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黨總支先進事跡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是*省*市*縣*鎮的所在地,位于縣城東南五公里的虎頭山下,全村160戶人家,510口人,總面積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00畝。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曾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成為我國農業戰線的一面旗幟。改革開放以后,*人高舉改革開放、艱苦奮斗兩面大旗,堅持三個文明一齊抓,經濟建設出現了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精神文明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調整結構,穩步跨入億元村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業是*的支柱產業,經濟來源依托于七溝八梁一面坡的700畝土地,經濟結構單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終于走出徘徊、觀望、猶豫的境地,于1992年組建起來*經濟開發總公司,下設羊毛衫廠、制衣公司等8個企業,從業人員700多人,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同時,通過聯合引進,建起了*中策水泥廠、*酒廠、核桃露飲品廠等。*人經歷了從種田農民轉化為工人、技術員、管理員、營銷員的過程,*企業經歷了村辦小作坊到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的轉變,*的經濟結構在適應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不斷得到整合與重構,不斷創新發展機遇,積極開拓發展空間。
1991年到*0年的十年間,全村經濟總收入由220萬元增加到74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由735元增加到3620元;集體固定資產由300萬元增加到7050萬元;上繳國家稅金由12萬元增加到304萬元。*5年,*經濟總收入達11574萬元,人均收入5500元,經濟收入比1980年增長550倍,人均收入增長30倍,集體積累3220萬元,固定資產8300萬元,上繳利稅700萬元,人均利稅13461元。經濟總收入中,農業收入僅占0.2%,工業收入占55%,流通服務業占42%(其中旅游業占30%)。如今的*,已經走上了奔小康的快車道,成為農村經濟建設的領頭羊。
創優環境,傾力打造生態村
*人提出了建設綠色園林生態*的目標。對傳統產業種植業,采取的是“五統一”的辦法,即統一機械耕種,統一水利灌溉,統一購買種子、肥料,統一提供科技服務,統一為農戶耕種。在保證種好糧田的前提下,全心全意對荒山荒坡進行了全面治理,幾年來,已綠化荒山荒坡2300多畝,其中退耕還林400多畝,1900畝虎頭山上,種植46個樹種,30余萬株樹木,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走進*,松柏滿山,綠樹成蔭,四時皆景,虎頭山森林公園已成為絕好的休閑、旅游勝地,年吸引游客20多萬人次,*5年,旅游收入達982萬元。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人居環境也在不斷變化,采取集體補助、個人建房的辦法,已建起新式別墅54幢,建筑面積在180-220平方米不等,集體補助建筑總投資50%,三分之一的村民住進了樓房,如今的*,已是“房子新化,街道硬化,環境美化”。
以人為本,努力建設文明村
*集體積累多了,村黨支部把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回報幾十年為改變*窮山惡水面貌付出一輩子心血的老人們,對60歲以上老人實行了享受養老金制度,60—69歲每人每月100元;70歲以上每人每月150元,黨員*元。孩子從上幼兒園到小學校上學全部免費受教,大學生享受獎學金制度,本科生每人每年1000元,逢年過節為村民分發一定數量的米、面、食油等。*人常說,如今*已是“吃水不用吊,看病不用跑,運輸不用挑”。
*的社會氛圍好,鄰里和睦,尊老愛幼,相互團結。走進*,了解*人,無論是歷史創業者,還是今日*民,不變的是永遠保持著艱苦奮斗的傳統,樸實的打扮,平靜敦厚中蘊藏著農家的靈氣,讓人感到淳樸可敬;變化了的是*人走進市場經濟后的發展理念,與時俱進的創業精神。走進*空氣新鮮,環境優美,活動場所十分齊全,處處體現和反映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嶄新風貌。1999年9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
科學決策,探索構建民主村
*黨員干部33名,干群關系和諧,黨支部、村委會兩套人馬一套車,分工協作,各負其責。黨支部認真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倡樹立三個形象,即黨員干部要樹立中國人的形象、中國共產黨員的形象、*人的形象。克服各種困難,繼續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發揚愛國家、愛集體、愛人民、愛事業的作風,為建設新*出主意,想辦法。黨支部提倡每年至少為群眾辦一至兩件大事、好事。*干部一年分配一次,由群眾代表參加評議,*的財務是公開的,支部村委定期召開群眾代表大會公布財務情況,通報各項工程完成情況,做到*事大家辦。隨著村民人口的增加,村落擴大,現在黨支部、村委會謀劃著細劃小區,開展文明小區競賽,強化小區管理職能,增強村民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1995年1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7月,被中組部命名為“全國基層先進黨組織”。同年6月6日,*省委又命名為“紅旗基層黨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1年7月被中組部再次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總支”。*5年9月被第六屆全國“村長論壇”命名為“中國十大名村”。
*是歷史的,它濃縮了中國農村乃至整個中國社會四十多年的興衰沉浮;*是開放的,*省全民體育健身活動在這里啟動,申奧萬里行在這里鼓勁,全國婦女聯合會“美德在農家”活動儀式在這里啟動,全國第六屆“村長論壇”在這里開幕;*是現實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春風煥發了*人的熱情,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在*委會里懸掛著2020年發展規劃,黨支部一班人正在帶領*人,按照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二十字”方針,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新*目標,譜寫著新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