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改委企業綜治規范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村(社區)、規模企業:
為進一步深化“平安慈溪”建設,夯實平安基層基礎,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的全面落實,筑牢基層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為實施“創業創新”總戰略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按照省委、*市委關于加強平安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的部署要求,結合慈綜治[20*]2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平安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精神及本街道實際,現就進一步完善村(社區)及規模企業綜治工作室(站)規范化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圍繞“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工作主題和“平安慈溪”建設總目標,以綜治工作中心為平臺,以化解社會矛盾為主線,以夯實基層基礎為重點,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各方力量,拓寬組織網絡,規范工作機制,增強保障能力,發揮整體效能,建立聯動協調、運作高效的基層社會管理體制。
二、總體目標
建立健全覆蓋基層、整體聯動的平安基層基礎規范化體系,達到組織建設網絡化、工作機制系統化、硬件設施標準化、領導保障制度化、經費來源多元化的平安基層基礎規范化要求,使我街道的政治環境更加穩定,治安環境更加良好,社會環境更加和諧,基層基礎更加穩固,保障條件更加扎實。
三、主要任務
1、進一步完善村(社區)綜治工作室建設。圍繞以治安防控、民主法制、矛盾化解、反邪教、安置幫教、消防交通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禁賭禁毒、扶貧幫困、平安宣傳為工作內容的“十進十創”社區綜治工作室,以及建立和落實治保、調解、治安安全防范、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歸正人員幫教、社區矯正、禁賭禁毒、和諧促進會等力量協作制度為工作內容的“八位一體”村綜治工作室,明確職責、落實制度,促進自治功能發揮,使綜治工作室真正成為化解矛盾糾紛最前沿的工作平臺,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20*年底,全街道創示范綜治工作室5個,綜治工作室規范化達標率為50%。通過三年努力,使全街道村(社區)綜治工作室規范化達標率為100%。同時,爭創零刑案、零糾紛、零上訪、零火災、零事故的“五零”村(社區)。
2、進一步推進村級和諧促進會的作用。建立新村民需求服務站主要是拓展政府工作網絡暢通利益訴求渠道,引導依法保護利益,方便快捷提供信息,搭建溝通交流平臺,發揮自我服務優勢,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促進和睦和諧穩定。服務站服務對象主要面向暫住在本村(社區)的新村民,向新村民免費提供或委托十項服務:(1)免費提供圖書報刊借閱。(2)免費提供計劃生育藥具。(3)免費提供房屋租賃信息。(4)免費提供職業供求信息。(5)吸收會員、組織會員活動。(6)代辦暫住證、代收信件包裹。(7)委托調處矛盾糾紛。(8)宣傳國家法律法規政策。(9)組織慈善捐款幫困護貧。(10)向政府反饋新村民建議。
3、進一步推進規模企業(用工200名以上企業)綜治站規范化建設。圍繞以矛盾化解進企業、治安防控進企業、法律服務進企業、預防犯罪進企業、平安創建進企業的“五進”內容,按照“四個到位”(人員、職責、制度、設施)的工作要求,以強化治安法人責任為龍頭,建立健全企業綜治組織體系,逐步規范企業綜治工作的內容和程序,力爭到2010年全面建立起企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網絡和機制,各類企業開展綜治工作的覆蓋面積達到100%。同時,通過全面落實企業各項綜治工作措施,努力使涉及企業的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明顯遏制,群體性事件得到有效預防,安全生產和公共安全事故明顯減少,企業及周邊治安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實現企業發展、單位穩定、員工滿意的“平安企業”目標。
四、工作要求
1、村綜治工作室。統一掛牌為古塘街道街道*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室,實有人口在8000人以下的村綜治工作室辦公用房面積要求達到50平方米,實有人口在8000人以上的村綜治工作室辦公用房面積要求達到80平方米,配有通訊、辦公室、臺帳資料等必要的辦公設施和基本的業務類資料,工作職責,工作流程上墻。由村委會主任具體負責村綜治室工作。
2、社區綜治工作室。統一掛牌為古塘街道*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室,要求辦公室用房的面積必須在30平方米以上,配有通訊、辦公室、臺帳資料等必要的辦公室設施和基本的業務類資料,工作職責、工作流程上墻。由社區副主任(或支委)具有負責社區綜治室工作。
3、新村民需求服務站建設。各村(社區)按1000名外來建設者設立一個需求服務站,要求在9月中旬完成“需求服務站”點的選址和負責人的落實任務,在10月底之前全面推行。以現有暫住人口專管員為基礎,整合基層管理資源,建立一支以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服務管理隊伍(簡稱“綜管員”)。街道、村(社區)是轄區內出租房屋和暫住人口服務管理的責任主體,分別設立出租房屋服務管理辦公室,納入綜治工作室。
(1)調查摸底。各村(社區)把外來人口開設的小店進行調查,按照不同地區,不同對象,暫住人口居住相對集中,人員流動量較大,業主有熱愛公益事業、責任性強、素質較好、威望較高的小店設置為服務站。
(2)設施配置。街道指導小組將統一配發硬件設施,各村(社區)要將圖書、報紙、報刊、保健藥箱、計生避孕藥具以及人員管理費用落實到位。其經費由街道和村共同承擔,各村(社區)要落實人員進行指導。
(3)組織培訓。街道指導小組將首次進行業務培訓,以各村(社區、居委)每月組織一次各服務站業主進行工作交流、思想溝通,提高服務的水平。
(4)指導到位。各村(社區)和促會秘書長要加強對各服務站的聯系,定期到站進行業務指導,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5)開展評比。服務站作為我街道綜治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的一支新生力量,也是我街道一項創新的工作,街道指導小組每年將對各服務站工作進行考核評比,對優秀的業主給予表彰獎勵。
4、規模企業綜治工作站。統一掛牌為*企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站,必須保證有一間固定辦公用房,配有通訊、辦公室、臺帳資料等必要的辦公室設施和基本的業務類資料,工作職責、工作流程上墻。
5.年底前,街道將組織一次驗收,對達標的綜治室(站)將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
五、各村(社區)綜治工作室,由街道綜治辦督促落實。規模企業的綜治工作站由街道綜治辦、經濟發展辦共同督促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