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個人先進事跡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個人先進事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揮毫寫盡育人譜,

      嫩江縣高級中學始建于1983年,該校以校園環境好,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高而被嫩江人民所贊譽。2005年學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成為全省縣域高中發展的一面旗幟。真正使嫩江縣高級中學唱響潮頭的根本原因是學校有一個出色的領頭雁——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馮銳。1998年,馮銳同志到職任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率領黨政一班人,堅持“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理念,不斷提升辦學規模和辦學效益,全面實現了跨越發展。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著縣委、縣政府和全縣人民的夙愿。近9年來,學校榮獲市級先進黨支部、省級創新教育實驗校、國家級心理健康教育實驗校等獎勵30余項,受到前來視察工作的中組部、省委、省政府各級領導的較高評價。馮銳本人也先后獲得了省級勞動模范、省級優秀共產黨員以及縣級“十佳公仆”、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黨員先進性教育先進個人等20余項殊榮。

      馮銳同志1954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參加工作就在教育戰線,從一名普通教師逐步走向領導崗位,在多年的實踐中,他積累了淵博的知識、過硬的技能和豐厚的教育經驗。他與人合著出版了《高考考場作文技巧》一書,主持開發了《嫩江與大豆》等20部校本教材,撰寫的《走進WTO——縣域高中的發展與對策》等20余篇理論性、經驗性文章,多次在國家、省、市會議上作經驗介紹,《黑龍江教育》、《黑河教育》及黑河市、嫩江縣電視臺多次報道了他的事跡。

      抓班子帶隊伍凝聚人心謀發展

      馮銳同志一直把抓班子、帶隊伍列為頭等大事來抓,堅持“勤政務實、廉政節流、廉潔奉公”的工作作風,建設了一支鋼班子、帶出了一個鐵隊伍。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凝神聚力謀發展,一心一意搞教研”的工作局面。

      學校黨支部是學校的政治核心,在學校執行黨的路線,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工作中負有重要的責任。這是馮銳對黨支部工作的總體評價。他堅持用《支部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去規范支部工作,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嚴格黨內生活,嚴肅黨的紀律,樹立黨員在教職工中的表率形象及先鋒作用。他堅持民主集中制,能夠正確處理職位和權位的關系,每個基建項目發包、每個學生的校費收繳等事宜都通過集體研究決策。在收繳學生校費工作中,他帶頭堵住人情關,不少收;堵住親情關,不漏收。面對金錢的誘惑和感情的投資,馮銳同志經得起考驗,在群眾中樹立起了威信。他還創新了工作機制,實行黨政干部交叉任職。使黨政班子成員擺正了“政治核心”與“教學中心”的位置關系,給黨支部積極參與學校決策、管理,發揮領導、監督作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開展“共產黨員的人格魅力”教育活動,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他經常教育黨員要用理論學習提高自己,以自身修養感召人,以能力水平影響人,以工作實績帶動人。在他的言傳身教下,黨員們都能嚴守組織紀律,服從工作安排,不計個人得失,不計任何報酬做好工作,全體黨員都能勇挑重擔,并堅持站在第一線去做好工作。

      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給群眾做出表率。馮銳同志率先垂范,帶領班子成員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地工作,打造出一支肯吃苦、講奉獻、能創業的教師隊伍。在植樹綠化勞動中,他冒著小雨,在泥濘和垃圾中與大家一起參加義務勞動;他頭頂烈日和學生一起到農田基地進行社會實踐,給學生講解嫩江大豆的前景。

      “解決貧困生的困難,是我們的責任”。這是馮銳在大小會議上經常講的一句話。他帶頭捐資助學,并且組成說客小組,走訪拉贊助。省交警總隊、團省委、省教育廳和縣委組織部、紀檢委等各界干部群眾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結成了百余個“希望工程”鏈條,僅嫩江糖廠一家就資助10名學生。受到資助的學生在來信中說,在我瀕臨回家種地的邊緣,你們給了我無聲的資助,我在大學里祝福著:好人一生平安!

      黨支部是高中人的脊梁。馮銳同志提出,安居才能樂業,要把教師利益放在首位。學校先后以低于市場最低價格的優厚標準,解決了70余戶職工的住房問題,2002年一次性免費解決了7戶貧困職工的住房。鍋爐工孫東華同志患上了癌癥、黨員教師于桂香同志截肢手術,馮銳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前往護理;出院后,他多次攜班子成員一起前去探望。在為孫東華同志送葬那天,家屬含著熱淚感激地說,老孫忘不了馮書記、我們家人忘不了你們嫩江高中呀!

      先進性教育活動提高了黨員素質。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他把身邊黨員看似平凡的事跡作為典型,把每位同志的閃光之處作為囊中的寶貝,把師生心中期盼的事情作為重點,營造了大家相互學習、反思研討、共同提高的活動氛圍。他要求黨員用實際行動來體現“先進性”。在嫩江縣中小學“端正校風師風促發展”聽證會、全縣廉政工作報告會上,馮銳分別作了《注重積淀長效發展》、《身先垂范勤政務實》的報告。他領導下的黨支部、他身邊的人和事深深地感染了大家,受到全縣各級領導、教育系統同仁的稱贊。

      籌資金搞建設改善環境強基礎

      1998年以前的嫩江高中,地勢低洼、面積狹窄,校舍簡陋、設施陳舊,嚴重制約了學校的發展。

      面對當時嫩江縣連年遭受洪澇自然災害而學校亟待發展的境況,加之鐵路沿線高中都是老牌省重點校的嚴峻競爭現實,剛到職的馮銳深感擔子沉重。此后的9年,他用透支生命的代價,實現著那句“一定要改變高中面貌”的錚錚誓言。他多次召開黨支部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廣開思路,謀求快速發展的出路。還多次向縣領導介紹學校現狀、提出發展規劃。他誠懇的態度、堅定的信念、遠見卓識和可行性的建設意見,贏得了縣委和縣政府的高度重視。1998年第一次在學校召開了現場辦公會議,確定了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的發展戰略。此后又召開了10多次現場辦公會議,給予了擴大招生規模等傾斜政策。從此,馮銳同志的紙上宏圖不斷付諸現實。

      “不能走等米下鍋的老路,要敢于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馮銳同志多次走市、進省、到京,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注,贏得社會各界的支持。想千方、設百計,幾年累計籌集資金4000多萬元,動遷300多戶民宅,使校園面積擴大了5倍,達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增加了2.5萬平方米(包括體育館、宿舍綜合樓、科技實驗綜合樓、高三教學樓、學生公寓樓)。

      在各項工程施工期間,為了保質保量完成,馮銳在建筑工地經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嚴把質量關口。1999年,體育館選址在常年廢棄的80米見方的大水泡處,許多人都勸他怕出現危險。馮銳請來專家勘測水坑附近的地質,反復進行論證,終于把水坑填平、用樁基礎建起了體育館,并在此成功舉辦了50年國慶萬人大會。,

      堅持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主導思想,實現了資源共享。原縣運動場地被居民的垃圾所包圍,常年廢置,要開運動會得盼老天別下雨。馮銳大膽提出與縣體委資源共享的理念,由學校投資修建體育場。在施工過程中,他帶頭跳進污泥中,和老師們一起清理散發著刺鼻臭味的垃圾,挖溝排水,換土施肥。由于他患有骨質增生、加之過度勞累,使得他躺在床上連翻身都困難,走路也一瘸一拐。在他和教職工的辛勤勞作下,修建排水溝527延長米、回填三合土5萬立方米,把多年低洼的體育場平均提高70公分,給孩子和全縣人民創建了一個優雅舒適的環境。

      良好的基礎設施為提高教學質量創造了條件。隨著硬件建設的逐年到位,馮銳又加強了環境和設施建設。建起了含47個品種即2萬多棵樹的生態園林,綠化面積2萬平方米;安裝了百余盞路燈、彩燈、草坪燈;三百多個板塊八個主題的文化走廊星羅棋布;“托起未來”巨型雕塑擎天而立;以校標為造型的校門喜迎八方來客;原教學樓門窗和師生桌椅更換一新。學校全面實現了美化、綠化、亮化、凈化、硬化目標,被評為省級綠色學校,成為國家級校園文化建設課題先進校。在此基礎上,又新增加圖書6萬余冊,建成了兩個雙語閱讀教室和電子圖書館。先進的語音室、雙套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及天文臺、學校網站、電子閱覽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學校還在全省縣域高中率先達到了班班有投影、教師人人有電腦的標準,光線網入校到桌,拉近了與發達地區高中辦學條件的距離,為嫩江孩子提早接受優質教育搭建了平臺。

      抓教改搞創新提高質量創名校

      面對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面對人們對優質教育強烈需求的境況,“我們怎么辦?必須轉變觀念,堅持科學發展觀,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快速提高辦學效益。”馮銳同志的態度斬釘截鐵。

      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馮銳同志敢于打破教育大鍋飯,在全縣率先實行全員目標管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養與使用的有效機制,解決了“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實質問題。他堅持“人盡其才”的原則重新組合優化教師隊伍,在縣內競選骨干力量;在校內實行高職低聘,給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活力。在2005年全縣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中,他又一次在全縣公開選聘了10余名骨干教師,為教師隊伍合理流動開辟了先河,極大地調動了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提升教學質量的突破口。面對學校名師優生不多的境況,馮銳組織了近百名教師赴北京、上海、西安、哈市等地聽課、考察。有7名教師赴長春11高中培訓學習一個月,化學組教師全員赴龍江一中一學就是一周。在基建任務重、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教師外出培訓400多人次,業務水平快速提高。為了年輕教師的發展,他制定了“一年上崗、三年勝任、五年能循環”的目標,相繼結成了20余個骨干教師帶新教師的師徒對子,為教師發展搭建大舞臺。他還多次邀請省教育廳、省教科院、省教育學院專家到校傳經送寶。

      “科研導航”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馮銳提出用“高含量”換取“高質量”,出臺了課題牽動、科研帶動戰略。他本人承擔了國家、省、市級7個課題項目(已有5個結題)。在他“把問題變成課題”的理念引領下,學校確定了包括3個國家級、5個省級在內的52個科研課題項目。有近百人次獲得國家、省、市級科研成果獎和說課、教學設計、優質課大賽各類獎勵。2004年,學校在全省率先編撰了《新課程實驗工作制度匯編》,為新一輪課程改革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馮銳通過“拜師聘師”、“素質達標”、“名師工程”等舉措,不斷錘煉校級名師、打造拳頭學科、優化教師隊伍。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使辦學效益快速提升。馮銳抓住學校中心工作,擠時間深入課堂聽課、深入教研組研討,大膽嘗試分層次教學實驗。他認為,課程改革的關鍵是從深處轉變教育思想,轉變從教角色,重點進行教育教學方法改革,促使學生形成“我要有更好發展”的內因渴求。

      馮銳擠時間深入班級聽課、深入教研組研究課、深入教師辦公室討論課,多方采納建議。并將自己的先進辦學理念,轉化為師生的實際行動。在他的帶領下,黨員帶頭抓教研、搞課改。教研組確定了“教材在于用、學生在于動、課堂在于活”的指導原則;備課組按照課改要求重新梳理章節,進行教案設計。相關處室進行學科學法轉變輔導;學年組開展師生問答、主題班會辯論;老師們組織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實驗室、走向社會,并撰寫了《關于嫩江縣垃圾污染》等調查報告300余篇。教師們深有感觸地說:學生的負擔確實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確實加重了,教學實效確實提高了。

      馮銳堅持以“加強和改進思想教育”為首位,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他堅持“心育為德育之本”的理念,不斷豐富學校生活,豐富學生的思想。野營拉練、才藝展示、“春芽”文學社、校園電視臺、校本劇演出、秋季運動會、“十佳學星”評選等各項大型活動,只要馮銳沒有出差,就必須要參加。他既是學生的好老師、好校長,更是學生心中的好朋友、好家長。

      馮銳同志以“科學管理、提升效益”為宗旨,堅持“育人為本,人才立校,科研興校,合作強校”的辦學思想;確立了“視點高、落點實”的德育理念和“多重尺子”的評價理念;創建了“服務師生、共享資源、和諧發展”的辦學特色,形成了科學的辦學思想體系,極大地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近幾年來,學校有多名學生在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僅2004年高考,學校有“七項指標”分別列黑河市第一;2005年高考,文理科過600分55人,有6人進入黑河市理科前10名,創造了黑河市高考上線率“五連冠”的紀錄。2002年的全省第二批創建示范高中總結會議、2004年的全省縣域高中教育工作現場會均在高級中學召開。這是嫩江縣有史以來最高規格的兩次教育盛會。會上,省教育廳把嫩江縣高級中學樹立為“全省縣域高中發展的一面旗幟”。

      嫩江高中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班由原來的24個增加到41個,學生由1400人增至2300余人。馮銳同志憑借自己對黨的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執著,用癡心譜寫敬業歌,實現了嫩江高級中學的跨越式發展。在“十五”目標超標準實現的基礎上,他正帶領嫩江高中黨政一班人為全縣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為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超前謀劃,奮力拼搏,他將為嫩江教育事業的快發展再創輝煌。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性色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成人午夜在线|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va久久久久|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