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問題淺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問題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問題淺析

      【摘要】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是實現教育現代化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徑。該文深入探討了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發展面臨的現實背景,并在梳理分析現階段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存在信息技術融合層次較低、教學主體信息化能力較弱、醫藥職業教育精品在線課程資源短缺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路徑:實施教學革命,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開展全方位能力培養,增強教學主體信息化能力;以創新為導向,積極打造醫藥職業教育精品課程。

      【關鍵詞】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背景;問題;路徑

      信息化教學系指在現代教育思想及理論的指導下,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重要目標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1-2]。在職業教育領域,信息化教學早在20余年前即開始應用,然而在醫藥職業教育領域,信息化教學則因醫藥信息化資源開發難度大、改革理念更新不足等諸多因素發展遲滯。基于此,筆者根據近幾年的研究熱點,梳理、總結、分析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的現實背景、存在問題及解決路徑,以期為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支撐。

      1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的現實背景

      1.1信息化社會和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當前,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人工智能、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正與職業教育不斷融合,對醫藥職業教育的影響也日益深入。根據美國新媒體聯盟(NewMediaConsortium,NMC)發布《地平線報告》的預測和描述,未來5年全球范圍內信息技術會對教育產生重大影響[3]。同時,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迎來了政策利好期。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使中國教育信息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21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的通知》中指出,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從理論層面分析,根據托馬斯·庫恩(ThomasS.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所言,科學發現導致范式產生變化,同時也是范式變化的結果[4]。也就是說,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教育范式的變化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創新。隨著醫藥職業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醫藥職業教育生命力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需要信息技術的推動,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沒有信息技術的支撐根本不可能實現。因此,無論是從政策落實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信息技術影響醫藥職業教育的趨勢來看,抑或從醫藥職業教育自身的創新來看,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作為與社會聯系最緊密的教學體系,都應時、應勢而生,即依托精品課程、在線開放課程(MOOC)、智慧課堂、微課等多種課堂教學形式,利用網絡平臺和信息化教學手段,實施線上教學,輔以線下教學,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1.2新冠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普及帶來新機遇

      新冠疫情既是災難也是機遇,更是教育教學信息化的試金石,不僅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常態,甚至還能倒逼教育教學開展改革創新。一方面,在疫情時代,線上授課助力“停課不停學”為信息化教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不久,教育部高教司就出臺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各高校要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因此,整個抗疫期間,醫藥職業教育的全體師生幾乎參與了一場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在線教育”的預演,極大地提高了在線教育的滲透率,不僅培養了學生在線上課的習慣,更對學校層面從網絡平臺、課堂監管、課程規范、互動教學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信息化教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另一方面,后疫情時期,進入了“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混融共生”的轉型期。線上教學由于此次疫情帶來巨大的流量和獲客,已經步入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深水區,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持續和線下教學的恢復,線上、線下融合教育將成為教育的新樣態。

      1.3醫藥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醫藥課

      程知識內容專業而又抽象,知識銜接性強,信息量大,學生在接收、學習并運用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感受比較枯燥、無趣。在傳統授課過程中,教師側重于醫學理論知識的講述,師生互相交流的時間也有限,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被灌輸大量的知識點且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容易造成學生“囫圇吞棗”,從而無法對知識點融會貫通。與此同時,隨著信息化快速發展,醫藥職業教育的方針、社會需求和特點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對新時代醫療衛生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不僅具備醫學技能,還要具備數字化、信息化能力和綜合能力。醫藥職業教育要培養出達到上述能力要求的醫學生,沒有信息化技術和信息化環境的支撐幾乎不可能實現。因此,醫藥職業教育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將醫藥學知識圖譜化、視頻化、可視化,通過高質量的視覺效果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變信息加工的主體和主動學習者。如應用混合式教學、智慧課堂、3D影像等學習資源,進行沉浸性學習,使學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由此預見,未來醫藥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將發生變化,并呈現出個性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特點。

      2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2.1醫藥職業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依然停留在較低層次

      現代信息技術雖然作為指導教育教學的應用工具與手段,但在具體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入融合,存在重建設、輕應用,重線上、輕線下,頂層設計缺失等問題。其一,醫學課程教學信息化存在重技術卻輕應用的問題,部分醫藥職業院校普遍將服務器、網絡設施、平臺建設、多媒體教室等基礎硬件環境建設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并將其作為評判信息化建設質量優劣的關鍵指標,而普遍忽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5],與此同時,部分教師由于無法改變傳統的教育習慣,對信息技術沒有過多的應用,導致信息技術為醫藥課程教學帶來的效率并不大,與教學的融合度低下。其二,在醫藥教育信息化的推進過程中,存在重線上輕線下的問題。多數醫藥職業院校關注在線課程的建設,而對線下課程較為忽視,支持力度遠不如線上課程;不少院校雖然已經認識到傳統教學的弊端以及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應用慕課、微課、翻轉課堂、多媒體教室、智慧教室進行教學,但是信息化教學未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服務滿足不了社會中多元化學生群體的適應性需求,不僅無法改善教學效果,甚至使得課堂變得更加枯燥、低效。其三,醫藥課程有基礎醫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人體解剖生理等課程,不同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各不相同,更不能用同一信息化教學模型去衡量設計所有的課程,醫藥課程中適合采用信息化手段的教學環節不明確。許多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會陷入迷茫,不明確哪些教學環節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哪些課程教學可以采用什么信息化教學形式或手段,這與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頂層設計缺乏有關。

      2.2醫藥職業教育教學主客體信息化能力不足

      醫藥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除了相應的硬件配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學生的信息化能力,此為直接影響信息化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一,教師方面:醫藥教學信息化是醫藥學與信息技術交叉學科,這意味著對從事醫藥教學的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擁有扎實的醫學知識,也要具備一定的IT技術和信息管理技術。而目前醫藥職業院校的教師距離這一要求尚且存在一定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一是教師的信息化教育理念、態度有失偏頗,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認為在多媒體上課、PPT教學就是信息化教學,并未深入地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內涵,簡單將傳統教學換個信息平臺或者載體呈現,存在“課堂搬家”現象,更有部分教師忙于臨床、教學和醫藥科研任務,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系統化地學習教學信息化知識,對信息化教學缺乏勇于嘗試的態度。二是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較低。教師對信息化工具應用不夠熟練,大部分教師只會應用基礎的信息處理工具,但由于沒有進行深層次的信息技術學習,在資源數據庫、搜索引擎、方法以及開展慕課、微課等視頻制作、剪輯方面還需加強訓練;教師對信息資源與課程的整合能力較低,例如一些內科、外科、婦科等臨床學科其課程內容更新不斷加快,教師未能潛心設計自己的資源,不能及時將課程知識和數據進行更新,沒有有效利用信息資源開發高質量的課程,更難以打造精品課程[6]。其二,學生方面:信息技術雖極大程度地改變醫藥專業學生的生活方式,卻幾乎沒有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他們仍然習慣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學習自主力、信息能力方面表現較差,也不會主動地應用信息化方法開展自主學習。

      2.3醫藥職業教育精品在線課程資源短缺

      一是校本在線學習資源不豐富。嚴格意義上來說,校本在線課程是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的土壤和基礎。因此,任何在線課程要想發揮實效,必須要經過校本化,進行適度改造,才能實現精品化。目前我國在線學習資源主要來源于院校自主開發、院校共享在線課程、購買國外精品課程等,但是我國醫藥職業教育優質在線課程稀缺,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68門本科教育課程和22門職業教育課程[7],2020年國家職教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共99門,其中醫藥類精品課程僅有2門[8]。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來,我國線上精品課程主要為本科精品課程,缺少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特別是醫藥專業相關的在線精品課程資源短缺,制約了醫藥職教實現信息化教學的發展。二是醫藥職業教育精品課程研發能力不足。醫藥職業院校在研發精品課程的過程中新的教學理念融入不足,先進的教學方法與特色教學應用欠缺,課堂缺乏互動與反饋模塊,另外還存在視頻堆砌、視頻單一、視頻畫面平淡等問題,這樣的在線課堂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不能充分體現其價值[9]。

      3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的解決路徑

      3.1實施教學革命,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

      創新我國教育技術學家何克抗先生研究指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關鍵在于使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10],即要想解決信息技術與醫藥職業教育融合度不深的問題,必須以課堂為載體,采用設計教學流程,編寫醫藥信息化教學指導教材,以融合創新推進信息化在教學模式中應用深化,營造線上線下并重的信息化教學環境等方式進行教學革命。一是設計教學流程,編寫醫藥信息化教學指導教材。醫藥高職教育歸屬于健康服務大類,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以學生的社會性需求為主,按照崗位需求對知識點、能力要素、素質要素梳理出課程知識板塊,篩選出基礎醫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人體解剖生理等合適的教學單元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再將篩選出的單元進行知識分塊,分成若干個知識小版塊,針對每個知識板塊的知識特點設計信息表達形式,并將其收集整理成數字信息庫,采用二維碼技術將紙質教學內容與數字信息庫資源進行聯通,確定出醫學基礎知識、健康與疾病、藥品行業與職業等內容,并編寫出版新型的教材用于信息化課堂教學。二是以融合創新推進信息化在教學模式中應用深化,從學生認知和記憶規律入手,在教學過程中將基礎醫學類知識、病理類知識、疾病與薦藥類知識等不同的知識點采用不同的信息化表達形式,例如基礎醫學類等簡單記憶型的知識采用圖像信息講解人體結構,PowerPoint進行展示,思維導圖講解理論知識框架;病理類等抽象理解的知識可以采用動畫展示人體血液循環,微課展示肌肉運動;疾病與薦藥類等深度掌握類知識可以采用VR技術、虛擬仿真軟件等方式進行教學[11]。三是營造線上線下并重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信息化教學包括線上、線下兩種教學環境,線上可以采用MOOC、微課等載體搭建課程,平臺也可以根據學生個體進行個體化的服務,線下教學則是借助信息化終端和設備在教室進行教學,甚至可以將教學地點擴展到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等其他場所。

      3.2開展全方位能力培養,增強教學主客體信息化能力

      醫藥職教信息化教學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以各相關主體的高水平信息化素養為支撐,因此,醫藥職教亟需提升教師、學生主體的信息化能力。其一,教師作為發揮教學信息化引導作用的主體,具備相關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是必修課,因此,筆者建議從兩個方面實施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培養。一是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信息化理念。教師應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對于醫藥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關注現代信息技術理論與醫藥教學活動的結合;二是增強教師信息技術化應用能力。教師應主動提升個人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主動積極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展現教學內容;同時,醫藥職業院校應建立健全教師信息化教育培訓體系,廣泛開展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建立并完善醫藥教育信息化教學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學環境,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其二,對于學生而言,亟需提升個體信息化能力。醫藥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能夠主動利用信息平臺進行學習,為此,醫藥職業院校應加強“計算機應用基礎”等公共必修課程教學,積極開設相關的選修課程,使得學生能夠熟練地利用數字資源和信息工具完成學習交流、反饋,進而提高學生通用信息技術能力、數字化學習能力和信息化素養。

      3.3以創新為導向,打造醫藥職教精品課程精品

      課程是衡量高等教育質量的標桿。醫藥課程建設具有課程門數多、專業銜接性強、實踐性較強等特點,因此,醫藥精品課程建設必須通過內、外兩種手段達到強化基礎、加強實踐和創新的目的,促進醫藥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建設精品課程和創新教學模式必須得落到具體的學科和課程中,課程建設又包括文本資料、教學活動、音視頻資料、交互性課件等,教師也要根據學科、課程類型、學生學習能力等因素,生成高效的教學模式和課程資源,在課程互動過程中,可以增添相應的問題討論、考試、作業布置等程序,有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和學習。與此同時,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如藥學、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等學科的知識更迭速度在不斷加快,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臨床理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使得相關課程能被廣大師生所認可、實踐和推廣。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和醫藥職業院校應積極推動、組織教師進行精品課程的開發、實踐,通過建立激勵機制,使得不同級別精品課程的建設與教師考評、獎金掛鉤,有效地調動教師建設在線課程的積極性。

      作者:朱婷 馬玉貴 單位: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亚洲视频小说图片|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亚洲性猛交XXXX|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