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問題淺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問題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問題淺析

      摘要:人力資源是21世紀的核心競爭力,占據人才制高點是激烈國際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制勝法寶。高校是高質量人才培養的出口,而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關鍵在教育。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迅速崛起與發展,信息技術使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新事物接受能力最快的青年大學生深受影響,潛移默化中改變了其學習、生活、行為習慣以及人際交往方式,在成長成才過程中產生積極與消極的雙重影響。那么,推動互聯網與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深度融合,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因勢利導,促進青年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成為當下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互聯網;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作為青年中最朝氣蓬勃、最活躍的大學生是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的中堅力量。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不僅關系其個人和家庭的前途命運且關系到一個校園的和諧穩定,關乎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互聯網這把雙刃利劍,使大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面臨著新機遇與挑戰。本文將從互聯網對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影響、網絡環境下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存在問題和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舉措出發,結合當前工作實際,研究互聯網大發展大繁榮的新時代背景下,根據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針對性地對當前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有的放矢提出對策,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互聯網絡對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影響

      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除依靠內在自我約束,還離不開外部環境的積極影響。作為信息化媒介的互聯網、手機、電腦等日漸成為了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生活、思想、行為、心理和人際交往,對新興事物有著強烈好奇心的大學生逐漸成為了網絡世界的主力軍。網絡環境本身并無好壞之分,它是客觀存在的中性事物,使用它的人能否理智判斷并合理為自身所用是關鍵。互聯網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時代產物,促進經濟發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提供了極大便利,為青年學生提供廣闊學習平臺以及海量的學習資源。近年來,依托信息技術得以大力發展的微課、慕課等線上遠程教育模式之于促進教育公平意義重大。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線上學習和網絡課程正式登上舞臺,作為對傳統課堂、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補充和輔助亮相人們視野,網絡正悄悄影響過去教學和學習方式。互聯網跨越時空限制,使師生足不出戶在家也能傳授和學習知識,實現師生和生生互動,使有不同學習需求、各年齡階段的人,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根據自身興趣個性化選擇網課充電。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期,對于各類事物判斷力不足,心智不夠成熟,極易被網絡上各類紛繁復雜的信息所誤導,自制力不夠,可能沉迷網絡難以自拔,長此以往,網絡成癮導致荒廢學業,精神萎靡,意志消沉,嚴重者影響身心健康。可見,互聯網對青年學生具有雙重影響。

      二、網絡環境下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使大學生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愈加緊密。基于互聯網形成的網絡環境及其產物,如:網絡文化、網絡課程、網絡游戲、網絡社交、網絡貸款共同構成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網絡體系,影響成長成才過程的各環節。由于網絡環境的虛擬、開放和隱蔽等屬性以及與現實世界產生的交叉和差異,在成長過程中面臨如:觀念歪曲、學習懈怠、網絡成癮、人際交往淡漠和網絡貸款詐騙等負面問題。作為手機不離身的網癮少年,產生與現實世界脫節和不適應的現象,無法正確面對和處理挫折,影響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在肯定網絡環境在信息交換和獲取方面帶來積極影響同時,必須正視其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引發的不可忽視且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思想與學習問題。當前,部分大學生缺乏堅定理想信念,思維活躍,好奇心重,樂于接受新思想、新觀念,但又對是非曲直缺乏正確的價值判斷,自我為中心,過分關注自身情感體驗。正處于“三觀”形成和確立期的青年學生,面臨互聯網紛繁復雜、良莠不齊的各種信息、西方世界思想滲透和多元價值觀沖擊,極易被誘導和有心之人利用,沒有正確自我判斷,不自知中成了網絡暴力的推手和鍵盤俠。網絡世界的虛擬特性,非實名制發言,弱化了人的法律、道德意識。一些學生盲目跟風發表一些未經證實的言論、甚至污穢言語,缺少同理心和同情心,不敢站在正義的一面,躲在屏幕后面,都是當代大學生思想品德素質和道德水平滑坡的體現。知識體系構建依賴于學生獨立思考和歸納總結的能力[2]。互聯網有海量信息,抖音、快手等各類娛樂軟件層出不窮,亂花漸欲迷人眼,缺乏自制力和判斷力的青年學生被這些娛樂網游占據大部分時間,產生網絡依賴甚至成癮。消耗過多時間和精力,學業荒廢,影響身心健康。不可置否,互聯網為檢索信息提供極大便利,輕而易舉了解前人在專業領域的知識成果,站在前人肩膀上進行新的學術研究,但學生過度依賴網絡成了“拿來主義者”,學術剽竊等學術不端例子并不鮮見,逐漸喪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心理與人際關系問題。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除專業知識和從業本領的學習,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心理健康與否。心理健康的學生通常獨立、開朗、樂觀、能夠正確自我評價和自我調適、較好處理人際關系。常常沉迷網絡世界的學生或多或少不具備或者不完全具備以上素質,習慣在虛擬世界尋求感情寄托,特別是原本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將負能量和情緒傾瀉在網絡虛擬世界,回避現實世界的挫折與困難,通過借助暴力血腥陰暗的網游進行排解,為暴力犯罪埋下隱患。部分學生產生網絡依賴心理,一旦離開手機就立馬會出現心理焦慮,喪失生活目標與前進動力,周而復始陷入越來越佛系的狀態,這些都不利于大學生健康心理的養成。新媒體的出現使一種新型社會交往模式即網絡社交應運而生。很多人的社交圈出現一種素未謀面的朋友——網友。這種交往模式深受當代大學生所喜愛,大大拓寬了交友圈,滿足他們情感交流的需求。過度依賴網絡社交,會弱化甚至促使他們喪失現實世界人際交往和溝通表達的能力。譬如:面對面坐著竟也相對無言。一些網戀其實也是一場騙局的開始,亦不利于建立正確的愛情觀。

      (三)網絡詐騙。網絡成癮除了沉迷網游無法自拔外,還表現為沉溺網購剁手不停。為滿足攀比消費心理,不經考察就在未經過資質認證的網貸平臺上進行貸款,更有甚者進行裸貸,最終人財兩失。不良網貸平臺某種程度上為學生間的攀比、過度消費等消費心理提供滋長土壤,過早用青春買單,還有一些同學利用同窗間的友誼和信任,騙取他人身份貸款,嚴重影響學校和學生正常學習生活的秩序。

      三、網絡環境下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啟示

      高校應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的健康發展。青年大學生作為最具活力、生氣和活躍的力量,常常會與外部世界進行信息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其思想、學習、行為、生活和人際交往等方面不同程度受到外部網絡環境的影響。因此,本文將結合互聯網絡環境下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幫助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論述,為我們培養什么樣的人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社會主義接班人應該是能力、智力以及與社會協調統一發展,有良好社會和心理適應性的德智體美勞全面自由發展的人。青年大學生多數涉世未深,思想和心智皆不成熟,缺乏良好的自制力和判斷力,易被不良風氣帶偏。因而,加強學生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一方面,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利用課堂思政教育主渠道,進行堅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導一分為二辯證看待互聯網給自己生活帶來的利與弊。另一方面,掌握網絡特點和規律,充分挖掘互聯網資源中蘊含的思政資源,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上好思政課,做到既入腦又入心,成為受同學們歡迎的“金課”。同時,應凸顯學生主體性地位,在自我健康成長過程中應建立主體意識,對于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及其產物形成理性判斷和自控自律機制,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做到自我約束,嚴于律己,杜絕網絡成癮,形成健全人格。大學之所以為大學,乃研究高深學問之場所。青年大學生是追求更高深學問和知識的人,是具有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之人,亦是品德高尚之人。過去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忽視了學生主體性。至今,部分學生仍習慣被動學習和接受知識,老師喂一口就吃一口,很少獨立思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互聯網絡出現無疑加劇了這一部分學生懶惰思維、創新創造意識薄弱現象的產生。錢學森老先生之問仍如鯁在喉。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信息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呈幾何級數增長,教師也無法完全掌握專業領域的所有前沿知識。因此,教師應努力發揮其主導作用,適當改變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巧妙運用新興媒體,用案例和視頻引入章節學習,設置開放式課堂,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的眾多學習資源去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喚醒學生主人翁意識,才能真正學為我所用。也可以探索重構課程體系建設,將網絡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實行線上與線下課程的“學分銜接”,促進學生自由個性發展。

      (二)加強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和線下交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大舉措,更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加強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3]。借助網絡新媒體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力量,為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路徑,分階段開設個性化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網絡成癮的危害以及探尋正確的自我心理調適和舒壓的方法。堅持普遍教育與個別心理疏導相結合,因材施教,因人施策,進一步提高學生網絡信息素養,倡導文明理性上網。此外,還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寓教于樂,以實踐活動育人,遠離不良嗜好,于潤物細無聲中培養學生樂觀、平和、向上的積極心態。網絡人際交往作為社會交往的一種模式應作為補充方式而存在,青年大學生應努力擴大線下交流的社交圈,多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情感交流。

      (三)健全網絡監管平臺和網絡環境建設。綠色健康的網絡生態環境建設離不開共同努力,各主體各司其職,齊心構建政府主導、學校、社會、家庭和企業聯合的網絡體系,做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守護者[4]。政府要加強網絡法制管理,完善網絡監管平臺,出臺相關政策,做到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發揮政府看得見的手的積極作用。學校要加強校園網建設,實現教學與管理現代化,提高教學效果和工作效率的同時,通過對學生各類檔案信息的全方位掌握,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生活提供便利,建設數字化的智能校園[5]。企業作為互聯網絡平臺的活躍者,應在創造效益同時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社會各界應積極監督,發現如色情暴力和違法亂紀等網絡信息應立即舉報。學生個人更應嚴格要求自己,做文明網民。通過舉辦一些金融法律知識講座、典型案例講解、警官進校園和受害人現身說法的方式,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網貸本質,形成正確的消費觀,遠離網貸。

      四、結語

      任何事物發展皆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具有雙面性[6]。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探索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渠道的道路雖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要正確引導學生對網絡的合理需求,使他們辯證看待網絡環境對自身成長成才的影響。互聯網絡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需要學生個人、家長、學校、社會和政府的齊抓共管,形成育人合力,打造利于青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風清氣正的綠色網絡環境。

      作者:馮麗莎 單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第一页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亚洲色欲或者高潮影院| 亚洲大香人伊一本线| 2017亚洲男人天堂一|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国产人成网站在线电影动漫| 亚洲四虎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