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草畜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發展現狀
年。全縣上下真抓實干,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開展了草畜突破年活動,通過政策扶持、政府引導、抓點示范、部門幫建、市場拉動等措施,全縣草畜產業開發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全縣共出欄商品牛2.2萬頭、羊5.6萬只、豬11.5萬頭、雞31萬只,肉類總產量達到1.6萬噸,鮮蛋產量達到2000噸,實現牧業產值2億元。草畜產業開發在兩個方面有了突破:一是政府強力推動和各部門共同努力下,全縣共投入養殖資金1755萬元,其中啟動民間資金1520萬元,新發展規模養殖場58個。其中養雞場20個,養豬場30個,其它養殖場8個;依靠整村推進項目,建成畜牧養殖示范點40個;引進畜禽良種6個,完成黃牛凍配2200頭;初步建成了鄉4個養殖小區;全縣新發展規模養殖村30個,累計達到76個,發展養殖大戶累計達到5400戶;新增萬只養雞場4個,新建百頭肉牛育肥場1個、千只肉羊場1個;規模養殖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態勢。二是通過招商引資,與“山東雅致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簽定了合作開發灘子牧場10.8萬畝草原的協議,成立了縣惠民草畜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注冊了縣原野草原產業化發展有限公司”修通了灘子牧場鄉村公路14公里;邀請甘農大專家,完成了草原普查,為制定開發規劃打下了基礎。同時,與江蘇悅達集團協商,做好了合作開發興化草原的前期準備工作。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縣草畜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扶貧開發為總攬,圍繞打造畜牧大縣”這一主題,調整養殖結構、轉變生產方式,立草為業,草畜互補,舍放結合,大力發展牛羊草食畜。依托招商引資,加強草原合作開發、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和養殖小區,建設養殖基地,培育畜產品龍頭企業,走“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經營之路。
三、奮斗目標
養殖專業村30個,全縣新發展養殖小區3個。規模養殖場18個,規模養殖大戶850戶;結合退耕還草,種植優質牧草6.8萬畝;加大草原開發力度,力爭年內飼養牛5000頭、羊15000只;全縣畜禽飼養量突破100萬頭只,存欄40萬頭只(其中牛4.5萬頭、羊5.5萬只、雞18萬只、豬12萬頭)出欄60萬頭只(其中牛2.5萬頭、羊6.5萬只、雞36萬只、豬15萬頭)比上年增長18.8%;組建5個縣級養殖專業協會;完成黃牛凍配2200頭;建設縣級高標準草畜產業示范點10個,鄉級示范點25個。
達到400元,比上年增長43%。肉類總產量達到1.8萬噸,比上年增長25%;人均牧業純收入凈增120元。牧業總產值達到2.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禽蛋奶產量達0.24萬噸,比上年增長20%;水產品產量達到60噸。
四、主要任務
大力發展養殖專業村。1整合項目資金。
結合整村推進和新農村建設項目。發展養殖大戶850戶。全縣新發展養殖專業村30個。共發展養牛戶100戶;發展養羊村8個,共發展養羊戶100戶;賈河綠園、彭都村,新城子鄉老樹川村,兩河口鄉寨子村,南河鄉任藏、腳力鋪、路固村,沙灣鎮寺下村發展養豬村8個,共發展養豬戶200戶;發展養雞村3個,共發展養雞戶300戶;發展養蜂村3個,每村50戶,戶均30箱,共養蜂4500箱。努力使畜禽養殖業在規模養殖村的覆蓋率達到80%以上。
2扎實開展養殖小區建設。
一是充分利用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暖棚養殖項目資金。按照“布局合理,建設標準化養豬小區3個。相對集中,人畜分離,綜合利用”要求,采取項目扶持加農戶自籌的方式,村建設養豬小區三個,入住農戶分別達到100戶、127戶、200戶,每戶建暖棚圈舍2間33平方米;各發展養殖戶50戶,甘江頭鄉謝家壩村發展養殖戶250戶,每戶修建暖棚圈舍1間16.5平方米。每平方米暖棚圈舍由中央專項資金補助200元,農戶自籌200元,每戶購仔豬3頭,每頭200元。827戶養殖戶共建暖棚圈舍18595.5平方米,購買仔豬2481頭,共需資金793.44萬元。二是依托已申報的養殖小區建設項目,村選址實施養殖小區建設。
3全力抓好規模養殖場的鞏固提升和新建擴建工作。
擴建18個規模養殖場。出欄商品豬達1000頭;車拉鄉小寺麻養豬場出欄商品仔豬600頭;賈河鄉趙家河科茂養豬小區年出欄育肥豬500頭;賈河鄉坑里大自然養羊小區飼養量達到2000只;南河鄉茹樹恒泰肉牛育肥場年出欄商品肉牛300頭;南河鄉前貫養豬場出欄育肥豬達200頭;何家堡鄉白楊綜合養殖場基礎母豬存欄100頭,使甘江頭通北口養雞場年存欄蛋雞達到1萬只、出欄肉雞達到4萬只;城關大草灘祥凱瑞養雞場年飼養總量達到6萬只;將臺鄉下巴山羌源生態土雞放養場青腳麻土雞年飼養總量達到3萬只;臨江鄉白楊壩養豬場存欄母豬60頭。蛋雞存欄達1萬只,年出欄肉雞5萬只;沙灣寺下養豬場出欄商品仔豬500頭;沙灣峽前養雞場年出欄商品雞1萬只;甘江頭謝家壩楊鬧生養豬場年出欄商品仔豬達到500頭;岷江總場奶牛養殖場存欄奶牛10頭,城關下壩馬吉利奶牛場存欄奶牛15頭;新建哈達鋪上街養豬場、南陽毛羽溝土雞放養場;多渠道籌措資金,全力啟動理川綠園養殖場和星月冷凍廠,確保年內投產運營。
4依托招商引資。加快草原合作開發進程。
一是要加快灘子牧場開發進程。建好龍頭帶基地”要求,按照“圍繞龍頭建基地。發展“公司+基地+農戶”養殖經營模式,前半年內完成草原圍欄、種畜引進、草原滅鼠、草原改良、辦公用房及圈舍修建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改良草原10萬畝,發展牛羊2萬頭只,帶動農戶450戶,實現年內見效的目標。二加強與江蘇悅達集團的協商對接,加快以興化鄉蔥灘為中心的黃蒿子牧場的合作開發進程,力爭在上半年工作上取得實質性進展。三是要依靠退耕還林還草項目,大力發展優質牧草種植,南河、賈河、八力、車拉、木耳、興化等鄉鎮種植優質牧草3萬畝,年內全縣牧草種植面積達到6.8萬畝。
5積極啟動良種工程。加快畜禽種畜引進步伐。
積極開展新品種引進與改良。計劃全年共引進荷斯坦奶牛50頭(主要在城關兩個奶牛場)早勝牛200頭(重點給整村推進村)歐拉母羊5000只、南江黃羊、陶賽特等種公羊20只(重點給灘子牧場、大自然養羊場)引進良種母豬1000頭、長白、大約克、杜洛克等種公豬30頭(投放給良種豬繁育場)引進良種蛋雞10000只(重點是城關四大養雞場)灘子牧場、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要加強“五良”配套措施。
6加強科技示范點建設。
年在鞏固和提升18個規模養殖場的規模和效益的同時。堅持因地制宜、市場引導、突出特色、擴大規模、創新模式的原則,25個鄉(鎮)每鄉建立1個鄉級科技養殖示范點。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辦特色產業和區域性養殖產業科技示范點。通過縣、鄉兩級采取各種有效途徑,示范引導農民突出發展草畜產業。同時,建立激勵獎勵機制,要進一步落實《縣農業特色產業扶持獎勵辦法》等優惠政策,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和廣大群眾加入到畜禽養殖行業上來,通過資金扶持、模式轉變、畜禽品種更新等一系列措施,培育一批養殖業先進示范典型,充分發揮規模養殖科技示范點的輻射帶動作用。
7積極興辦龍頭企業
依托星月冷凍廠擴建年加工肉品500噸、貯藏肉品200噸的肉品加工廠1個。城關鎮官鵝村依托官鵝養雞場建設年加工1萬噸的飼料加工廠1個。
8創造條件。力爭年內有突破性進展。積極發展水產養殖業。
南河金海養殖場改造魚塘8畝。投放虹鱒魚、岷山細鱗鮭共2萬尾;城關鹿仁村新建高標準示范性塑鋼溫棚流水生態鱘魚養殖場1個,養殖虹鱒魚3萬尾;賈河科茂養殖場建設10畝規模化魚池養魚2萬尾;南河前貫特種養殖場完成10畝規模化魚池后續建設。養殖面積2畝,修建魚池4個,年示范養殖中華鱘5000尾。
9加大凍配工作力度。鞏固黃牛改良成果。
要充分利用已建成的10個凍配點。加快黃牛凍配改良步伐,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其生產性能,力爭全縣黃牛凍配達到2200頭。
10全力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為全縣草畜產業開發保駕護航。
要一如既往的堅持動物疫病“預防為主”防制方針。密切配合,周密部署。切實加強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豬藍耳病為主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同時要加強對規模養殖村、重點養殖區域的動物疫病監測,全力保障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健康發展。
11加強縣鄉兩級動物防檢疫體系建設及鄉鎮獸醫站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農牧局要在以往防檢疫體系建設、鄉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基礎上。積極論證,搶抓機遇。加大項目申報爭取力度,做到申報一個,批復一個,實施一個”通過項目建設,改變鄉(鎮)畜牧獸醫站基礎設施,提升草畜產業服務功能和重大動物疫情監測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明確分工。把草畜產業開發放在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農口各單位要在縣農業特色產業領導小組的統一組織協調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精心部署,科學謀劃,狠抓落實。對重點項目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全力抓,全體干部職工要全身心投入,形成強大的草畜產業開發合力。同時,要立足全縣草畜產業開發形勢,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制定科學的工作規劃,嚴格組織實施,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為順利推進特色產業開發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狠抓落實。采取有力措施,強化工作責任。縣上特色產業開發領導小組要從產業發展規劃、基地建設、龍頭企業、產銷信息服務等各個環節入手。狠抓工作落實;包鄉縣級領導要按照所包鄉鎮草畜產業建設內容抓好12個示范點,幫扶部門要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強化服務意識,資金上重點向養殖業傾斜,實打實幫扶;各鄉鎮要著眼各自的養殖產業,鞏固年的畜牧業發展成果,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確定領導班子,制訂具體規劃,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責任,嚴格績效,量化考核制度,切實把草畜產業開發的責任、任務落實到村、社、戶和廣大干部身上。
三)科學指導。搞好示范,提升服務水平。切實抓好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服務工作。抓好指導,培育一批產業示范戶,使其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同時要加強對養殖龍頭企業和規模養殖大戶的技術指導,確保出欄率和商品率雙向提高,穩定發揮效益,進而帶動和幫助周邊群眾加快發展養殖業步伐。農口各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特點,加強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選準突破口,新辦一個縣級規范化示范點,促進草畜產業大規模、高水平、高效益穩步發展。
四)多方籌資。既要爭取國家投資和銀行融資,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創新投資機制。更要注重啟動民資、招商引資,改變投資主體單一的局面,形成國家、集體、個人、客商多元投資的體系;涉農各部門要深入研究國家和省市發展草畜產業的投資政策,編寫相關項目報告,積極開展項目申報與爭取工作;引導和協調金融部門通過小額信貸、風險投資等方式,投資開發草畜產業,支持有潛力的企業發展訂單生產,解決企業、農民發展草畜產業投入資金不足的問題;有效整合財政專項、扶貧、畜牧養殖、退耕還林還草、新農村建設、整村推進等項目資金,重點支持草畜產業發展。
五)健全完善市場營銷體系。實現市場信息共享,促進農民增收。一是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為草畜產業開發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務。二是積極扶持各類養殖業協會,組建養牛、養羊、養豬、養雞、養蜂等5個專業協會,按照產加銷一條龍服務的要求,抓好制度、規范化建設,使其在草畜產業開發中發揮助農增收作用。
六)加強督促檢查。按照各項工作進度時間表,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分管領導和農口各部門要加強對養殖業的調研。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并采取召開現場會、觀摩會等形式推進工作落實。各鄉鎮、農口各部門要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尋找差距,主要領導要抽出時間深入生產第一線,養殖村、養殖場幫助、指導、督促廣大干部群眾搞好產業開發,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問題。要加強管理,量化責任,對縣鄉兩級畜牧科技人員制定和實行科學的績效考核辦法,嚴格落實獎罰措施,對工作成績突出的通報表揚,進行獎勵,對工作不負責任、技術指導不力、造成損失的要通報批評,進行嚴肅處理。并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全縣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進行跟蹤服務,飼養管理、疫病防制等方面進行全程技術指導,嚴把質量關,杜絕畜產品中含國家禁止的飼料添加劑成份及病死肉上市交易,確保畜產品質量
七)正確引導。大造輿論聲勢,廣泛宣傳。要進一步加大對草畜產業的宣傳動員。切實把全縣干部群眾的思想凝聚到發展草畜產業工作上來,大力弘揚精神,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新聞中心、農業信息網等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深層次報道草畜產業開發中涌現出來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通過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和積極發展草畜產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