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業局加強農機科學管理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加強農機科學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業局加強農機科學管理總結

      一、20*年農機化工作總結

      一年來,全市各級農機部門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突出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積極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扎實推進現代農業的總體要求,以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和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為突破口,以特色產業配套機械引進推廣、農機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和農機安全源頭管理為重點,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實,農業機械化呈現出發展速度加快、裝備結構改善、質量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

      --水稻機插秧取得重大突破。新增水稻插秧機347臺,總數達到527臺,是上年的2.92倍。機插面積達到16.5萬畝,是上年的3.75倍,圓滿完成了市政府提出的“確保12萬畝,力爭15萬畝”的機插任務。占全省推廣面積的41%,位于全省第一。

      --農機裝備總量持續較快增長。全市農機總動力達309.81萬千瓦,扣除年報新增統計內容,實際增長2.92%。新建大型水稻育秧工廠1家,各類高性能栽植、收獲、耕作、烘干等糧食生產機械和茶葉、油菜、水產等特色產業配套農機具約1萬臺(套),大棚等設施約15萬㎡。農機裝備結構進一步改善,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

      --農機作業水平穩步提升。全市共有93萬臺次農業機械參加了各類的農田作業,累計作業面積1118萬畝次。同比增加4%。水稻機耕、機插、機收水平分別達到了99%、11%、99%,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達到69.2%,比上年增加2.45個百分點。油菜、茶葉、畜牧、水產等優勢農產品生產機械化水平穩步提高。

      --農機服務效益持續增加。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72個,新增31個,同比增加76%。創建規范化農機維修網點10家。農機銷售、作業、維修市場興旺,農機服務進一步向市場化、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全年農機經營總收入達21.39億元,同比增長15.43%。農機跨區作業總收入3500余萬元。農機服務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亮點。

      --農機安全生產保持平穩態勢。共發生本地拖拉機有責事故32起,死亡33人,占市政府控制指標的66%。發生轄區內拖拉機責任死亡事故37起,死亡40人;發生道路外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均控制在農業廳考核指標內。新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市)1個,省級平安農機示范縣(市)2個、示范鎮(鄉、街道)17個。農機安全治理和“平安農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認真實施農機購機補貼政策,努力探索農機化各項扶持政策體系。20*年,我市農機化專項資金總量達到6000多萬元,比上年增加1.33倍。中央、市、縣三級共投入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850萬元,其中中央購置補貼資金900萬元,比上年增加2倍;共補貼購置插秧機347臺、拖拉機620臺、聯合收割機133臺、其它各類機械(設施)2558臺(套),帶動農民近8000萬元的購機投入,有效地提升了我市農機裝備水平。在認真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同時,我們還努力探索扶持農機化發展的新途徑,首次對糧食生產“五統一”、“四統一”機械化作業的服務組織和大戶實施作業補貼,市縣共投入農機作業補貼1017萬元,進一步增強了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和部司領導的充分肯定。

      (二)全力推進水稻機插秧,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不斷加快。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各地多管齊下加大對水稻機插秧的扶持力度,把推進機插技術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到村到戶。農機與農業部門緊密配合,聯合召開全市春耕生產現場會、機插水稻田間培育管理暨單季稻機插工作座談會、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暨冬種生產現場會,多次舉辦機插技術培訓班,組織科技人員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示范和培訓工作。各地還牢牢抓住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這一服務主體,為農戶提供統一的育秧、機插服務,加快了機插技術推進速度。據統計全市共組織機插水稻現場演示會43場(次),舉辦各類培訓班69期,培訓人員3055名,發放技術宣傳資料9300余份。由于政策扶持有力、培訓指導有方,再加上技術成熟,服務有組織、有保障,機插水稻普遍達到了穩產高產,農民對機插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要求機插的熱情越來越高。余姚、鄞州、奉化等地呈現出整村推進的可喜局面,慈溪、寧海、象山、江北等起步較遲的地區也都較好完成了目標任務。通過各種有效舉措,機插技術推廣已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三)大力培育農機專業服務組織,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為進一步推動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在全市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會議上明確提出了發展農機合作組織是提高農機化水平一件帶方向性的大事,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和任務。各地都把培育新型農機服務組織作為提高農機社會化、專業化、產業化服務水平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導和扶持。專門安排資金,對運作機制較好、具有一定服務規模的合作社建造機庫、購置設備、拓展領域等進行重點扶持,對合作組織購置農機裝備給予重點支持,促進了農機合作社的健康發展。合作社的服務功能進一步拓寬,專業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據統計全市已有44家農機合作社實現了統一育秧、統一機耕、統一機插、統一植保、統一機割“五統一”作業服務,有的已從單一的機械化生產,向糧食烘干、加工領域拓展,形成了由谷到米、從育種、生產到加工、銷售的產供銷一體化服務鏈。在加大政策扶持的基礎上,各級還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功能,加強信息服務,指導服務組織和大戶開展“土地托管”、“一條龍”或“菜單式”機械化生產服務。積極協調解決農用柴油供應難問題,爭取春耕、雙夏等農用柴油指標5500噸。組織746臺次聯合收割機外出跨區作業,農機跨區機耕、機收總面積達到58.77萬畝,為保障農業生產、增加農機手收入作出了積極貢獻。

      (四)加強農機科技創新和技術培訓,農機化新技術推廣應用步伐進一步加快。在抓好主要糧食作物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的基礎上,各地根據當地優勢和特色產業發展需求,以產業化基地為依托,通過科技示范、項目帶動等手段,做好各類新式農機具的引進、推廣和培訓工作,促進農業機械化進一步向經濟作物、設施農業、林果業、畜牧業、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領域延伸。全市組織實施各類農機科研與推廣項目32個。在項目帶動下,蔬菜移栽機等新型農機登陸我市,作業面積正在逐漸擴大,一批適用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新裝備得到推廣應用。農機培訓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培訓農機管理、操作技術人員12797人次,農機遠程教育2550人次。為加快農機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經省局批準同意成立寧波市農機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站,已核發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等農機操作工、修理工職業技能鑒定證書501本。

      (五)深化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農機安全監管取得顯著成效。根據國務院、省、市政府關于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的部署,我們層層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扎實開展了“除隱患,查漏洞,全面規范拖拉機駕駛人檔案專項整治行動”、“農機行業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和“治理隱患、防范事故”安全生產月等活動,積極開展對無證駕駛、超載超速載人、酒后駕駛、脫檢脫保等違法行為執法檢查和隱患治理工作,加強了對節假日和重要農時季節的安全檢查,有效保障了農機安全。各地注重發揮公安農機警務機構作用,開展強有力的路面安全巡查執法行動,共組織聯合執法587次,其中縣局級以上領導帶隊296人次,檢查各類拖拉機4216臺次,糾正各類違法行為2676臺次。對全市農機維修網點安全隱患和非法經營情況進行排查和清理,取締10個非法經營網點。繼續大張旗鼓開展創建平安農機示范縣(市)、鎮、村、戶活動,市縣兩級用于創建“平安農機”的投入達350多萬元,累計完成全國示范縣(市)1個,省級示范縣(市)2個、示范鎮(鄉、街道)30個、示范村25個,市級示范村529個、示范戶2000個創建任務。各地還全面實施了《浙江省拖拉機報廢更新管理辦法》,拖拉機技術狀況明顯提高。為提高農機安全執法隊伍素質,先后對全市農機檢驗員、考試員、事故處理員、事故統計員進行了業務培訓,推行持證上崗制度,規范了依法行政工作。

      (六)抓好機關自身建設,農機化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深入開展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深化拓展“創新形象、樹新業績”十七大主題教育活動,狠抓了機關作風建設和學習型、創新型、效能型、服務型、廉潔型、和諧型“六型”機關創建活動。根據市委對主題實踐活動的要求,市局黨委一班人和各處室骨干多次下鎮、村調研,通過實地考察、座談會等形式,摸清基層對農機化的需求,研究農機化創業創新的辦法舉措。多次舉辦了農機“五下鄉”、“六下鄉”點題活動,把農民群眾當前最需要的技術、信息、農機等送到基層。通過狠抓機關自身建設,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風、創新服務意識、工作效能有了較大改進。各地還有效開展農機化信息宣傳工作,在各級新聞媒體不斷掀起宣傳高潮,營造了全社會關注農機化、支持農機化的良好氛圍。去年5月份,四川汶川發生強烈地震,全市各級農機部門踴躍開展抗震救災和各種形式的獻愛心活動,為災區重建作出了應有貢獻。有的農機合作社和機手還自發組織起來,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參與抗震救災,受到了災區人民的贊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與薄弱環節

      總的來看,我市農業機械化呈現出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良好勢頭,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農機技術力量薄弱,年齡結構不合理,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和農民的期望不相適應。

      二是干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工作方式方法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和農民的期望不相適應。

      三是農機化服務組織數量少、規模小,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和農民的期望不相適應。

      四是與特色產業、經濟作物相配套的農業機械短缺,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和農民的期望不相適應。

      五是柴油和各類農資產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導致農機服務成本增加,服務經營效益下降。

      六是隨著外籍農業機械的大量流入,農機安全監管難度不斷加大,給我市農機安全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最新亚洲成av人免费看|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