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技術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以某橋梁工程項目實例為依托,對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技術展開分析論述。研究表明,在橋梁下部結構施工過程中,樁基礎和橋墩是重點環節,樁基礎可以采用沖孔灌注樁,施工時,要控制好成孔和混凝土灌注質量,保證樁基的整體質量。橋墩則可通過翻模法施工,確保模板的安裝和混凝土澆筑質量,提高墩身的結構強度,此舉對橋梁工程的整體穩定性非常重要。
關鍵詞:橋梁下部結構;樁基礎;墩柱
1工程概況
某雙線橋梁工程上跨國道,其中左線全長530m,右線全長480m,上部結構采用的是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下部結構為柱式墩、沖孔樁基礎,兩線橋臺處分別布設伸縮縫。橋梁工程所在地為沖洪積溝谷,相關資料顯示,橋址區域內無不良地質,適宜下部結構施工。本文重點對該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技術及實施要點展開分析。
2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本工程中,橋梁墩臺采用的是樁基礎,樁徑從1200~2200mm不等,樁長為26~30m,依據地質勘查結果可知,橋址區內的地質以軟巖和硬質土體為主[1]。為加快施工速度,決定采用沖擊成孔的方法對樁基礎施工。
2.1沖孔樁基礎施工
2.1.1測量放線。(1)以橋墩中心的坐標為基礎,對每根樁基的位置加以推算,并與圖紙比對復核,將結果報監理工程師。使用全站儀,按照預先布設好的測量控制網,在現場測設樁位坐標,并將樁基的中心點引測到安全區域,埋設護筒。在對護筒埋設的過程中,要準確測出頂面標高,復測樁位,確認合格后,便可開始沖擊鉆進。(2)對鉆孔樁基不定期復測,發現偏差及時糾正,確保樁基質量。當樁基施工完畢后,在對樁頂混凝土鑿除后,要及時復測樁頂標高,將結果報現場監理工程師。2.1.2埋設護筒。(1)本次沖擊鉆孔施工采用的是鋼護筒,埋設前,以人工的方式開挖圓坑,以此來保留樁位點,圓坑的直徑要略大于鋼護筒的直徑,以錘擊的方式對鋼護筒埋設,引出樁位中心點,并用黏土將護筒周圍的空隙填塞壓實[2]。(2)鉆機進場固定牢靠后,檢測調試,看性能是否完好,確認無任何問題后,便可開始鉆進。在沖擊鉆孔的過程中,要對鋼護筒的位置和標高隨時復測。成孔時保持垂直,避免樁身傾斜。2.1.3沖擊成孔。(1)沖孔前,為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在泥漿池周圍設置護欄,并在樁位處掛標識牌。要保證泥漿池和沉淀池的位置適當,及時處理施工中產生的泥漿廢渣。(2)沖孔過程中,要控制好錘高,以50cm為宜,以低錘密擊的方式沖擊成孔。為使孔壁能夠擠壓密實,可采用黏性土造漿,孔深超過4.0m時,可將錘擊高度提升至1.8m左右,保持連續沖擊,這樣能夠加快施工速度[3]。需要注意的是,當孔內殘渣過多時,可能會引起埋鉆的現象,故此要將孔內殘渣及時清除。(3)沖孔時,要隨時調控泥漿黏稠度,每進尺2.0m左右檢查一次成孔垂直度,發現偏差及時糾正。本工程中,橋梁沖孔樁為端承樁,入巖后要對土質的變化情況及時觀測。鉆至設計標高后,報現場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若是樁底入巖不符合設計要求,則可對設計進行變更[4]。(4)終孔后及時清孔,采用循環的方法清孔,以2~3h左右為宜,泥漿比重控制在1.2~1.4[5]。2.1.4鋼筋籠制安。(1)鋼筋在車間內制作加工,依據樁長調整鋼筋籠的制作長度,以墩粗直螺紋的方式對鋼筋籠連接,使用前保護好絲頭,避免損壞。同一截面內的鋼筋接頭不得超過總數的50%,主筋要錯開1.0m以上,接頭必須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鐓粗必須一次性完成,質量不合格要切掉重新鐓粗。(2)制作好的鋼筋籠報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確認質量合格后可安裝,為避免吊裝過程導致鋼筋籠變形,可用十字撐加固。下放鋼筋籠時,要避免碰觸孔壁,可在鋼筋籠上,每間隔2.0m左右,安裝4個保護層墊塊,下放過程中,要保持鋼筋籠平穩,中心與樁位中心重合,固定牢靠,以免混凝土施工時偏移或是上浮[6]。2.1.5灌注混凝土。(1)在灌注樁身混凝土前,要先安放導管,按孔深確定導管長度,并在導管下放就位后再次清孔,將新的孔底沉渣清除干凈,以免影響混凝土的灌注質量。(2)通過頂塞法向樁孔內灌注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對混凝土的高度加以測定,據此推算導管的埋設深度,確認符合設計要求后,便可開始灌注。樁身混凝土要連續灌注,并在施工中對孔深及時測量,依據測量結果,推算混凝土表面的標高,確定出導管的埋深。施工過程中,要對多余的導管及時拆除,防止堵管。
2.2高墩施工技術
本工程中,橋梁采用的是圓柱墩與薄壁空心墩,墩高均超過30m,屬于高墩的范疇,通過翻模法對高墩施工,每節模板設計為6.0m,以分段的方法澆筑墩身混凝土,具體的施工技術要點如下:2.2.1模板安裝。模板在鋼筋綁扎完畢后安裝,施工前要檢查模板的平整度和鋼筋的焊接質量,并在現場對模板試拼裝,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模板經過試拼合格后,要先采用打磨的方法,將內壁的銹跡去除干凈,以免影響混凝土的澆筑質量,然后在模板內壁上涂刷脫模劑,確保均勻性。安裝好的模板在混凝土澆筑前要覆蓋,避免雨淋導致模板的光潔度下降。模板所有的拼接縫都要用泡沫膠密封,以防止漏漿,同時用螺紋鋼加固模板。安裝就位的模板,要檢查垂直度和標高[7]。2.2.2搭設作業平臺。翻模法施工橋墩時,每層模板要設置固定架,主要作用是搭設作業平臺,用槽鋼焊接成三角形并固定在外模上,平臺與模板上沿之間的距離控制在40cm,平臺的寬度控制在80~100cm,其上滿鋪厚模板,并在四周設置護欄和安全網,確保作業安全。2.2.3墩身混凝土澆筑。(1)澆筑墩身混凝土前,要復測模板的垂直度和標高,檢查模板的穩固性,確認無任何問題后,便可澆筑混凝土。高墩混凝土澆筑時,為避免離析,要用串筒輔助下料,分層澆筑,以插入式振搗棒對混凝土振搗密實。(2)混凝土分層澆筑的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采用斜向振搗的方法對混凝土振搗,振搗棒與水平面之間的傾角為30°,在振搗過程中,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則,按照預先布設的點位逐個振搗,避免遺漏。振搗棒與模板之間要保持10cm左右的距離。(3)高墩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最為常見的質量缺陷是混凝土離析,為避免該問題的發生,要對振搗時間嚴格控制,每個點的振搗時間以15~30s為宜,達到振搗時間后,觀察混凝土,當表面不再下沉且無明顯的氣泡產生時,便可停止振搗。當墩身混凝土終凝后,按照規范要求養生,用塑料膜將墩身混凝土包裹好,因墩身為大體積混凝土構件,所以養生時間要達到14d以上,通過養生能夠避免早期裂縫的產生[8]。2.2.4注意事項。(1)混凝土澆筑時,要對分層標高線加以控制并做好標記,每個節段澆筑后,要將混凝土頂面修平,使接縫處于同一個水平面內。(2)混凝土要均勻對稱澆筑,嚴格控制入模溫度和坍落度,環境溫度過高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溫,如覆蓋泵管等。同時,為提高密實度,可邊振搗邊向上提升振搗棒,避免過振或漏振。
3結語
橋梁下部結構作為上部結構的承載體,要求穩固、可靠。故此,必須保證下部結構的整體質量。為實現這一目標,作業人員應掌握相關的施工技術及具體的實施要點,并將之應用到實際工程中,以此來確保下部結構質量達標,進一步提升橋梁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延長使用壽命。
作者:王紹云 單位:中建路橋集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