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業局加強農業經濟發展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加強農業經濟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業局加強農業經濟發展總結

      今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局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區委區政府“三個年”建設為重點,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農技人員助農活動等方法,繼續保持我區農業發展的良好勢頭。

      一、*農業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農業生產的區域布局更趨合理。深化畜禽、水產、果蔬三大產業帶和高新農業、新型農機服務模式兩大示范區,擴展“三帶二區”輻射面。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步伐加快,新增國家級中華鱉養殖標準化示范區1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1個,市級首批示范園區4個。以浙江未來葡萄主題公園、浙大教授農場為中心,全面啟動潯練公路段高效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建設,新培育*镢魚標準化養殖園區、練市三靈櫻桃谷種鴨養殖園區、千金金城千畝桑園高產區等10個園區。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推進。積極培育農業龍頭企業,今年新增銷售收入5000萬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家,新增“億千”龍頭企業2家。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5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增省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2家、市級4家,新培育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5家,完成任務的150%。著力推進浙大教授農場、申浩農業綜合開發、浙江未來多功能農業示范園區、溫氏家禽產業化等現代農業重點項目建設,已投資1.4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任務。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式,把具有產業關聯度的種養業和加工業緊密結合成有序的產業鏈并盡可能拉長,充分挖掘農業增效和吸納勞動力的潛力,實現農民高收入。

      (三)農業接軌上海初見成效。以接軌上海為契機,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1-11月份,全區農業實到外資2607萬美元,實到內資28093萬元。加快了供滬農產品市場開發和新的營銷網絡建設,建立了湖州市*區綠雅名特優新農產品上海配送中心。與上海合作的水產品加工、熱帶魚開發、鱷龜繁殖研究、湖羊生態養殖、現代蔬菜園區建設等項目進展順利。全區供滬農產品成交額11月底達10.58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17.55%。農產品自營出口額達10310萬美元。

      (四)農林產品質量明顯提升。全區擁有省級著名商標11個,市級著名商標29個,省級名牌11個,市級名牌26個。今年新增省級名牌1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無公害農產品10只,綠色食品3只。新增無公害農產品基地8個3.86萬畝。今年以來省市對我區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都為100%。通過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工作,我區主要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95%以上,先進適用技術覆蓋率達90%以上。

      (五)農業設施逐步完善。今年全區完成標準魚塘建設項目23個,總面積11626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36.8%。改造后的魚塘平均每畝可提高產值2500多元、增加經濟效益1500多元。完成桑園規模小區建設5700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實際完成改桑面積15200畝。

      (六)農村經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在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鼓勵土地使用權的流轉與集中,1-10月份全區農村土地流轉面積累計15.13萬畝,其中新增1.54萬畝,占全年目標任務數的96%。為推動土地流轉,對10個行政村進行了土地股份制改革試點。著力建立民有、民管、民受益的集體資產管理體制,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有2個行政村建立股份合作社。

      (七)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經20*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顯示,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6.9%。林木綠化率為17.5%,比上年增加了0.8%。平原農區防護林建設初顯成效,綠化造林折合面積3112畝,完成任務的311.2%。提高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免疫密度達100%。加強畜禽規模場污染治理,力爭完成138家生豬存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任務。第一批200頭以上57家治理場主體工程建設已經全部完成,建設沼氣池共2670立方米,完成率100%;第二批100頭以上治理場已開工39家,其中處于工程建設期16家,已完成23家,共建沼氣池1200立方米。目前進展情況良好,能按時完成任務。

      二、20*農業經濟形勢分析

      20*,全區農業增加值18.6454億元,農業總產值33.1795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種植業9.3494億元,同比增16.7%,占總產值的28.18%;畜牧業10.4718億元,同比增4.5%(其中蠶桑1.2021億元,同比減30.9%),占總產值的31.56%;漁業11.0536億元,同比增16.7%,占總產值的33.31%。農民人均純收入10838元,增長12.8%。

      1、糧食生產奪得豐收。今年全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單產、總產實現“三增”。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43.5萬畝,同比增長3.97%。糧食總產23.2萬噸,同比增長9.7%。春糧平均單產254公斤,比去年增2%;晚稻平均單產573公斤,比去年增8.5%。預計完成糧食作物產值4.3億元,比去年增2.4%。

      2、油菜收購形勢良好。雖然今年油菜種植面積9.21萬畝、總產15506噸,同比減少6.4%、9.1%。但收購價格比去年大幅增加,今年平均收購價格在4.6元/公斤,比去年平均收購價增長了57.1%。油菜總產值7132萬元,同比增長32.8%。

      3、瓜果蔬菜效益增加。全區瓜果蔬菜產值預計2.2億元,比去年增0.16億元。全區蔬菜復種面積9.7萬畝,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設施栽培面積0.56萬畝,比去年略有增加。今年蔬菜銷售價格普遍上漲,平均畝種植效益3500元左右。瓜果類種植面積0.86萬畝,比去年增0.31萬畝,畝經濟效益5000元以上。其中以潯練、湖鹽公路沿線為主的大棚西甜瓜、草莓等高效設施農業栽培面積達4196畝,同比增長25.1%。

      4、畜牧業呈穩定態勢。經統計,畜牧業總產值約億元,同比增長%。畜牧業呈現“兩增兩減”的穩定態勢。全區存欄生豬17.36萬頭,羊存欄8.80萬頭,同比增長28.71%、5.24%。生豬、湖羊養殖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存欄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場有839戶(其中存欄500頭有21戶),存欄13.04萬頭,占生豬總存欄75.08%,增幅27.03%。湖羊養殖新增2個1000頭以上規模戶,存欄100頭以上規模場達23戶。但受畜產品價格持續低位的影響,家禽和家兔養殖較去年同期減少。據統計,兔存欄29.93萬只,家禽存欄504.23萬羽,同比減少18.45%、6.65%。

      5、水產特種養殖增加。全區水產品養殖面積穩定在15萬畝,其中特種水產10.5萬畝,同比增加0.2萬畝。在養殖品種上,東片以鱖魚和牛蛙養殖增加為主,西片以鱸魚和黃顙魚養殖增加為主。水產品價格除了商品龜鱉每公斤要虧損2元左右外,大部分水產品價格都在上漲,平均每公斤漲價2-3元。全區生產、銷售羅氏沼蝦苗種86.3億尾,產值8544萬元,同比增長17.4%、19.7%。但部分羅氏沼蝦育苗場由于育苗環境惡化、養殖設施不完善導致蝦苗大量死亡,出現虧損。觀賞魚養殖異軍突起,唐氏觀賞魚基地建有養殖池886只,觀賞魚品種40多個,*銷售收入可達800多萬元,同比增長45%。

      6、蠶業產業化穩步推進。20*春蠶“訂單蠶業”發展至18個村,合同農戶5746戶,合同蠶種15064張,投售總繭量564.9噸,占市區“訂單蠶業”投售總繭量的67%。“訂單蠶業”由于建立起了利益分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它能促進蠶農加強管理,提高繭質,增加收益。同時由于實行保護價收購,提高了蠶農抗市場風險能力,有利于蠶桑生產的穩定與發展。

      影響農業發展的因素分析:

      1、市場價格因素。一是種糧比較效益低下。由于糧食價格相對偏低,而前期農用物資、土地租金、勞動力、機械作業價格較高,造成種糧比較效益低下。據典型調查,目前晚稻收購市場價格1.8元/公斤,按全區平均畝產573公斤計算,晚稻畝產值1030元。今年晚稻畝投入各類物化成本600-650元,一般種糧農戶畝效益380-430元。種糧大戶加上土地租金畝成本850元左右,畝效益180元,加上各類種糧補貼80元/畝,畝效益260元左右。二是畜禽養殖業高成本影響收益。在去年生豬市場利好的誘導下,許多養殖戶盲目跟風,增加飼養量。從6、7月份開始,生豬價格開始下跌,外三元、內三元、二元豬價格平均下跌33%。禽類及蛋類產品在去年年底就已經達到低位,其中櫻桃谷鴨養殖業受影響最大,如苗鴨、商品鴨、種蛋價格下降分別為77.8%、40%、26%。許多地方因此出現壓欄現象。除櫻桃谷鴨養殖業外,其余仍在小幅震蕩。相比動物及動物產品價格,飼料價格下跌幅度偏小,養殖成本仍處于高位,如玉米、豆粕、進口魚粉、賴氨酸等價格平均下跌17.5%。蛋氨酸小幅上漲,從44漲至52元/公斤。三是繭價下跌影響蠶農積極性。蠶價連續兩年的低迷挫傷蠶農養蠶積極性。今年全區飼養蠶種17.1萬余張,同比減4.7萬余張,減幅21.6%;總產蠶繭7303.0噸,同比減1449.6噸,減幅16.6%;年平均單產42.7kg/張,同比增2.6kg/張;蠶繭產值11968.4萬元,同比減3886.4萬元,減24.5%。

      2、農業投入因素。農業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農業招商引資難度加大,難于把資金注入到現代農業建設;財政對農業投入不足,包括救災補助、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專項經費的安排,農業生產條件差、農民素質提高不快,直接影響現代農業發展;企業貸款難、資金存在缺口。

      3、土地流出困難。農戶承包經營體制給一定規模圩區的集中流轉帶來困難,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往往因為農戶意見不統一而流轉不了,甚至因為其中幾戶農戶不同意而作罷。如榮德糧油廠、和孚源豐糧油廠、茂業等單位就面臨此問題。

      4、養殖環境惡化。一是畜禽散養戶比例還較高,特別是生豬散養戶今年增加了2080戶,同比增加40.68%。散養戶的增加給我區動物疫病的防控、農業面源污染的管理等帶來了難度。另一方面,櫻桃谷鴨等水禽養殖面擴大,給河道造成了比較大的污染。二是水產養殖環境惡化。部分羅氏沼蝦育苗場由于育苗環境惡化、養殖設施不完善導致蝦苗大量死亡,出現嚴重虧損。三是污染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蠶業發展。20*春,工業污染引發的中毒還在發生,全區工業污染涉及蠶種111張,損失32張。

      三、推進*農業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強龍興農,推進區域特色產業。加強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培育力度,加快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建設步伐,發揮農業區域優勢,壯大特色農業。一是整合資源,擴大規模。引進社會資金,鼓勵工商企業領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同時發揮農業企業家協會的作用,加強企業聯合、規模發展;加強企業產品和信息的交流,避免重復投資和同產品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二是規律為先,服務為重。既遵循市場規律,對農業企業實現優勝劣汰;又完善部門職能,為企業提供政策和項目服務。今年我局為區農業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向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與漁業局申報項目65個,市級項30個。依法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扶持和服務,新增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其中糧食專業合作社5家;向省農業廳、省財政廳、省林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局申報項目3個。三是依托龍頭,發展園區。在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我區的農業園區走以業主投入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模式,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荻港漁莊、青藤葡萄主題公園、天池島水寨、唐氏觀賞魚養殖基地等一大批具有濃郁水鄉特色的農家樂休閑觀光旅游點蓬勃興起。浙江大學教授農場等重點項目也在加快建設。教授農場已集中土地1100多畝,并與浙江大學達成技術合作的一致意向,正在對外招商,努力打造成長三角一流的高、新、特、優農產品生產加工園,面向上海等周邊大都市的農業觀光、休閑、購物新樂園,高新技術成果應用的現代農業示范園。

      (二)創新方式,加快土地流轉步伐。一是規范管理。通過學習借鑒外地經驗,今年在舊館鎮試點成立了全市首家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重點開展土地流轉信息的采集與,提供規范的土地流轉合同文本,并指導流轉雙方簽訂合同,確保土地流轉規范運作。二是政策引導。為有力、有序推動土地流轉,區政府制訂出臺了促進土地流轉的鼓勵政策,進一步激活了土地流轉主體和村組的積極性。三是入股流動。將在全區10個鎮(開發區)各建立一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以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由合作社將分散的土地進行集中,通過招標等形式統一發包給種養殖大戶經營,農民與合作社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結成利益共同體。目前,舊館鎮載旺村已完成創建,農民共入股土地845畝。菱湖鎮陳邑村農民將近3000畝承包漁塘和土地入股該村加州鱸魚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進行改造并統一發包經營,正式成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四是龍頭帶動。依托農業龍頭企業,推出農產品加工等龍頭項目,以項目整合農村資源,把產業鏈條延伸到土地,帶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

      (三)求真務實,努力提高糧食產量。今年來,我區按照省、市主管部門下達的43.4萬畝糧食播種面積和21.2萬噸總產任務,層層落實,強化組織領導,明確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鎮(開發區)也及早把糧食播種面積規劃落實到田到畈,正確處理好種糧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之間的矛盾,杜絕耕地拋荒。一是推廣水稻高產新品種,確保糧食單位產量。全區單季晚稻重點推廣品種為秀水09、秀水128、秀水123等為主的優質高產新品種,全區統一供應優質良種25萬公斤,通過實施主導品種良種補貼政策,使全區晚稻良種復蓋率達到98.5%以上。二是應用節本增效技術,確保節能降耗增效。全面推廣水稻直播和單季晚稻“五改”等高產栽培技術,全區推廣以水稻直播為主的輕型栽培技術面積達到32.1萬畝,占水稻總面積的96.1%。其中免耕直播栽培面積10.22萬畝,占水稻總面積的30.6%。水稻“五改”高產栽培技術應用面積22.5萬畝。三是積極開展高產競賽,努力提高糧食單產。組織開展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核心,以科技興農為支撐,堅持產量與品質并重的水稻高產競賽活動。全區共落實高產示范方10個,核心區面積2040畝;建立水稻高產示范戶300戶,示范面積1165畝。今年水稻高產示范方助推晚稻高產,經測算平均畝產達650公斤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其中和孚鎮雙福橋村晚稻高產示范方內陳樹明農戶種植的1.84畝晚稻,實收潮谷1526公斤,畝產829.3公斤,標準干谷畝產達713.2公斤,高于歷史記錄1.6公斤,創下了全市晚稻高產新記錄。四是開展水稻機插示范,推進全程機械化生產。積極發展以水稻機耕、機播(插)、機收、秸干還田、烘干等機械作業為主的農機大戶和服務組織,鼓勵購置大中型農業機械,廣泛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按照“一鎮一機一點”的工作要求,加快推進以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為重點的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以舊館禹豐糧食機械化專業作社為載體,建立水稻機插秧示范方,今年在舊館、和孚、雙林、練市等鎮開展機械化插秧試驗示范,預計可完成2000畝左右。

      (四)以防為主,建設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堅持“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在提高農業抗災、減災、防災能力下功夫。一是建立健全農業災害應急體系。完善農業災害、動植物疫病等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加強對突發事件的預警和信息服務工作。今年,區農林局、區防汛辦通過農民信箱向全區用戶群發病蟲害防治、雪災以及防汛等信息50次,以增強應急反應和群防群控水平。二是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完善動物疫病防控責任體系,制定區防疫指揮部成員單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職責,防疫重點場所重點監管,落實監管責任人。抓好免疫工作,1-10月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注射2810.37萬羽,使用疫苗1189.38萬毫升,完成全年計劃任務160.93%;豬O型口蹄疫免疫注射36.26萬頭,使用疫苗81.114萬毫升,完成全年計劃任務110.80%;牛羊O-亞Ⅰ型口蹄疫注射11.21萬頭,使用疫苗15.6萬毫升,完成全年計劃任務117.47%;免疫湖羊83595只,免疫率達95.01%,目前我區湖羊羊痘疫情基本穩定,沒有造成較大危害。從抗體監測情況分析,我區的免疫質量情況較好,各項抗體合格水平都保持在70%以上。強化屠宰檢疫,今年生豬屠宰檢疫8.6萬頭,檢出病變內臟1246.5公斤,檢出病豬73頭,對病豬和病變內臟均進行了深埋、化制等無害化處理。三是加強平原綠化工作。以項目帶動造林,沿海防護林國債工程、石淙鎮海防林苗木工程、舊館鎮整鎮推進農田防護林工程、林木種苗病蟲害綜合治理等4只項目已全部啟動,營造防護林2873畝,其中和孚雙福橋村、練市水口村、舊館新開河、開發區祜村村、雙林烏仁村等5個沿海防護林國債工程項目實施點營造防護林1226畝,農村四旁和城鎮綠化239畝,使全區今年總造林達到了3112畝,創歷史新高。同時完成5個省級綠化示范村的創建工作并通過驗收,9個市級綠化示范村正等待驗收。四是抓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新增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3家,合計9家。開展機插秧服務面積2774畝,實施統防統治面積1.8萬畝。在*、和孚、舊館三個產糧重點鎮分別建立千畝以上的水稻標準化病蟲害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面積5000畝,各鎮結合水稻高產示范方建設相應建立示范區。以示范區建設為載體,全區推廣水稻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面積28萬畝,建立農藥減量控害增效示范面積8萬畝。通過示范帶動,全區農藥使用量減3%以上,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損失率控制在3-5%。

      (五)標本兼治,深化農業食品放心工程。結合省級食品(藥品)示范區創建工作,堅持“立足當前、規劃長遠、標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從四個方面著手,構建農產品長效監管機制。一是加強宣傳,強化責任。組織有關農業法律法規宣傳活動,發放資料800多份,其中涉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國家禁用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目錄資料200多份。開展農藥管理年活動,舉辦農藥管理新政培訓班,組織送法下鄉三次,發放農藥六項新政的宣傳資料1500多份,培訓農民和種糧大戶10000多人。二是加強督導,示范帶動。對全區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為典型示范的40多家生產單位進行新一輪全面督查,督導生產企業做詳細的生產記錄,推廣標準化生產。經向區食安委推薦,有17家單位成為“食品安全示范點”。三是加強檢測,保障安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把好食品“入口關”、“瘦肉精”等違禁藥物的抽檢嚴格細化,對城區屠宰場待宰生豬實行每日每批抽檢制度,抽調專人每日到屠宰場按照當日屠宰量的5%的比例進行抽樣檢測;對養殖場(戶)則采取抽查的方式進行檢測。全區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平均合格率、生豬“瘦肉精”檢出合格率、畜產品的藥殘、飼料及添加劑等檢測合格率、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省市例行檢測合格率都為100%。四是加強監管,以法護農。開展農業生產環節用藥檢查,突出抓好農業投入品生產銷售、認證產品專項檢查,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今年來共出動檢查車輛30次,出動執法人員80人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22家次,檢查各種農資產品1300余種,發現隱患生產經營單位18個,由于違法行為輕微,執法人員當即進行批評教育,并要求立即整改。查獲違規單位5個,立案4起,結案2起,罰沒款2.3萬元。積極組織開展小農資店質量安全整治與規范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實施方案。經過調查摸底,全區各鎮(開發區)共有農資店490家,其中種子、農藥、肥料、農膜等經營單位177家,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經營單位226家,農機配件及維修網點等經營單位87家。并從11月份開始開展試點鄉鎮(練市鎮)和其他各鎮(開發區)每鎮2家小農資店的整治與規范工作。

      (六)維權維穩,抓好農村經營管理工作。以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利益為目標,加強農村經營管理工作。一是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進一步解決好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對矛盾和糾紛進行排查調處,妥善解決土地承包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配合信訪部門做好相關信訪和督查督辦工作。今年三季度共接待來訪者1人次,辦理上級交辦的投訴事件2件,受理咨詢電話1次,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地處置,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二是加強農村財務管理。開展“萬村審計”活動,大力推進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制度化。今年來超額完成市局今年下達的審計70個村的考核目標,共審計完成107個村,審計資金98991.1萬元,通過審計收回各類款項174.7萬元,落實審計整改措施84條,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推進農村財務規范化管理示范點建設。我區雙林鎮在去年被評為全省“百個農村財務規范化管理示范點”的基礎上,今年9月又成為湖州市唯一一個被推薦參加“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示范單位”評選的單位。三是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今年我區對10個村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目前吳興塘村和塢仁村已完成改革,其他各村也正在順利進行中。此次改革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和集體財產共同占有的前提下,按照合作制原則,借鑒股份制形式,將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人,通過重新確定農民對集體財產的個人占有權、利益分配權、民主決策權和民主管理權,將原村經濟合作社改革成為股份合作社。

      (七)改善環境,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通過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工作、測土配方施肥、綠化示范村建設等工作,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的環境。一是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治理。今年是省新“811”工程實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區畜禽規模場污染治理工作的攻堅年。為了順利完成生豬存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138家的治理工作,在時間進度上科學安排,突出重點,各鎮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實施無障礙施工。在人員配備上統籌安排,保障精力,并組織人員以分片負責的辦法進行指導和督促,確保各鎮治理任務如期完成。在深化“811”環境污染整治工程的同時,加強對其他養殖品種規模場的污染治理,全區共治理規模羊場1個、兔場2個、禽場1個、豬場1個,共治理存欄湖羊3000頭、獺兔4萬只、櫻桃谷種鴨3萬羽、生豬4000頭,實現年處理干糞6060噸、污水16155噸。二是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工程。20*全區在全面開展標準農田地力調查和質量評價的基礎上,科學制定施肥參數,進一步完善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目前圍繞油菜、水稻兩大主要作物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總實施面積34.2萬畝。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3.5萬畝,化驗土壤樣品809個。并在雙林鎮仕林村建立了區級核心示范區。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的實施,全區農作物肥料利用率提高3-5個百分點,畝均節本增收40元以上。三是積極推行生態型水產養殖模式。在萬畝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的示范效應下,今年又推進了國家級中華鱉養殖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制定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目前示范區總面積3000畝,單位產量1200公斤/畝,產值1.2億元。

      (八)完善服務,提高科技入戶質量。以培育農村科技示范戶和新型農民為核心,完善服務,推進科技入戶工作。一是實施萬村聯網工程和農民信箱工程,完善信息服務。今年我省推出了依托當前最先進網絡集群技術的萬村聯網工程,為行政村、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農家樂觀光休閑點提供免費自助建站服務。充分利用大學生村官這一優勢資源,各鎮(開發區)積極落實大學生村官擔當村級網站管理員,負責網站日常信息的維護更新。目前我區建立網站框架152個,添加信息較完整的有100個村,完成了省市下達的建設目標。積極發揮農民信箱作用,目前全區累計農民信箱注冊用戶25763戶,其中新增10972戶,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47.2%。發送各類買賣信息1180多條;發送信件累計207萬多封,今年149萬多封,發送短信累計200萬多條,今年153萬多條。二是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工作。狠抓農業知識的普及,大力開展實際、實用、實效的農民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對各鎮農技人員和基地內農戶進行集中重點培訓,特別在稻米、水產、果蔬、畜牧方面,加大了技術培訓力度。今年來,全區共開展區、鎮各級技術培訓人數1.92萬人次,共發放技術資料18000余份。三是建立責任農技推廣制度,完善以科技入戶為主要形式的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區責任農技推廣制度,現聘用首席專家5人,農技指導員11人,責任農技員149人,充分發揮農技人員在農技推廣、動物防疫、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作用,著力解決分散的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問題。今年圍繞農作物、畜禽、漁業、花卉苗木等優新品種引進、示范與推廣,向省農業廳申報責任農技推廣項目10個。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亚洲三级电影网址|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免费闲人蜜桃|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