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供銷社加快流通網絡建設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是我市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一年,也是供銷合作事業發展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市供銷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深入地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黨代會精神,以“打造經濟實力強、影響力強、發展能力強的供銷強社”為目標,各項工作實現了新突破。主要成效有:
(一)制訂了市社五年奮斗目標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進*市供銷社改革與發展,今年在領導班子換屆后,我們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市供銷社五年(20*—2011年)奮斗目標》。《目標》明確了供銷社今后五年的指導思想,提出了打造供銷強社的基本思路,確定了實施推進“五項建設”的奮斗目標,即:全力推進城鄉供銷五張連鎖網建設,全力推進大項目、大企業建設,全力推進基層“三社”建設,全力推進農村新型合作“三位一體”建設和全力推進和諧系統建設,并對五大工作任務進行了細化,擬定了具體的業務指標。到2011年,全系統銷售收入將達55.53億元,創辦各類為農服務組織1555家以上,《目標》的制定,使全系統進一步明確了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和工作任務,對供銷合作事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市供銷社干部職工將通過五年的努力,努力把市供銷社建設成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帶動力量、農村現代流通體系的主導力量、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推動力量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骨干力量。
(二)現代流通網絡建設加快推進
今年以來,我們立足流通加強服務,努力在全市范圍內構建生產資料、生活資料、醫藥、廢舊物資回收利用和農副產品購銷連鎖網絡,重點培育“老大房”、“聯盛”、“銀河”、“華圣”、“華宇”等品牌連鎖龍頭企業,農村陣地逐步恢復,初步形成了適應農村需要的服務新格局。對供銷社建設現代流通網絡,市領導非常重視和支持,市委書記孫文友、市長馬以及其他市領導多次到我系統的連鎖企業進行調研,對供銷社加快“新網建設”,推動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作出的貢獻表示充分肯定。1-11月份,全系統已新建連鎖網點284家,各類連鎖經營網點達到13*家,其中生產資料網點398家,生活資料網點869家,醫藥網點39家。
(三)社有經濟發展不斷壯大
今年以來,市供銷社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全力推進大項目、大企業建設,不斷鞏固和壯大社有經濟實力。據初步統計,市本級年內已確定13個投資項目,總投資7.66億元,涵蓋13個社有企業和基層社,實現了發展有抓手、經濟有提升。今年市社不斷調整產業發展方向,工作重心向優勢企業、產業擴張前移,不斷調整發展模式,加快企業機制創新,提高企業持續發展能力。今年1至11月,全市供銷系統實現總經營收入35.12億元,同比增長26.87%;實現利稅1.15億元,同比增長27.01%。其中市本級實現總經營收入32.00億元,同比增長27.60%;實現利稅1.*億元,同比增長33.43%。截止目前,市本級已實際完成項目投資2.56億元。
(四)基層供銷社造血功能逐步增強
今年以來,各縣區供銷社加快基層社重組改造力度,市區重點提升了白雀供銷社和和孚供銷社兩家示范性基層社,重組練市供銷社為示范社。重組改造后的新型基層供銷社結合“五張網絡”建設,主動鏈接系統優勢企業,鞏固生產資料、生活資料、農副產品購銷等傳統業務,并結合當地農業實際和立足滿足農民需求,通過創辦市場機制新企業、開放辦社引人才引資金等方式,努力向農產品加工、銷售領域拓展新業務,不斷增強基層社生命力。截止今年11月份,全系統已重組改造基層社28家。
(五)農村專業合作社建設量質并重
今年,我們在農村專業合作社新辦和規范化運作取得一定成績的基礎上,加快了專業合作社量的積累與質的提升。專業合作社的建辦與完善著重圍繞我市的優勢特色農產品來展開,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建設,重點培育了一批示范性專業合作社。到11月份,全系統新創辦專業合作社15家,總數達到75家。其中和孚中水龜鱉合作社、下昂精精生豬養殖合作社、東林錦峰龜鱉專業合作社被評定為市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德清山伢兒早園筍專業合作社為省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安吉家禽生產服務社為全國供銷系統示范性專業合作社。為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強化專業合作社的服務功能,吳興區東林供銷社還攜手區域范圍內的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組建我市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引導和促進了專業合作社更好、更快地發展。
(六)村級綜合服務社日臻完善
村級綜合服務社依照“功能多樣化、經營連鎖化”的路徑,結合“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等工程的實施來完善和提升。重點加強村級綜合服務社長效管理,提升綜合服務社的服務功能。今年德清等縣區供銷社已出臺了服務社長效管理制度及考核辦法,為更好地發揮服務社在新農村中的積極作用提供制度保證。到今年11月,全系統新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19家,總數達到102家。
(七)農民技能培訓力度加大
根據省供銷社《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供銷系統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的意見》精神,圍繞農業技術提升、新品農資農藥推廣、連鎖經營和法律法規等方面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培養造就了一批覺悟高、懂科技、善經營的新型農民,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今年系統已組織各類培訓班39期,培訓人員2364多人,取得了良好效果。市農資公司、和孚供銷社等也積極創辦了農民培訓學校,安吉縣供銷社、吳興區供銷社和南潯區供銷社都陸續開展了農產品經紀人培訓,培訓人數達80名。
(八)“三位一體”新型合作經濟試點有效推進
根據省委、省政府和省供銷社要求,市供銷社全力推進“三位一體”農村新型合作經濟體系建設,并集中精力搞好安吉縣供銷社這個試點。今年6月,通過與安吉縣委、縣政府的多次溝通與對接,安吉縣新農村示范園區建設暨農村合作“三位一體”建設工作萬人動員大會順利召開,對“三位一體”工作作了具體部署,下發了《安吉縣關于全面推進農村合作“三位一體”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安吉縣“三位一體”建設的主要任務。7月26日,安吉縣農村合作經濟協會暨農信擔保公司成立。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農副產品購銷大戶及農產品加工企業等99個單位加入了安吉農協。同時成立的農信擔保公司主要為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農副產品購銷大戶提供貸款擔保和其他信用服務。擔保公司以縣信用聯社為協作銀行,注冊資金600萬元,其中安吉縣供銷社出資355萬元,縣財政出資245萬元。兩個服務平臺成立以來,已進入正常運行,“農信擔保公司”已為“農協”會員擔保發放貸款160萬元。在探索發展好安吉“三位一體”試點工作的同時,市供銷社正在積極爭取市政府支持,組建市農信擔保公司,輻射吳興區、南潯區開展農信擔保業務,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供服務。
(九)涉農企業努力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今年以來,系統各涉農企業一方面鞏固傳統業務,一方面結合現代農村產業發展特點,不斷延伸深化產業發展鏈,實現投資多元化,培育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安吉縣農資公司牽頭組建了農資商品應用技術示范園區,通過新品種子農藥實驗推廣、專家全程技術指導、訂單農業穩定銷路、糧食加工增加價值等途徑,大大提升了輻射效應和示范效應,已帶動周邊農戶125戶,水田面積4456畝,園區豐二優系列水稻畝產達648.2公斤,比對照田高20.7%。市農資公司計劃在織里鎮河西村租賃800畝土地、投資8000萬元建造集餐飲娛樂、生態休閑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莊,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探索了一條新路子,目前初步意向書已簽訂。
(十)村企結對服務新農村活動扎實深入
今年以來,市供銷社在系統內廣泛開展村企、村社結對服務新農村活動,充分發揮社有企業的平臺作用,提升供銷社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水平。系統7家社有企業與結對村結簽訂了結對協議。系統浙北大廈、美的房地產公司分別捐贈10萬元支持結對村基礎設施建設;白雀供銷社和紫源食品公司等企業也已為結對村開展開發現代農業、積極吸納結對村的富余勞動力資源等幫扶活動;浙北大廈、老大房超市等連鎖企業還主動與村里的專業合作社對接,對結對社的產品進入超市給予優先,其中浙北大廈已引進系統專業合作社20多個種類的農副產品,老大房超市的5個門店同時設立了農副產品專柜,為農民爭取更多的方便與實惠。
(十一)各類主題實踐活動豐富開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今年市供銷社把作風建設年活動作為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全力推動供銷合作事業發展的載體和抓手。先后在系統開展了“解放思想、激發活力、創業富民、創新強市”大討論大實踐活動、“走進矛盾、破解難題”專項行動、“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等。今年8月,市供銷社還組織機關各處室開展走村入戶調研活動,各處室圍繞各自確立的調研課題,利用7天時間,在市區范圍內2個以上行政村,走訪10戶以上農戶,4家以上專業合作社或村級綜合服務社,總結梳理農民對供銷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要求和承擔的責任,完成調研報告5篇。同時,市供銷社通過“三跑”活動,即跑企業、跑基層供銷社、跑專業合作社,為基層排憂解難,開展服務。制定出臺了縣區供銷社考核辦法、機關各處室考核辦法、參股企業發展貢獻獎考核辦法和領導處室項目聯系等制度,規范和促進了供銷合作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增強了干部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