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扎實推進農村家宴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預防重大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的發生,確保農民群眾飲食安全,2007年12月份,薛城區依托農村“三網”建設,把農村家宴納入食品安全日常監管范圍,對農村50人以上集體聚餐實行申報備案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的管理制度。在工作的推進中,薛城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先后印發了《薛城區關于加強農村家庭宴席規范化管理的意見》、《薛城區農村家庭宴席管理辦法》、《薛城區食品藥品監管分局、薛城區衛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家庭聚餐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意見》,依托鎮、村監管網絡,建立起以登記備案、衛生指導、廚師管理、應急處置為基礎的農村聚餐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模式。先后推廣了張范鎮、鄒塢鎮農村家宴管理經驗,促使此項工作逐步在全區展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開展農村家宴管理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惠民工程,需要常抓不懈、規范運作。筆者認為,要促進這項工作的健康開展,應做到“四個結合”。
一、加強領導和上下聯動相結合
領導重視支持是開展工作的關鍵。因此,在建立在領導重視的基礎上,還要把這項工作納入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環節,納入政府、職能部門工作重點和目標考核,落實必要的工作經費,做到常抓常議。要實行上下聯動,積極構建區、鎮街、村居三級工作網絡,確保這項工作層層有人管、有人抓,形成領導重視、專業人員組織協調、群眾參與支持的齊抓共管的格局。鎮街食品藥品監管所要切實承擔起農村家宴監管任務,在上級衛生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認真落實農村家庭宴席管理的各項制度,協調指導農村宴席監督管理工作。
二、規范管理和著眼長效相結合
(一)規范農村辦宴行為。建立農村家庭聚餐申報備案制度。農民群眾舉辦50人以上的家庭聚餐時,宴席舉辦者必須提前2天(特殊情況提前1天)向本村食品安全信息員報告。村食品安全信息員接到報告后,必須在當日上報鎮(街)食品藥品監管所。
(二)規范農村廚師管理。建立農村宴席廚師登記培訓制度。凡從事操辦農村家宴的流動廚師,必須到鎮(街)食品藥品監管所登記備案,按食品從業人員的要求進行管理,實行持證上崗。同時聘任其為農村家宴安全監督員,負責整個家宴的衛生及安全工作。廚師上崗后還要與鎮街食品藥品監管所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做到守法從業,誠信經營。要引導農村廚師成立農村家宴服務站(社),由散戶運作向團隊協作轉變,發揮服務站(社)的集聚效應,引導其自律經營,走專業化、規范化運作之路,提高家宴服務質量。
(三)著眼長遠,建立工作制度。堅持專項指導與日常監督相結合,逐步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主要是構建起以貫徹落實《食品衛生法》為主要內容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建立農村家宴信息排查、農村家庭聚餐申報備案、農村宴席食品安全責任承諾、農村宴席廚師登記培訓、農村宴席督查指導、農村宴席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和應急處置和農村家宴責任追究、農村家宴信息報送獎酬、農村廚師從業規范等系列制度,建立長效機制,以保證這項工作的深入持久開展。
三、強化宣傳和加強服務相結合
(一)強化宣傳教育。要有針對性地加強農村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宣傳,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普及食品衛生知識,大力倡導文明新風,教育、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自我保護意識、飲食防范意識,提高群眾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從源頭上杜絕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二)強化指導服務。要及時指派專業性強的監管人員到現場指導,向舉辦宴席方宣傳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嚴格按照《食品衛生法》有關規定對食品采購的索證索票、食品儲存、辦宴場所衛生、食品操作衛生、餐飲具消毒狀況等進行監督檢查,布署開展預防性的工作應急預案,確保防患于未然。
(三)強化培訓力度。要強化對村居食品藥品信息員、農村廚師的教育培訓力度,每年都要輪訓一遍,提高業務素質和食品安全責任意識,把其培養成為食品藥品的信息員、食品衛生的監督員和食品安全常識的宣傳員,夯實農村家庭聚餐監管的工作基礎。
四、典型帶動和整體推進相結合
要注重培養典型,以點帶面,推動工作的整體推進。篩選出基礎好的鎮街為示范點,組織人員定點指導,幫助加強軟硬件建設,強化家宴監管,提升農村廚師從業素質和監管人員素質,提升家宴管理站自我發展、自我管理水平。通過召開現場會、觀摩會、研討會等形式加以推廣先進經驗,發揮典型的示范和輻射作用,推動周邊區域及全區農村家宴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