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叉車發動機懸置系統優化設計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針對某7t叉車配裝五十鈴6BG1型發動機存在怠速振動過大問題,對原車的懸置系統隔振效果進行測試。結合測試數據和動力總成已知參數,對懸置系統的解耦率、固有頻率及相應的能量分布等進行分析,通過Adamas軟件對懸置系統參數進行優化,調整發動機懸置系統剛度,以改善怠速時振動過大問題。
關鍵詞:懸置系統;剛度;固有頻率;Adamas軟件
0前言
發動機懸置系統是指在發動機總成和車架之間放置較為柔軟的部件,隔絕兩者的振動傳遞。發動機本身是一個內在的振動源,同時也受到各種外部的振動干擾,需要合理地設置懸置系統,將發動機傳遞到車架的振動減小到最低限度。發動機懸置既是彈性元件,又是隔振裝置,其設計應滿足如下要求[1]:一是具備支承作用。發動機懸置是一個支承元件,它必須能承受發動機總成的質量,使其不產生過大的靜位移而影響工作。二是具備限位作用。發動機在受到各種干擾力(如制動、加速或其他動載荷)作用下,懸置應能有效限制其最大位移,以避免與相鄰零件碰撞與干涉,確保發動機能正常工作。三是具備隔振作用。懸置是底盤與發動機之間的連接件,它應具有良好的隔振作用。一方面,它要阻止作為振源的發動機向車架傳遞振動力;另一方面,發動機懸置須阻止路面不平激勵等傳遞給發動機。從隔振角度來講,希望懸置越軟越好,以期將振動隔離到最小;而從支承和限位角度來說,考慮到空間結構的緊湊性和有限性,又希望懸置越硬越好。此二者是一個矛盾體,因此在懸置設計中,如何最優化選取懸置剛度是一個難題。本文以某款7t叉車為例,對發動機懸置剛度優化過程進行闡述。
1故障現象
某款叉車由發動機和變速箱構成動力總成,動力總成由4個懸置安裝在車架上。該叉車配裝五十鈴6BG1型發動機,在發動機怠速工況下整車振動過大,嚴重影響操作舒適性。
2原車振動測試
為了查找故障的原因,我們對原車的懸置系統隔振效果進行測試。在發動機轉速為730r/min時,對司機座椅、方向盤、發動機、懸置振動進行測試,采集數據如表1和表2所示。表1、表2中,沿曲軸中心線向風扇端為X軸正向;從風扇端看,向右為Y軸正向;從風扇端看,向上為Z軸正向。ax、ay、az分別為X、Y、Z向的加速度,av為X、Y、Z向的振動加速度綜合值(RMS值),單位為m/s2。方向盤av計算公式為:從表1和表2測試數據來看,發動機減振器的隔振率非常好,變速箱減振器的隔振率偏低(尤其是Y向),導致方向盤、座椅振動過大。
3原車動力總成懸置系統設計驗算
3.1發動機激振頻率計算
發動機的振動分為燃燒激振和慣性力激振,怠速振動異常一般是由燃燒激振導致,其激振頻率就是發動機的點火頻率,點火頻率的計算公式[1]如下:
3.2懸置系統參數確定
為便于計算,先設定動力總成的原點坐標系。以發動機曲軸中心線與發動機飛輪殼后端面的交點為原點,朝向風扇端為X軸,從風扇端看朝向右側為Y軸,朝向上為Z軸。如圖1所示。經核查設計資料,得知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質量、質心、轉動慣量等參數,如表3所示。表3中,LX、LY、LZ分別表示部件質心坐標偏離原點坐標的X、Y、Z方向的距離,單位為mm;Ix2、Iy2、Iz2分別表示部件通過質心繞X、Y、Z軸旋轉的轉動慣量,單位為kg·mm2。根據表3,計算得到合成后動力總成的質量、質心、轉動慣量,如表4所示。經核查設計資料,得知各懸置的中心坐標與剛度值,如表5所示。KdX、KdY、KdZ分別表示懸置的X、Y、Z方向的動剛度值,單位為N/mm。各懸置的布置方式如圖2所示。
3.3固有頻率及振型分析計算
根據表4和表5的數據,通過Adamas軟件計算,可得到懸置系統的固有頻率和能量分布百分比,如表6所示。X、Y、Z、RX、RY、RZ分別代表X向平移、Y向平移、Z向平移、繞X軸、繞Y軸、繞Z軸振型的能量占比,單位為%。根據發動機隔振原理,發動機激振頻率與懸置系統固有頻率的比值λ>√2時,懸置系統才能起到隔振作用。從振動解耦來看,由于發動機的激振力主要有垂直方向(Z)和繞曲軸軸線旋轉方向(Rx)兩種,因此應盡量使這兩個方向的振動耦合程度減小,即在某一固有頻率振動下,能量盡量集中到一個方向上去。從表6數據來看,懸置系統的第6階固有頻率為27.2Hz,相應的主振型為繞發動機曲軸旋轉方向,能量占比為85.96%,其解耦率還可以,但固有頻率偏高,導致頻率比λ偏低。λ計算見公式(4),把上文計算得到的發動機激振頻率36.5Hz和表6中的6價固有頻率27.2代入,得到頻率比為1.34。顯然λ>√2,不能滿足隔振的要求。λ=f/fn=36.5/27.2=1.34(4)
4懸置系統優化
根據隔振原理,頻率比λ越大,懸置系統隔振效果越好,一般工程上頻率比λ取值在2.5~4之間,在此λ取2.7,把發動機的激振頻率代入式(4),則得到系統固有頻率如下:fn=f/λ=36.5/2.7=13.5Hz(5)懸置系統的固有頻率是由懸置的動剛度和懸置承受的重力決定的,其計算[2]如下:Kd=(2πfn)2·W/(1000·g)(6)式中:Kd——動剛度,N/mm;fn——固有頻率,Hz;W——懸置的支撐重力,N;g——重力加速度,9.8m/s2。根據表4和表5中質量、質心坐標、懸置中心坐標,可計算出各懸置的支撐重力W,再把支撐重力代入式(6),可得到各懸置的垂直動剛度值Kdz,如表7所示。根據試驗測試數據,結合實際減振墊的選型,采用適當降低變速箱的剛度值及減振墊的徑向剛度值的方法,改善Y向的隔振效果。同時考慮減少減振墊的種類,初步確定懸置動剛度值如表8所示。把表8中的剛度值輸入軟件中進行運算,得到優化后的系統固有頻率和能量分布百分比,如表9所示。從表9中得知,優化后的懸置系統解耦率得到了明顯提升,各階解耦率均在90%以上,第6階固有頻率為22.8Hz,比優化前有所降低,加大了頻率比λ,根據式(4)計算優化后的頻率比λ比為1.6,顯然λ>√2,滿足隔振要求。
5試驗驗證
懸置系統優化后試驗測試數據如表10和表11所示。從表10和表11可看出,調整懸置剛度值后,動力總成懸置的隔振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方向盤和座椅的振動也得到極大改善。
6結論
發動機懸置系統設計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設計的因素較多,其設計的優劣對整車的振動特性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針對7t叉車怠速振動過大問題,在不改變懸置系統的結構形式、幾何位置和懸置軟墊結構情況下,通過簡化計算模型,以懸置的支撐力初步計算垂直方向的剛度值,再運用Adamas軟件對懸置系統參數進行解耦運算,校對懸置剛度取值是否合理,最終通過改變懸置的剛度值改善了整車振動問題。
參考文獻
[1]趙彤航.CA161汽車發動機懸置系統隔振的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2.
[2]陸軍.客車發動機懸置固有頻率選擇[J]2015(2):96-99.
作者:韋德平 單位:柳州柳工叉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