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山區經濟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各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全鄉黨員干部群眾緊密團結,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五個桂峰”的奮斗目標,全鄉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克難攻堅,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回顧一年來的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緊緊圍繞發展這一主題,以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健康發展為目標,以特色農業、休閑旅游、凝聚僑資為抓手,全面提升全鄉經濟發展水平,統籌推進社會各項事業。20*年,全鄉經濟總收入達到1210萬元,比上年增長了11.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70元,比上年增長了11.9﹪。堅持把農業結構調整貫穿農村工作始終,積極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和地方特色,調整農業結構。強勢推進“三位一體”建設,籌建金雞山畜牧養殖合作社,打出金雞山品牌的農特產品。規劃和發展河上垟和黃林古村二個農家樂,推出“吃農家飯,住農家房,干農家事”項目,促進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基地,在現有雪梨、白鴿、高山蔬菜、茶葉四大基礎上,新培植本地雞、田魚、野生蜜蜂三大基地,班子成員每人聯系指導一個基地,發展效果良好,效果顯著。同時用足139攻堅優惠政策,依照“政府補一點,農民出一點”的辦法,鼓勵與引導村民大力發展種養業,現已發展本地雞1.5萬只,牛350頭、生豬560頭、羊285只、田魚6萬尾。緊抓第二次山林定權延包工作,做到工作及時,權屬清晰,界址明確,共延包了51804畝,出色地完成任務,獲得市級先進。
二、狠抓重點工程,加快鄉村環境建設
根據我鄉鄉村環境建設滯后的實際問題,主動向上爭取資金、政策,積極爭取扶貧結對項目,大力發揮華僑資源優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年是我鄉建設資金投入最多,建設力度最大,鄉村面貌變化最快的一年。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改造一條水泥路。爭取市交通局支持,提前改造瑞楓公路元底至坳后段水泥路共3.2公里,工程即將竣工。實施二大創建。緊緊把握“千百村”、生態村建設的政策機遇,積極開展坳后等3個村千百工程和河上垟等3個村生態村,大力加強環境衛生整治,組織鄉村干部60余人進行拆違治亂行動,清除垃圾死角28處,拆除違章建筑1250平方米,修繕墻面800平方米,安排集中處理垃圾3處,建成河上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目前,坳后、河上垟千百工程已通過市級合格驗收,河上垟生態村創建已通過溫州市合格驗收,填補了桂峰創建工作的空白點。解決三個飲用水工程。在峰垟、元底、瓦窯頭等3個村建成飲用水工程,解決村民吃水難問題,到目前為止尚未建設農民飲用水工程全鄉只有1個村。完成四大康莊工程,全鄉共有4條21公里康莊工程,總造價達到1016萬元,現已全部完成,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目標。建成五個村標準農田。在坳后、元底、峰垟、河上垟、黃林等五個村全面啟動標準農田建設,共建設1835畝,修建水渠36條7200米,田間道路40條,共16000米,現已全部完成。同時還亮化二個“一路工程”建設,(一路桂花和一路護欄),建成河上垟、坳后二個公廁,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響、村村通工程,消除上龍、黃林二個電信盲區、修理鄉政府辦公樓,所有這些基礎設施的突破,切實改變了桂峰落后面貌,加快了脫貧致富的步伐。
三、營造和諧氛圍,促進社會事業發展
一是打好僑牌引僑資。堅持把僑務工作作為黨委和政府的重頭戲來抓,按照“打僑牌,凝僑心,搭僑情,聚僑資,促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學習楊余律同志事跡為載體,宣傳桂峰華僑愛國愛鄉的精神,以用春節團拜會、成立紅十字會等形式,吸引廣大華僑參加活動。并以最大的誠意,最佳的服務,最快的工作效率,為華僑和僑眷排憂解難,同時,組織定期走訪僑胞僑眷,強化服務,增進感情,增強友誼,團結海外人士,激發華僑愛國愛鄉熱情,慷慨解囊支持桂峰新農村建設。一年多來,華僑捐資達到209萬元。
二是重視教育求發展。幫助學校爭取教育資金投入,籌劃校網撤并方案,改造師生宿舍樓和廚房,建成標準操場,配備7個遠程教育點,做到村村能上網。
三是注重民生強保障。低保戶實行動態管理,今年新增2戶,低保累計達109戶282人,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積極開展農村住房保險,完成了任務數的100%。積極爭取華僑詹楊毅先生支持,積極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完成全鄉3271人參保,參保率達到100%,獲得市級先進單位。并組織村干部、離職村干部、老黨員、僑眷及困難戶的二次體檢,增強預防疾病的意識。
四是深化殯葬講實效。根據“殯葬百日攻堅大行動”的要求,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工作氛圍,加強青山白化治理,組織鄉機關干部對新建、翻建墳墓進行調查和登記共42座,現場制止8座,并對2000年以來建造的墳墓,一律實行深埋并進行綠化。深入開展喪葬禮俗專項整治,嚴厲查禁出大殯行為,全面倡導推行生態文明葬法,大大轉變村民的觀念,樹立新風尚。
五是強化森防保平安。投入防火經費8萬元,重修8個高音喇叭,設立8個大型防火宣傳牌,聘任8位專職護林員,確保全年火災零發生。
六是維護穩定促和諧。以建設和諧桂峰為主線,強化社會安防,著力推進防控體系建設,幫助河上垟、坳后、元底、峰垟等村實行聯防聯控,較好地維護社會穩定。一年來,刑事案件無發生,成功調解糾紛事件4起。全面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采取“三分兩聯”制,做到包干到組,落實到村,具體到人,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全年受理來信來訪5起,化解5件。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組織三次大排查,排除安全隱患3起,完善社會安全管理機制。
同時,工、青、婦等社團組織都開展得有聲有色。人大、宣傳、統戰、人武、統計、檔案、老齡、文化、體育、村務公開、農業普查都取得可喜成績。
四、強化責任意識,狠抓計生工作
今年,我鄉始終把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作為全鄉的重點工作來抓,堅持把計生作為第一責任,通過全鄉上下同心協力、齊抓共管,計劃生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全鄉共出生25人(其中男13人,女12人,計內21人,計外4人),計劃生育率84%,性別比為1*:100,結扎率100%,放環率60%,計生六項指標有五項達到了市標準,半年度考核位于全市第五,年終考核處于全市中上游水平。
1、抓責任管理。嚴格執行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制定出臺了《20*年*駐村干部、村干部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辦法》,加大對駐村干部的考核力度,進一步明確了各駐村干部及村書記、村長、報賬員、計生員的職責和任務,按時兌現制度,實行駐村干部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度、村主要領導承諾制及鄉政府與村和駐村干部簽訂計生責任書等,增強鄉村兩級干部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
2、抓宣傳教育。結合桂峰實際情況,拓寬宣傳渠道,提高優質服務工作,全年共投入3萬余元,制作大型宣傳牌5個,發放宣傳品5000份,開展面對面教育1000人次,舉辦專題講座3次,營造濃厚的計生工作氛圍,大大轉變育齡群眾婚育觀念。
3、抓優質服務。積極為廣大婦女咨詢有關生殖健康知識460人,累計查孕和孕環檢424人次,建立了村黨員與外出育齡戶結對等制度,對獨生子女戶進行政策優惠10人,全年開支慰問村計生困難戶共15戶。
4、抓依法行政。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加大征收社會撫養費力度,嚴格堅持征收標準,征收兌現率達94.74%,征收率86.51%,出色完成征收工作任務,加大計生信息集中補報力度,集中補報工作進展順利,共補報出生32人,其中當年7人,2001年至2006年25人。
5、抓基層基礎。爭取加大計劃生育工作經費的投入,完善計生硬件設施,強化計生網絡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計生村級計生員的待遇,提計生隊伍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強化計生協會建設,豐富計生協會活動,充分發揮計生隊伍的作用。
五、加強作風建設,夯實基層組織基礎
以作風建設活動為契機,我鄉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等建設,為桂峰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政治組織保障。
1、強化領導班子建設。以鄉鎮換屆為契機,完善和堅持民主集中制度,切實加強班子團結,形成班子關系融洽,團結拼搏,精神振奮的工作氛圍。解放思想,全面加強領導班子的自身素質教育,樹立新形象,創新業績。
2、深化干部隊伍建設。在加強干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的同時,完善和健全機關各項管理制度,推出進村住鄉制度,值班輪流坐班制度,村干部例會制度,能作到每周堅持一天學習,兩天住夜,三天下村的要求。今年全鄉干部進村入戶,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蹲點累計天數65天。蹲點期間整理意見、建議30余條,走訪貧困戶20家,黨員干部10戶,種養大戶21家,華僑、僑眷18家,社會知名人士25戶,并完成蹲點手記50篇,調研15篇,實地幫助和解決問題15起。樹立干部隊伍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新形象。
3、加強村級基層組織建設。通過村級換屆“回頭看”,及時充實和調整村兩委和配套組織成員,切實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解放村干部的思想,調動農村干部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基層政權的戰斗堡壘作用。深入開展學習鄭九萬、楊余律等典型活動,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壯大和發展黨員隊伍。新發展黨員8名,列入考察對象12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0名。同時加強黨員教育陣地建設,配置7個村遠程教育網點,豐富黨員學習內容,黨員教育活動正常。
綜上所述,一年來,我鄉在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的看到,發展中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領導干部創新意識不強;鄉機關干部理論學習不夠深入;工作效率和依法辦事水平還需要不斷提高;干部隊伍中還存在著消極現象。總之對于當前的工作形勢,有利的一面要充分把握,不利的一面要清醒認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