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醫衛工作意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市預防醫學會*年在市衛生局、市科協的直接領導和省預防醫學會的指導下,在市民政局的監督管理和掛靠單位市疾控中心的支持下,緊緊圍繞黨的*大會議、中國科協“七大”會議和全省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團結和組織全市的預防醫學工作者,按照“*”的要求,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大精神,遵循學會章程,在組織建設、科普宣傳、繼續醫學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會的組織建設和管理
1、認真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做好依法辦會的工作。
市預防醫學會按照市科協、市民政局的要求,完成了社會團體的年度檢查和組織機構代碼證的年審工作,做到依法辦會。
2、做好會員的登記、發證工作,強化會員繳納會費制度,增強會員責任感。
3、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本學會注重充分調動個人會員和單位會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促進學會的各項建設。
根據區衛生廳“醫院管理年活動督查通知”(廳衛醫[2005]59號)精神,我局要求各醫療單位按照“醫院管理年”工作目標和重點要求和《梧州市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評價辦法與評價標準》進行了全面分解自查。現將各醫療單位自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宣傳教育形式多樣
為了加強對“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領導,衛生局及各醫療單位成立了以書記、院長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負責醫院管理年活動的督導檢查、考核評價和信息通報等工作,以保證管理年活動順利開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動員大會后,各單位及時傳達上級相關精神,組織系統學習,為活動開展奠定組織和理論基礎。縣衛生局制定了《關于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醫院也制定了本院管理年實施方案,召開了“醫院管理年”活動的動員布置大會,讓醫院全體干部、職工人人知曉醫院管理年活動的目的、意義、目標和要求,進一步強調該項活動的重要性,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利用衛生局《蒙山衛生簡報》、《蒙山信息》對“醫院管理年”進行宣傳報道,醫院也利用宣傳欄宣傳,以及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進行“醫院管理年”的宣傳。醫院以“假如我是一個病人”的討論內容,為“醫院管理年”營造氣氛,使醫院管理年活動深入人心。
二、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狠抓落實
為鞏固和提升國家衛生鎮、市級衛生村以及“村容整潔”達標創建成果,不斷優化自然村宅環境衛生綜合管理水平,進一步改善村宅生態和生活環境,根據創建全國文明鎮標準和要求,結合*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按照“條塊結合、以村為主、鎮村聯手”的管理模式,堅持“資源共享、推進管理”的原則,建立健全村宅環境衛生長效常態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環境質量、文明程度和農村人群健康水平,為創建全國文明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基礎。
二、實施范圍
*。
三、工作目標
我市城區事業單位大多分布在教育、衛生、文化、建設、房產等社會服務領域,大致分為三類:一、行政執法管理類,二、生產、經營、服務類,三、社會公益類。近年來,隨著用人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有效地激發了事業單位的內在活力和發展潛力,但是,管理體制、產權制度的改革相對滯后,事業單位存在著嚴重的政事不分、事企不分、行政權力事業化、事業權力利益化的現象,產權主體單一,管理機制不活,缺乏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缺乏市場競爭力,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著社會事業的發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事業單位的改革改制工作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定和實施辦法,全面推進事業單位走向市場。這必將有力推動社會事業的發展。城區的事業單位改革改制工作如何實施,我們在調研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思考,僅供參考。
一、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政策依據
事業單位體制改革要以黨的十六大關于“改革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的要求為指導,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的原則,調整布局結構,壓縮機構編制,優化資源配置,鼓勵走社會化發展的方向,建立起符合城區事業單位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協調、快速發展。
事業單位體制改革要依據國家和省、市的有關政策規定,主要是: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事業單位機構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1996]17號)
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清理整頓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領導小組《關于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與政府部門實行脫鉤改制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0]51號)
選準三個“突破口”正視發展“三瓶頸”
大力推進基層建設
——浚縣國稅局基層建設匯報材料
浚縣國稅局,現有干部職工83人,下轄8個科室、5個稅務所和4個征收點,主要承擔著3500余戶國有、集體企業和個體工商業戶的增值稅、消費稅及部分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工作,征收范圍遍及全縣10個鄉鎮482個行政村。近年來,縣局黨組充分依靠縣委、縣政府和省市局的正確領導,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新的時代精神為指針,以“抓征管,重黨建,帶隊伍,促收入”為載體,以“突出重點,健全機制,打牢基礎,大力推進基層建設”為目標,以“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為工作方針,樹立人本思想,努力做好“依法治稅,從嚴治隊,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各項工作通過抓宣傳,抓培訓,抓考核,抓落實,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受到了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好評。先后被省局、市局多次評為“稅收科研工作先進單位”、“組織收入先進單位”、“綜合目標完成優勝單位”,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稅收工作先進單位”、“抗洪搶險先進單位”、“植樹造林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1998年縣政府對我局進行了通令嘉獎,1999年被評為“十佳文明機關”,2002年在全縣行風評議中,被評為“行風建設第一名”。五個基層稅務所全部是“市級文明單位”,4位同志先后被中組部、國家稅務總局、省國稅局、河南省綜治委評為先進個人、先進工作者,1999年城區稅務所被團省委、河南省國家稅務局命名為“省級青年文明號”、“優質服務文明示范崗”。全局幾年來取得各項榮譽達160余項。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征管基礎建設的深化,干部隊伍建設的優化,黨風廉政建設的強化。
一、以分類管理為突破口,注重求“細”,深化征管基礎建設
按照省局“以查促管、分類管理、優化服務、管住管好”的工作思路,我局結合稅源實際,抽調精干力量,成立了納稅評估專項工作小組,積極推行分類管理,摸索行業規律,創設納稅評估數學模型,建立電子稅源檔案,在基層征管基礎建設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石料行業的“以電控稅”和加油站行業的“從量定額核定征收”作為“分類管理”的經驗交流材料刊登在省局網頁“工作動態”上,截至9月中旬,通過納稅評估,查補稅款萬元,占當期稅收收入的%,為全年稅收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