監測系統、預警手段、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強溝通,保證信息共享,切實做好預警預報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非常關注住房與城鄉建設的安全,需要及時獲得地質災害和危險性評估資料信息。交通運輸部和鐵道部,非常關注公路、鐵路的傍山地段、高切坡地段、高擋墻地段和隧道的地質災害資料信息。水利部門非常關注江河流域、水庫、水電站范圍的地質災害資料信息。國資委非常關注重要工礦設施周邊的地質災害資料信息。剛才,各個部門的領導同志都介紹了他們的需求。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有強烈的服務意識,要針對上述部門的需求,從當地的實際出發,與服務對象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主動提供信息服務,積極參與排危除險工作,切實做好防范地質災害的各項工作,努力提高防范地質災害工作的整體效用。
同志們,當前國土資源系統工作任務十分繁重。6月13日,中央召開省區市和中央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全面分析了當前形勢,就做好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籌備開好北京奧運會、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昂揚的斗志,以強烈的責任感和高度的自覺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履行職責,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地質災害的各項工作,努力提高防范地質災害工作的整體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