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園林綠化中鄉土樹種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鄉土樹種的應用優勢將成為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手段。但在園林綠化工程中對鄉土樹種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難以發揮鄉土植物的優勢,應用推廣程度較低。基于此,針對鄉土樹種在園林綠化應用中的現狀,利用鄉土樹種的特點及優勢,提出一些加快鄉土樹種推廣與應用的措施。
關鍵詞:鄉土樹種;園林綠化;應用;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園林綠化已成為城市環境建設的重要手段。隨著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不僅要追求景觀效果,更加要重視城市園林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鄉土樹種具有物種多樣性、環境適應性以及群落穩定性等優勢,對加快城市生態建設、提升城市環境品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鄉土樹種利用過程中,卻難以發揮實際效益。為此,如何廣泛應用鄉土樹種,將是城市園林綠化發展過程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鄉土樹種的概念
鄉土樹種,是指本地區天然分布的樹種或已引種多年且在當地一直表現良好的外來樹種,能很好地適應當地氣候、水文、土壤等自然條件,通過自然分布、演替,不斷自我繁育,已經融入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系統中的樹木[1]。能夠與當地的自然條件形成穩定平衡,對原來場地有天然的適應性。此外,對于一些通過引種馴化的樹種,在本地經過長時間的馴化,達到正常的生長水平,并順利繁育下一代,已非常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樹種也稱作鄉土樹種。
2鄉土樹種的應用現狀
就近些年來鄉土樹種的發展情況遇到的問題,總體分為以下2個方面:一方面,缺乏對鄉土樹種的資源保護與開發,導致大量的鄉土樹種在生長過程中被肆意亂砍、亂伐,被破壞的速度超過了其生長速度,致使鄉土樹種資源不斷減少。雖然園林綠化工程已逐漸開始利用鄉土植物,但還沒有形成與鄉土植物栽培相關的產業鏈,現有鄉土植物基本處于自然生長狀態,開發程度低,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樹木品種上,而對眾多野生樹種資源的研究開發基本是空白,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研究體系。另一方面,對鄉土樹種的認識不足。鄉土樹種是土生土長的植物,具有明顯的鄉土氣息,常常被“土”氣所誤解,認為其太普通、太俗氣。在近幾年的城市園林綠化中,為了著重強調園林綠化的檔次、排場,不斷提高景觀的品位及觀賞效果,一些園林綠化設計人員常利用當前流行的外來樹種以及綠化設計方式,過多地追求大眾審美情趣,而忽視了鄉土樹種對園林綠化的作用,導致本地的鄉土樹種基本無用武之地。還有一些由于缺少對鄉土樹種特點與習性的了解,不敢選擇鄉土樹種作為綠化植物品種,大大降低了城市園林綠化對鄉土樹種的應用[2]。由于鄉土種樹在城市園林綠化中應用較少、需求較低,進而導致鄉土樹種的苗木生產、培養研究較少。以上的這些問題都是制約鄉土樹種發展和更新的關鍵,也是未來利用鄉土樹種開展園林綠化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3鄉土樹種的特點及優勢
3.1環境適應性強
鄉土樹種由于在當地自然環境條件下,長期適應環境的變化,對當地氣候與土壤條件產生了天然適應性,并逐漸形成了一種能自我調節、抵抗外界變化的能力,即較強的環境適應性。在水資源匱乏或者雨水充沛的地區,鄉土樹種都能夠適應生存。如西北的白楊樹耐旱、耐寒,抗風能力強;南方的水杉耐水濕能力強,能長期處于積水環境下。對于外來的樹種,本身具有不確定性,未知因素較多,不能保證外來樹種能較好地適應當地環境及變化,以滿足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要求,并達到預期的效果[3]。主要是因為外來樹種對于新環境需要一個長期的適應過程,需要較長時間觀察與培育,才能夠判斷其是否適合當地的生長環境。而鄉土樹種往往表現較強的適應能力,不需考慮環境適應性問題,可直接被應用于當地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
3.2種植成本較低
鄉土樹種作為當地的一種自然資源,相比外來樹種顯得更加經濟,在運用成本方面,比外來樹種要低得多。一是鄉土樹種資源比較多。一般來說,在當地的每個區域內都可以看見鄉土樹種,資源比較豐富,而且栽植鄉土樹種不需要進行復雜的運輸或者移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外來樹種的高額運輸成本,同時可以節約很多施工成本。二是鄉土樹種的損耗較少。鄉土樹種已經適應當地的生長環境,移栽成活率比較高,非常利于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三是養護的成本低。鄉土樹種自身具有較強抵抗外界不良環境的能力,適應當地環境的變化,這對于后期的養護工作非常有利,能大大降低養護管理成本。
3.3生態效益明顯
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為了發揮植物的生態效益,在植物的選擇上,應遵循重要原則“適地適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氣候、不同的土壤以及不同的水文,都孕育著不同的鄉土樹種,成為地方生態環境中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經過長時間的環境融合,鄉土樹種對周邊的自然環境產生了高度的適應性,并擁有比較強的抵抗能力,能抵御周圍病蟲的侵害,即便有大量天敵存在,也較外來樹種更加容易控制,可避免出現毀滅性的災害。在土壤和其它條件不良的地區,無需對土壤作特殊處理,鄉土樹種都可以依靠自身頑強的抗逆性來維持正常生長,并對土壤性質起到一定改良作用。同時,鄉土樹種相比外來樹種無明顯種間競爭,容易與周圍植物和諧共生,并共同形成穩定的生物群落,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
3.4具有地方特色
鄉土樹種在經歷一個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已經與周邊的環境逐漸融合,隨著時間的延伸,融合程度也隨之加深。由于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氣候條件也差異明顯,每個地區、每個城市都有著獨特的地域、氣候特征,因此,每個地方所種的樹種也會有本質的區別,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鄉土樹種具有十分明顯的地方特色,也體現了不同城市之間所存在自然的環境差別。比如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植物景觀北方楊柳樹、東北針葉林、西南橡樹林等[4]。
4鄉土樹種的應用措施
4.1提高對鄉土樹種的認識
在一些傳統觀念中,很多人對于農村、鄉下等偏遠地區隨處可見的鄉土樹種,感覺平凡無奇,對其只有表面的認知,覺得其觀賞價值非常有限。盡管外來樹種一般都更有氣勢更加美麗,在視覺上能夠給予人更好的體驗;但適應性差,養護成本高,不利于本地的生態平衡[5],生態效益較低。而鄉土樹種適應性強,有利于當地植物群落穩定,生態價值高,并且可形成明顯的地方特色。因此,相關部門應深入宣傳鄉土樹種及其優良特性,提高群眾對鄉土樹種的認識,減少對鄉土樹種的偏見;同時加強對鄉土樹種的種植推廣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引進一些外來樹種,降低外來物種所帶來的不良影響[6]。
4.2加大對鄉土樹種的研究開發
一直以來,鄉土樹種都不受重視,其生長處于一個放任不管的自然狀態,鄉土樹種所具備的優良性能也沒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當地部門應該全面掌握當地鄉土樹種的種類及分布情況,開展詳細記錄,進行合理評價。將鄉土樹種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生態效益緊密聯系,挑選出一些觀賞性比較強、經濟效益比較高的鄉土樹種品種,大力進行開發和利用。此外,還要不斷豐富當地的鄉土樹種資源,進一步推動鄉土樹種的應用與發展[7]。
4.3提高園林綠化工作者的專業技能
對于鄉土樹種的開發和建設來說,相關的工作者要了解和認識鄉土樹種的生長規律和特點。根據鄉土樹種的生長習性,利用科學、合理的種植方式進行規劃與設計,在最大程度上使鄉土樹種資源能夠得到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此外,在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時,要利用原有的綠色植被,盡可能保留原有的綠色植被,減少對當地植被生態的破壞。雖然鄉土樹種的養護工作相對比較簡單,但也不能采用粗放型、隨意型的養護方式,針對每個樹種的不同特性,可以采取適當差異化的養護與管理。同時,也要重視園林綠化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開展定期的專業技術培訓工作,提升對鄉土樹種的認知與管理技能,從而更好地推動鄉土樹種的應用與發展。
4.4建立與完善鄉土樹種相關的產業
目前,鄉土樹種還未大面積推廣和種植包括諸多原因,其關鍵在于沒有建立完整的鄉土樹種應用運行體系。鄉土樹種不僅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還具有較高的生態環境效益,對其進行開發和利用過程中,需要有合理的規劃和設計。按照當地具體鄉土樹種的數量或者種類來進行規模化、批量式的培育與生產,促使鄉土樹種成為當地獨特的地方資源,逐漸形成一個與鄉土樹種相關的產業鏈。這樣,不僅能夠實現生態方面的價值,還能讓其創造經濟方面的效益,這兩者相互促進,互相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讓鄉土樹種變成有規劃的產業,更有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推動鄉土樹種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廣泛應用[8]。
5結語
在當前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的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環境重視程度及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如今的園林綠化建設和發展中,依舊存在不少缺陷及不足之處,對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發展非常不利。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貫徹落實到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來,從根本上去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才能有效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鄉土樹種作為城市園林綠化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大力營造城市森林氛圍,并與周圍綠地環境和諧、統一,全面提升城市綠地占比,對構建和諧的城市生態環境起到重要促進作用。只有充分利用好鄉土樹種,發揮鄉土樹種的應有價值,才能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園林。
作者:管璞怡 單位:廣州山水怡人園林生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