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管綜合執法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通過大規模實施垃圾轉運站和公廁新建改建工程,中心城區垃圾收集清運實現了全覆蓋,機械化清掃率、沖洗率達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在全國中等城市率先實行公廁免費開放,徹底告別了如廁收費歷史。城市管理長效機制運行良好,市容環境全面改善,中心城區始終保持較高的常態管理水平。全面推行規范化管理、人性化執法,城管隊伍文明執法的嶄新形象已經樹立,隊伍建設和管理經驗受到建設部和省政府的肯定。城市管理做到了為優化環境助力,為“三城同創”加油,為魅力城市添彩,為歷史名城增輝,為經濟發展加分。
2009年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的關鍵年,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深化城市管理的重要一年。總體工作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探索建立和完善精細化、市場化、人性化、規范化和長效化的執法管理機制,營造和諧城市管理氛圍,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效果,努力創造和維護整潔、優美、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為把我市建設成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出積極貢獻。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實現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
開工建設總投資約4.5億元,設計垃圾處理能力2000噸/日、一期工程1000噸/日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力爭18個月建成投入運營,實現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
二、增強經營城市理念,逐步推進城市管理市場化
(一)深入推進環衛作業市場化改革。在鞏固完善環衛清掃保潔市場化運作的基礎上,深入推進公廁、轉運站維護管理、大型環衛機械維護使用市場化改革。整合資源,實行市、區環衛清掃保潔作業同城同工同酬。
(二)探索戶外廣告設置有償使用模式。爭取市政府支持,出臺《襄樊市戶外廣告設置和有償使用管理辦法》,加強戶外廣告設置管理,推行戶外廣告資源有償使用。
(三)規范管理夜市和疏導點。取締主次干道游散攤點和長期占道攤點。按照“六個規范”(規范經營地點、時間、標志、行為、用具和保潔設施)和“七個統一”(統一準入、形式、收費、監管、營業時間、垃圾容器、實行“五定”)標準,嚴格疏導點審批和管理,創建3-5個示范疏導點。鼓勵疏導點、夜市實行業主自治,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監督。
(四)推進背街小巷、居民小區和城鄉結合部清掃保潔市場化運作。統一標準,規范運營,全面推行背街小巷、居民小區和城鄉結合部清掃保潔市場化運作,減少或杜絕垃圾死角。督促城區、開發區按照“硬化、凈化、綠化、亮化、美化、規范化”要求,開展宜居小區創建活動,打造5-10個精品小區。
三、依法履行綜合執法職能,實現執法管理高效化
(一)嚴查違法建設。認真貫徹執行《城鄉規劃法》,按照“嚴控、嚴管、嚴查、嚴禁”的原則,進一步健全違法建設查處工作部門聯動機制。協調規劃部門盡快編制近郊村、新村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督促城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履行巡查、監管和查處職責,重點整治居(村)民違法建設行為,堅決遏制村民違建上升勢頭,落實違法建設查處目標管理責任制。
(二)實行無間隙執法管理。組建夜間執法管理專班,對空檔時段,尤其是夜間的占綠毀綠、商業經營活動噪音、建筑施工噪音、夜市占道、油煙污染等違法行為進行嚴格管理;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建筑渣土清運車輛一律實行密閉運輸,嚴禁施工車輛帶泥上路,從源頭上治理飛揚撒漏。實行錯時延時工作制,實現執法管理全時段,全覆蓋。
四、加強隊伍建設,實現隊伍管理專業化、正規化
(一)繼續完善和理順城管執法體制。為使我市城管執法體制與全省一致,在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全省城市管理執法工作的意見》之前,爭取市編委支持,進行分步完善:先執行市編辦擬定的理順市局和督察大隊方案,待全省《意見》出臺后,再研究理順市、區兩級城管執法體制。整個體制理順工作2009年上半年完成。
(二)加強執法中隊規范化建設。按照“有固定產權的辦公場所(含執法辦案室、投訴接待室、會議室、物資保管倉庫)、有訓練場地、有成套執法裝備(交通、取證、防護裝備)、有健全的規章制度、有足額執法管理經費”的“五有”標準規范建設城管執法中隊,全年達標中隊不低于60%。爭取政府支持,適當提高協管人員待遇。
(三)開展多形式教育培訓。從法律知識、業務技能、體能素質等方面,對城管人員分層分批進行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15天,受訓面達100%。不定期地培訓中隊長和業務骨干,提高基層城管人員履責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四)堅持文明執法教育。鞏固“兩項活動”成果,繼續深入開展“三個不放過”、“五個到一線”的紀律作風整頓活動。嚴格執行“六先一后”現場執法流程。嚴肅處理言行粗暴、態度冷漠、吃拿卡要、以權謀私、以罰代管、不按法定權限和程序執法以及亂收費、亂罰款等現象。
五、完善精細化管理模式,實現城市管理長效化
(一)完善網格化管理機制。細化網格人員職責,完善督察考核機制,推進路籍檔案管理、疏導點百分制管理。開展“無亂潑、無亂倒、無亂涂、無亂畫、無亂牽、無亂掛、無亂搭、無亂建、無亂堆、無亂放”的“十無網格”評選活動,實現執法全覆蓋,管理無縫隙,督察全方位,考核無盲點。接駁公安交警和社區綜合治安實時監控錄像,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
(二)嚴格檢查考核。統一市、區兩級道路清掃保潔作業和公廁開放標準,進一步落實社區、道路、橋梁、地下通道特別是新建道路清掃保潔主體。細化網格考核標準,嚴格監督檢查,提高督察效率。
(三)完善互動機制。定期不定期召開市城管委成員單位部門聯席會議,開展“千人看城管”社會調查活動,督促城區、開發區與臨街單位、居民、經營戶簽訂《維護市容秩序公約》,發動社會各界參與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