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委干部加強網絡管理會議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網絡宣傳管理是意識形態領域十分重要而又富有挑戰的一項工作。市委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市委常委會在2月2日聽取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情況匯報時,特別就網絡宣傳管理工作進行了強調、提出了要求。春節前,陳書記和張市長還發表了題為《讓我們共同“頂”起一個充滿和諧的網絡社會》的公開信,與網民交流,為各級示范。今天把大家請來,主要就網絡宣傳管理工作進行討論、研究和部署。剛才,市網管辦傳達了全省網絡宣傳座談會精神,就*年的網絡宣傳管理工作作了安排,各部門、各區縣(市)談了不少好的想法,提了一些好的建議。在大家講的基礎上,我再強調三層意思。
一、高度重視,正確認識互聯網
談起互聯網,大家并不陌生。但從事我們這一工作的,我覺得要搞清楚三個基本問題:
1.對互聯網怎么看。互聯網*年誕生于美國,憑借其虛擬、開放、無界、互動、快捷、海量等優勢,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第四媒體”。我國互聯網發展的起步雖然比較晚,1994年正式加入國際互聯網公約,但發展非常快。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25次《統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3.84億,博客用戶達到2.21億,高居世界第一。互聯網的作用,可以說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無所不能。具體而言,要從四個方面來看:第一,互聯網是個主戰場。敵我雙方爭奪人心、爭奪群眾的主場戰。最近的谷歌事件,實質上也是互聯網的爭奪。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曾說:“有了互聯網,就有了對付中國的辦法。第二,互聯網是個集散地。據有關部門統計,思想理論領域的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等雜音噪音,95%來自互聯網。同時,由于互聯網高度開放,各種腐朽思想、淫穢色情、兇殺暴力、邪教迷信等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也乘虛而入,廣為傳播。第三,互聯網是個晴雨表。現實生活中的重大問題,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反映出來,并作用于現實社會。比如去年發生的“躲貓貓”、“天價煙”、“釣魚執法”等網絡事件,都反映了矛盾凸顯期的一些熱點。第四,互聯網是個放大器。由于信息傳播的速度快,互聯網就有無限放大的倍增效應。不管是正面的、負面的輿情,只要上網炒作,就能掀起驚濤駭浪。比如湖南的“超女”,可以在網上搜素到上千萬條信息。
2.對網絡輿論怎么看。互聯網是最開放、最自由的輿論場。有這么幾個突出特點:一是內容的海量性。網絡輿論包羅萬象,各種文化類型、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準則、道德規范,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一些著名的論壇,如人民網的“強國論壇”、新華網的“新華頻道”、天涯社區的“天涯論壇”、千龍網的“千龍論壇”等,隨時都可能形成網絡輿論熱點。二是傳播的快捷性。與傳統媒體不同,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速度是以秒來計算的。一個網民上傳自己寫作的稿件或拍攝的照片,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只需半秒鐘;一篇網上稿件被另一家網站的自動抓取系統轉載的時間只需53秒。而且,這種傳播是互動的、多向的。三是主體的草根性。在互聯網上,人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馬甲、自己的博客,成為記者、編輯、評論員、出版社。人們在網上發表言論,或公開亮相,或隱姓埋名,天馬行空,不顧后果,導致草根新聞、公民新聞、民間新聞大量增加。四是空間的無界性。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信息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無限量地向其它地方傳播。而且,互聯網上的信息持久保持,隨時隨地都可以搜索。基于此,網絡輿情是無法設防的。
3.對網絡宣傳管理面臨的新形勢怎么看。從當前來看,我國互聯網呈現出四個方面的新特點新趨勢:一是在意識形態方面:網絡信息傳播正從以文字形式為主向音頻、視頻、圖片等多媒體形態延伸。目前,網上的音頻、視頻等媒體信息已經占到互聯網流量的50%以上。二是在應用領域方面:互聯網正在從信息傳播和娛樂消費為主向商務領域延伸,開始逐步深入到國民經濟的更深層次和更寬領域。*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4萬億人民幣,保持40%左右的增長速度。三是在服務模式方面:互聯網正在從提供信息服務向提供平臺服務延伸。網民依靠博客等平臺,不僅成為信息的消費者,也成為信息的提供者。四是在傳播手段方面:傳統互聯網正在向移動互聯網延伸。尤其是3G技術的逐步普及,使得手機上網成為新潮流,7億多手機用戶都可能成為網民。
在這樣一種形勢下,網絡宣傳管理工作面臨不少新的挑戰:一是信息的可控難度加大。信息源頭成倍增長,尤其是博客用戶、手機網民快速增長;信息傳播更加隱蔽,一些即時通訊工具比如QQ群等可以使網民在相對獨立、封閉的環境中交流;信息傳輸更加集成,微博客與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等互通互聯互發,組織動員能力與日俱增。尤其要注意的是,網民行為向下延伸,網上網下互動頻繁,各種勢力插手“維權”事件,非法網絡干擾傳播秩序,使得網絡信息傳播更加復雜多變。二是輿論的引導壓力增大。從全局來看,發展處于關鍵期、矛盾處于凸顯期,各種社會思潮都能網上體現。去年,市網管辦研判、處置的重大輿情就有80多起。而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門特別是領導干部“不懂網、不用網、不上網”,對網絡輿論認識不足甚至存在對立情緒;有的只顧網上平靜、不管網下工作,對現實問題處置不及時、不到位;有的對網絡傳播規律把握不夠,應對起來手忙腳亂。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三是網絡的管理領域擴大。網絡宣傳管理工作不僅要管網絡輿情、管網民訴求,還要管網站的信息傳播、管網絡的文化環境。如果沿用過去的辦法,肯定管不住、管不好。如何確保信息安全和輿情平穩,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急需破解的時代命題、緊迫課題和現實難題。從事網絡宣傳管理工作的同志,要切實增強網絡意識、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切實用好、管好互聯網。
二、科學發展,充分利用互聯網
中央對網絡宣傳管理工作的方針進行了調整,由過去的“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改為“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用好互聯網是首要任務。要突出抓好三個方面:
1.要利用互聯網來宣傳長沙。互聯網與傳統媒體相比,傳播的速度更快捷、傳播的手段更豐富、傳播的范圍更廣泛、傳播的時間更持久。千萬不能把互聯網的宣傳看作是“錦上添花”、看作是邊角余料,而應該同等對待、同步實施。注意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策劃的文章。根據網絡多媒體、無限量、能持久的特點,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發展要求,依托各大新聞網站和商業網站,策劃有熱度、有深度的網上主題宣傳。二是做好推介的文章。要善于整合新聞資源、立足正面鼓勁,將經濟宣傳的觸角延伸至網上、覆蓋到網絡,在各大網站的重要頻道、重點欄目、重要位置,推介長沙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經驗和典型,形成網上正面宣傳的強勢。三是做好互動的文章。要把網絡宣傳與報紙、電視、電臺等傳統媒體的宣傳相統籌、相結合,通過網絡直播、視頻、圖片、評論等形式開展正面宣傳,形成互聯互通、互發互動的格局。
2.要利用互聯網來應對訴求。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讓群眾訴求得到及時回應,為社會和諧創造有利環境。一是網上信訪要有平臺。星辰在線的民聲站要進一步拓展、做大,與市直各部門、各區縣(市)聯動起來,與網下的處置聯動起來,通過有效的機制和優質的服務,讓網民便于進入、樂于進入。各區縣(市)也要抓緊建好用好星辰在線的分站,確保網上信訪有平臺、有效果。二是網上交流要有通道。交流沒有通道,就容易形成“言塞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領導干部與網民交流已成為一種常態。市直各單位、各區縣(市)要利用政府門戶網站,以區、縣市長電子郵箱以及博客、論壇為平臺,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三是網上訴求要有回應。網民發表訴求,肯定事出有因。我們要通過適當的方式,限時答復,及時回復,真正取信于民。要逐步探索網絡發言人制度、開辟網絡發言人論壇,以更直接、更快捷的方式回應老百姓的各種訴求,為他們釋疑解惑、排憂解難。
3.要利用互聯網來推動工作。網絡的力量是無窮的。用好了,勝過千軍萬馬。在推動工作上,要突出抓三個方面:一要善于用互聯網普及理論。要借助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對理論熱點進行通俗解讀、開展專題宣傳,來澄清網民的模糊認識、提高理論的普及程度。在這方面,要發揮專家學者的權威作用、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作用、發揮網絡理論評論員的推動作用。二要善于用互聯網開展活動。宣傳思想工作的很多領域,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引導和推動。比如說網上征求意見,既便捷,又充分。比如文明創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打造平臺、豐富載體、深化內涵。還比如文化活動,也可以搬到網上,進行策劃、創作和互動,提高參與度,擴大覆蓋面。三要善于用互聯網推介典型。網絡是個多媒體,宣傳典型更有立體感。現在很多所謂“網絡紅人”的橫空出世,都是得益于互聯網。因此,我們在宣傳先進事跡、先進人物時,要善于利用互聯網的直播、視頻和圖片等方式,使典型更加有血有肉、可親可敬。
三、各方聯動,切實管好互聯網
互聯網的管理是世界各國面臨的一道難題,因為它是無邊界的、不可控的。要管好互聯網,必須依靠全市各級各部門的力量,整體聯動,形成合力。
1.網絡輿情要科學引導。網絡輿論多元多變的特點更為明顯,引導的難度很大。關鍵是三條:一是發現要早。要建立全方位、廣覆蓋的網絡輿情監看體系,形成以市網管辦為中心、各部門相互配合、各區縣(市)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確保網絡輿情發現得早,為處置輿情贏得主動。要嚴格落實重大網絡輿情報告制度,不得遲報、瞞報和漏報。二是研判要準。要建立健全網絡輿情研判例會制度、重大輿情應急分析制度、聯席會議制度,根據重要程度進行分級研判,根據涉及領域進行分類研判,根據輿情走勢進行分段研判,有針對性地提出和制定處置辦法。不能一發現網絡輿情,就只想到刪除。這里強調一條,過去我們明確的刪貼程序要嚴格落實,不能越級,不能無序。三是處置要快。主要包括兩層意思:網上引導和網下行動。對一般網絡輿情,要以正面引導為主,把事講清楚,把牌攤開打。對重大突發網絡輿情,要第一時間擬定口徑、消息、澄清真相,不能等,更不能拖。同時,要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化解網上熱點的重要環節,使網上引導與網下工作一同布置、一同實施,確保輿論引導工作實效。
2.網站管理要積極探索。引導網絡輿論,網站是基本陣地和基礎平臺。要由市網管辦牽頭,公安、工商、電信等部門配合,對全市的新聞網站、政務網站、商業網站進行全面普查,實行臺帳管理。一是管導向。切實做到“三個嚴格”,即嚴格把握宣傳基調,嚴格控制負面報道,嚴格堅持紀律要求。認真執行《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重點管好各個網站的論壇、博客等,加強網上輿論引導,規范網上信息傳播。二是管內容。圍繞凈化網絡文化環境,進一步整治網上淫穢色情和低俗之風。公安、新聞出版、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要與市網管辦協同作戰,打擊違法犯罪,加強行業管理。重點將手機網站、音視頻網站、交友網站、即時通訊群組納入整治范圍,強化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和社會監督,切實做好曝光、譴責、關閉違法違規網站等常態化工作。三要管秩序。要建立日常檢查、通報和處罰制度,做到五個嚴禁:嚴禁超范圍轉載新聞,嚴禁擅自轉載境外媒體消息,嚴禁將論壇貼文、博客文章作為時政類新聞,嚴禁政府網站、商業網站、社會網站從事時政類新聞信息采訪與活動,嚴禁冒用新聞單位、新聞網站名義自采新聞。
3.網評工作要切實加強。用“網上來、網上去”的方式引導網絡輿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在網評員隊伍建設上,還要進一步探索。一方面,要強化隊伍。各部門、各區縣(市)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充實力量,延伸觸角,確保網評工作全面覆蓋。尤其是社會比較關注的城管、公用、教育、衛生、房產、公安等部門,要配強網評隊伍、把握網評規律、健全網評機制,及時應對網上輿論熱點,設法滿足公眾信息需求。同時,要注意團結“網絡精英”、“意見領袖”,發揮他們在輿論引導上的作用。一方面,要發揮作用。網評隊伍既要靠得住,也要用得上。要加強業務培訓、業務指導,讓網評員了解發展情況、熟悉操作流程、掌握發帖技巧,能夠有效地引導網絡輿論。進一步嚴格考核、嚴肅紀律,充分調動網評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確保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4.網管機制要不斷完善。網絡宣傳管理工作要做到以科學理論指導、以科學制度保障、以科學方法推進,機制建設是根本。一是要健全領導機制。對全市各級黨委政府來說,就是要加強對網管工作的統籌協調和資源整合,做到在方向上牢牢把握、在工作上及時指導、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投入上切實保障。市委將成立全市網絡宣傳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市網管辦。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文化局、市廣電局、市新聞出版局(市掃黃打非辦)、市信息中心、長沙電信、長沙移動、長沙聯通等單位都是組成單位。領導小組要通過建立情況通報制度、聯席會議制度、督促檢查制度,來形成網絡宣傳管理工作的強大合力。各區縣(市)今年都要把網絡管理機構建立起來,做到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二是要建全聯動機制。要加強統籌協調,形成網管部門總體協調、實際工作部門主動應對、重點新聞網站發揮主渠道作用、政府網站和商業網站積極配合,宣傳、引導、管理相統一的網上輿論引導格局。要健全覆蓋全市、反應迅速、快捷暢通的輿情報送、傳導和反饋機制,提高網上輿情分析研判和快速處置能力。三是要健全評價機制。將網絡宣傳管理工作納入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績效考核范疇,建立科學評價機制、臺帳管理機制、責任追究機制,形成全市“一盤棋”、各級一起抓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