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奏響強勁的青春旋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初見陳*,第一印象是身體單薄,只有那雙大而有神的眼睛,,透露出一種獨有的堅韌和執著。從采油工,到采油隊技術員、工藝隊工程組長、代隊長,他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寒來暑往11載,陳*踏著兩代“鐵人”的閃光足跡,懷著現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豪情,以激昂的青春旋律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
鍛造
1994年,風華正茂的陳*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石油學校畢業,來到第*采油廠第三油礦。實習期間,他每到一處都如饑似渴的從生產實踐中汲取營養,虛心的向老師傅請教經驗,大家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勤學好問的小伙子。半年后,他走上了采油隊技術員的崗位。這時,只有中專學歷的他意識到:以現有的知識和文化水平很難滿足油田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于是,他立志要堅持學習,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踏上了艱辛的自學之路。多少個酷暑嚴寒,有他求學奔波的腳步;多少個不眠之夜,有他挑燈苦讀的身影。幾年時間,他就自學完了采油工程專業的所有課程,并拿到了××石油學院石油工程專業本科學歷。
1998年5月,他從技術員崗位調到礦工藝隊工程組擔任組長,主抓工程綜合管理工作。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怎樣才能突破工程管理工作的現有水平?他冥思苦想,查資料、跑現場、定方案、想對策,力求精益求精。一上任,他就來了個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把燒得比一把旺。首先,他從狠抓小隊資料錄取管理工作著手,在“嚴、細、準”上下功夫。他不定期組織人員進行資料抽檢,做到落實到位、獎罰到位,一視同仁,使全礦資料錄取工作向標準化、制度化、科學化管理方向邁進了一大步。其次,他組織全礦資料員進行業務培訓,并以競賽的形式組織考試,獎優罰劣,增強了資料員的自身素質。再次,他狠抓泵況管理工作,通過堅持“兩項制度,一個模擬,一個考核”的實施,充分發揮泵況控制圖在油田生產中的作用。同時,為提高工作質量,他結合廠下達的指標考核細則,有建樹的提出應依據各隊不同情況機動靈活地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獎罰分明,有效促進了全礦泵況圖指標的提高,并始終處于全廠較高水平。
作為一名油田科技人員,他擔負著分析油田開發形勢、組織協調全礦工程日常管理、油井措施的優選、撰寫采油工程工作總結等多項工作,任務繁重、要求嚴格、綜合性強。為了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任務,他經常加班加點,不講條件,不計報酬。白天組織技術人員上井落實產量、含水、泵況等資料,晚上把各種資料帶回家,連夜整理分析,逐井制定科學有效的調整措施。2001年,二次加密油井6-1-6392井,投產后日產液量4噸,日產油1噸,有效厚度僅1.9米,挖潛余地很小。但他通過深入研究認為該井靠近斷層,油層動用程度較低,依然存在潛力。他建議實施三段壓裂,取得了連續四個月平均日增油8.9噸的好效果。
挑戰
2001年,礦領導又把油井作業施工現場監督的重擔交給了他,事業的砝碼更重了。面對考驗,他沒有退縮,而是用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為盡快熟悉業務,他自學了《井下作業監督》、《井下工具使用》等10多本專業書籍,很快掌握了檢換泵、補孔、堵水等施工質量標準和技術要求,并能夠靈活應用,為搞好油井監督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針對全礦油井檢泵率一直居高不下的難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志要攻克油井“兩率”漸高這一技術難關。為此,他把提高作業施工質量作為突破口,堅持深入施工現場監督,放棄了許多個節假日。特別是在“五一”、“十一”長假期間,為避免作業隊搶進度輕質量,他毅然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始終監守在工作崗位上。有時,為摸清返工井的真正原因,他盯在施工現場徹夜不歸。一次,連續幾天的蹲點讓他的老胃病又犯了,胃連續的抽搐讓他大口地吐著酸水,在場的作業人員實在看不下去讓他回去休息,可他卻搖搖頭說還能堅持。僅2002年,他就深入各類施工現場470多井次,放棄公休日60多個,為及時恢復泵況變差油井產量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同時,他嚴格按照返工井施工費用扣罰規定,搞好每月施工井的驗收工作,精打細算,不多驗一道工序,不多花一分錢,當年扣回返工費用97.85萬元,為礦節約了大量的費用支出。
總結以往的經驗,他提出了施工井現場監督“三到位、四把關、五到現場”的管理方法,還創立了非量油周期憋泵制度,使施工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三礦地區油井“兩率”形勢不斷趨于好轉。2004年,油井檢泵率控制在38.0%,綜合返工率控制在11.6%以內,分別優于廠規劃指標4.0和6.4個百分點。
在搞好工程管理工作的同時,他還針對現場發現的實際難題,不斷總結管理新經驗、新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他撰寫的成果、論文在省、公司及廠取得較好成績。幾年來,他共有19篇成果獲得廠級三等獎以上的榮譽,其中取得質量成果省級二等獎2項,公司級三等獎2項,廠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現代化成果廠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五小成果廠級二等獎1項;廠級技術革新二等獎2項、四等獎1項,廠級技術創新三等獎1項;2篇科技論文分別榮獲廠級一、二等獎。2003年,他被授予廠“優秀青年崗位能手”的榮譽稱號。,
在事業與家庭的天平上,兩側的砝碼肯定不會相同,但陳*寧愿向事業這邊傾斜。2004年6月,他的愛人因剖腹產住進了醫院,他僅在病床前陪護了三天,就因為要做半年工作總結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他深深知道:月子里的妻子是多么的需要他,可崗位卻更需要他呀!沒有辦法,他只好把年邁的岳母接到家中,照顧虛弱的妻子和嚶嚶待乳的女兒。他又何嘗不想多照顧一下妻子,多親一下孩子。他早年喪母,一直把岳母當作親生母親看待,看著岳母累彎的脊背,他的心里一陣陣的愧疚,一陣陣的酸楚,而他只能期盼妻子早日康復并得到她的理解和原諒。
超越
2004年8月,工藝隊原隊長調離崗位,礦領導經慎重考慮、研究決定將陳*調整到代隊長的崗位上,負責全隊的日常管理工作。礦領導找他談話時,他堅定的說:“既然領導信任我,把這面大旗交給我,我就一定要把他扛好,而且要舉得更高!”他字字句句擲地有聲。從此,他給自己擬訂了更高的奮斗目標,一定要把隊伍帶出個樣子,讓領導滿意,讓群眾放心。
從技術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轉變,需要大量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那段時間,去先進單位取經成了他業余時間的主要工作。經驗豐富了,工作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他深知:建設強有力的員工隊伍離不開一個思想過硬,組織得當,團結協作的班子做保障。因此,他注重加強與班子成員的配合,遇事共同商量,不獨斷專行,精誠合作,團結一致,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為共同搞好隊伍建設奠定了基礎。
在管理方法上,他大膽改革,創新思維,勇于實踐。一方面,在技術干部中加大崗位交流、業務互融力度,將工藝隊計算機操作人員與動態管理人員崗位互融,加大計算機應用的同時,把動態分析與計算機軟件應用緊密結合,使工作效率得到了較大提高。另一方面。他按照廠“建設學習型采油廠、培育知識型員工”的要求,立足本隊實際,不斷加大員工形勢任務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建立圖書角、崗位練兵室,為全面提高員工業務素質傾注了大量心血,為員工成長成才搭建了平臺。2004年,不僅他本人被評為廠讀書自學成才者,還有12名員工成為廠讀書自學積極分子典型,工藝隊也榮獲了廠讀書自學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
在搞好員工業余文化生活方面,他充分利用廠、礦配備的活動陣地,在工作之余,組織員工采取打撲克、下象棋、舉辦乒乓球友誼賽等形式,豐富了業余文化生活,進一步增強了全隊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隊員工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各項工作當中。
2004年,在陳*和全隊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第三油礦工藝隊先后被授予“廠讀書自學先進集體”、“廠質量技術監督先進單位”、“廠先進職工小家”等榮譽稱號,并順利通過廠標準化基層隊的驗收。
花開花落為的是結出碩果。11年來,陳*憑著對事業的無限熱愛和辛勤的努力,成長為新時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陳*感到奮斗的道路還很長,他會信念依然,追求依然,用青春奏響生命最強勁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