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殘聯就業科年終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14年,在會黨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殘疾人群宣就業工作,以民生為重點,突出服務效能,扎實有效開展各項工作,較好有序推進了殘疾人工作。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況
按照深殘聯發〔2014〕3號文件中“嚴格標準、規范操作、方便群眾”的要求,做好核發了第二代《殘疾人證》換發工作,我們在組織實施中,首先做好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小組。其次是抓好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先后對十個街道專干和56名專職委員進行方案的宣講及換證辦理的具體流程業務培訓,保證了換證工作順利進行。三是做好評估專業機構的對接工作,用合同方式確認規范評估流程,保證了評估質量。全區總申請人數:1868人,其中舊換新證人數:1590人、新申請人數:278人。各類別人數為肢體:903人視力:148人聽力:166人言語:13人智力:357人精神:281人
二、工作策略
(一)加強職康中心建設管理
為了落實“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全區十個街道均成立了職康中心(其中:筍崗街道職康中心為今年新成立,東湖街道職康中心為遷址)。在完成各職康中心建設后,我們把工作重心轉到抓日常管理上。現職康中心共有會員326名,配置了二十名管理工作人員,開展了十五個功能活動,實行了午攴配送,拓展了日間照料服務。并在職康中心開展了委托安置殘疾人就業工作,使115人有部分勞動能力殘疾人推薦到街道殘疾人綜合(職業)康復中心庇護工場就業。
為把殘疾人在街道綜合(職業)康復中心的風采、能力展現出來,喚起社會對殘疾人重視,倡導社會對殘疾人的尊重、理解和關愛。在區殘聯領導下,采用多平臺合作,多資源結合的方式,于2014年9月27日至30日舉辦“羅湖區首屆街道殘疾人綜合(職業)康復中心風采展示周”活動。活動以“別樣姿彩,攜手共創美好明天”為主題,由“展示、溝通、提高”三個功能的系列活動構成。共有504人次參加本屆職康展能周活動,其中有96名會員人參加設定的十四項技能競賽,獲得一等獎14人、二等獎12人、三等獎12人;208名會員參加了溝通、提高兩個功能的活動。本屆職康展能周活動內容安排豐富、會員積極參與、活動安全順利、比賽項目賽出風格水平、表演項目演得精彩多姿。展示周活動期間,無論比賽場地還是表演場所處處都洋溢著昂奮、歡樂、祥和的氣氛,集中體現了我會組織舉辦街道殘疾人綜合(職業)康復中心風采展示周“別樣姿彩,攜手共創美好明天”的主題,同時也體現了我會“讓殘疾人快樂起來”的理念,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二)加強社會保障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市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試行辦法》,為78名殘疾人辦理了養老補助,金額為115004.00元,為2名個體工商戶補助養老金額5121.60元。使未就業和從事個人創業的殘疾人實現社會保險的專項社會保障。
(三)改進殘疾人教育培訓
1.做好助學項目。一是對49名在校的殘疾人中、大專學生實行定補方式給18、4萬元支助。二是為大專以上殘疾人學生配送電腦25臺,值價為8、75萬元。
2.依托社會力量,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一是通過挖掘社會資源,發揮殘疾人培訓基地作用和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全年舉辦培訓班5期,共培訓殘疾人355人次(含:盲人按摩人員12人次),其中:技能培訓326人,崗前培訓20人,崗中培訓9人,實現推薦就業53人;培訓支出48萬元。
(四)積極推進勞動就業
1.建立服務網絡,健全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殘疾人就業服務網絡,通過采取支持殘疾人個體就業、開發社區公益性就業崗位及企業為殘疾人提供安置崗位等措施,多渠道安排殘疾人就業。一是舉辦專場招聘會。全年共舉辦3場招聘會,參加人數132人次,其中達成就業意向人數58人,實現就業32人。二是發揮就業服務窗口作用,做好殘疾人求職登記和推薦就業工作。全年共接待求職登記殘疾人53名,向26家單位推薦100人次殘疾人就業。三是擴大盲人就業渠道,全年先后在三個街道職康中心設立盲人按摩室,投資5.6萬元,共安排8名盲人就業,有效地推動了盲人按摩社區服務網點的建設。四是利用街道職康中心庇護工場平臺,推行委托安置就業方式,使115名有部分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實現了就業愿望。
2.加大督查力度,加強年度審核
積極推進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加大按比例就業的督查力度。全年累計對240家用人單位進行了用工(其中本地殘疾236家、外地殘疾人4家)年審,對在崗的491名殘疾員工的(其中本地殘疾人485人、外地殘疾人6人)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及工資發放情況進行了年度審核。
3.依據就業計劃,推進就業工作
依據長江高科技助殘就業項目計劃,積極有序推進了“長江高科技助殘就業項目”工作。全年累計完成了21個合作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67個,其中中端技術崗位4個,低端63個,落實政府配套資金補助21萬元。
(五)實行評估分類管理
為了理順殘疾人就業管理工作,今年初,我們啟動了評估分類管理辦法,對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進行勞動能力的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分為有勞動能力和有部分勞動能力及喪失勞動能力三類。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積極幫助他們到社會用人單位就業,經推薦后仍未就業的殘疾人,轉介到街道殘疾人綜合(職業)康復中心進行待崗培訓。對有部分勞動能力的殘疾人,轉介到街道殘疾人綜合(職業)康復中心庇護工場接受待崗培訓或安排委托安置就業。對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轉介為居家養殘和享受政策性傾斜幫扶。評估分類工作聘請市協康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與我區合設的評估機構負責,按照科學設計的評估標準嚴格執行。
全年共組織246名殘疾人進行勞動技能評估,其中,推薦分散就業90人,推薦保護性就業115人,轉介居家養殘和享受政策性傾斜幫扶41人。實行以評估為依據分類管理殘疾人,不僅達到了科學合理將殘疾人分類管理的目標,而且從制度設計和就業安排上得到科學分類安置,將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暫不列入安置就業范圍,同時對列入安置就業范圍兩類殘疾人實行差別對待,對有勞動能力類的殘疾人,積極幫助他們到社會用人單位就業,對有部分勞動能力類的殘疾人實行委托安置庇護性就業,從根本上奠定了安置殘疾人就業依法依規、公平公正的基礎。
三、2015年工作計劃
2014年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2015的工作中要本著強化管理、加強培訓、增強素質、積極推動就業的原則開展全年工作。以求更大的突破和發展。
(一)依據市殘聯下發的街道職康中心考核辦法,認真抓好街道職康中心的管理
根據市殘聯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街道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建議的意見》的通知、《市街道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為加強我區街道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職康中心)規范化建設和管理,明確考核目的、考核內客、考核標準。不斷提高我區職業康復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使街道職康中心成為殘疾人就業、培訓的平臺;同時拓展服務內容,為有需求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為有就業愿望的重度殘疾人提供居家就業服務,全年計劃解決20名重度殘疾人就業問題。并擬訂在7月中旬舉辦第二屆街道職業康復中心展示周活動。使街道職業康復中心成為殘疾人集就業培訓、技能展示、康復娛樂為一體的殘疾人之家。
(二)加強教育培訓工作,提高殘疾人就業技能和工作人員職業技能
一是要做好助學支助項目,為在讀的中、大專殘疾人學員
提供定補學費的支助。二是要做好工作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擬訂在六月初聘請省勞動廳和省殘聯在我區舉辦一期職業指導師的培訓班,使在崗的從業人員得到一次系統的專業技能培訓,并得到相應從業的資質認證,全面提高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對康復師和社工,結合工作實際,全年進行兩次系統培訓,使他們工作貼近殘疾人工作實際,提高他們的工作效果。
(三)加強殘疾人專項社會保障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市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試行辦法》,把未就業和失業的殘疾人實行社會保險全履蓋,對個體就業和創業殘疾人實行社會保險定額補助。并把所需經費納入年度經費預算給予保障。
1.做好就業保障金管理。根據市財政局市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要求,認真做好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使用管理工作。
2.建立托養服務體系。區殘聯將建立以殘疾人居家托養為基礎、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實施日間照料為補充的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滿足殘疾人基本生活服務需求,重點扶助特困重度殘疾人,切實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居家托養”是一項全新的服務方式,通過居家托養服務機構自助平臺,以政府補助、社會機構服務等方式,為重度殘障朋友提供托養服務。
3.探索新型服務模式。要積極探索這一惠顧無業重度殘疾人的新型服務模式,區殘聯將采取有力措施,確保試點工作順利實施。一是要選好點,深入到有關街道進行可行性調研,二是要將借鑒先進經驗,大膽創新,將制定實施意見、實施方案、申請審批、服務機構、服務項目、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服務形式、政策保障和資源整合等工作環節,努力實現菜單式、自選式、指導式居家托養服務。三是要加強對托養服務機構服務人員的培訓,培訓的重點面向殘疾人家屬傾斜。培訓內容主要有保障被托養者的人身安全,尊重人身權、人格權;提供基本護理,疾病得到及時轉診治療;適時帶被托養者到戶外活動;配合和協助做好志愿者、康復護理等服務工作,接受相關部門及社區的監督管理,及時反映困難與問題。使重度殘疾人殘有所助、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共享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