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新常態下飼料行業發展影響因素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前中國經濟正逐步向新常態轉型,對經濟發展的質量、速度、結構、內涵都有了新的要求。在經濟新常態下,飼料行業的發展會受到來自不同層面的多種影響。文章通過總結目前中國飼料生產行業所受阻礙,對飼料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因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議,以幫助飼料企業不斷發展。
[關鍵詞]飼料;經濟新常態;創新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全方位發展,國內工業體系建設日趨完備,在經濟層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走向中速增長,這是一個由追求速度到追求質量的轉變過程,因此,在整個轉變進程中將面臨更為復雜和嚴峻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飼料行業的發展會受到來自經濟、社會、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如何規避影響,趨利避害,利用優勢條件促進飼料行業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1經濟新常態中的飼料行業
1.1經濟新常態
經濟新常態是指中國經濟發展呈現出的新狀態,是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一種態勢。目前,中國經濟在經歷了高速增長與快速發展階段后,正向著以新增長極為驅動,新發展方向為引領,新發展內涵為鋪墊的新狀態。經濟發展由曾經的注重速度向注重發展質量及發展可持續化方向轉變。新常態的“新”體現如此。“常態”是指一種穩定、長期存續的狀態,在新常態中具體表現為經濟穩步發展,持續高質量的向前邁進,社會經濟環境健康穩定,發展方向明確(石紅玉,2021)。目前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挫折與困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許多因素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飼料企業的生產發展,因此,研究這些問題能有效幫助飼料企業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1.2飼料行業的發展現狀
在2012年前,中國飼料行業一直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發展速度較為迅猛,年均增長率超過8%。但自2013年開始,增長速度開始放緩,下降至2%左右。相較2018年,2019年飼料產品的產值下降超過9%,在全國所有的飼料生產企業中,年產值超過10萬t的企業相較上年減少了超過30家。在生產布局上,年產值超千萬噸的省份減少2個(唐明娟,2020)。但隨著經濟發展日趨平穩,在2020年超過10萬t規模的企業回升了128家,產量超千萬噸的省份增加了1個。作為農業產業向工業化邁進的代表行業,飼料行業的發展是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驅動力。其在帶動產業鏈升級,聯動上下游共同進步,提升就業質量與增加就業數量等方面有較為強勁的作用。飼料行業的發展需要與養殖業、種植業、運輸業等行業發展相適應。飼料生產業處于樞紐地位,在整條產業鏈中處于中間環節。向上承接了種植業的產出,將種植業的產品作為飼料生產的原料;向下為養殖業提供了重要的補給來源,帶動了禽畜、水產等養殖業的發展,為農業經濟增長提供了可持續保障。飼料生產業是一個將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相結合的產業,同時伴隨著物流業的發展,也涉及到了第三產業的相關業務。縱觀全球,中國飼料行業的發展和世界發展步伐相協調,在全世界飼料行業發展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中國飼料行業發展壓力倍增。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環境良好,基礎鋪墊較為扎實,中國飼料生產行業發展也在平穩過渡。并根據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飼料行業連通著養殖業等行業一并發展,持續推動了產業綜合價值的發展。飼料行業需要不斷適應新常態的發展,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開啟發展新引擎,同時加大技術、創新、資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實現行業發展的騰飛(閆奎友,2021)。
2飼料行業發展的挑戰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飼料生產企業在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市場狀態時也正面臨著許多挑戰,這些挑戰對飼料生產企業的生產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2.1生產線科技化程度不足
隨著養殖業的大力發展,飼料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同時,由于市場競爭力度不斷加大,對飼料生產線的工作效率有了新的要求,而科技化的發展道路是滿足市場要求,提升飼料企業發展空間的有效路徑。上游生產原料的來源越來越豐富,這對飼料企業生產前的遴選、工藝流程的改進等提出了新要求。同時在飼料產品質量要求下,生產線管理、環境管理、倉儲管理等環節的科技化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為代表的互聯網新興技術的發展,飼料企業生產線也在科技化的道路上不斷發展,但目前中國飼料生產企業有很大一部分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工藝和生產技術,在機械化、智能化水平上仍舊十分落后。并且受制于產量、規模及生產成本,大部分企業在提升科技化水平方面往往顯得動力不足。
2.2營銷模式轉型難度大
在經濟新常態下,多種營銷模式不斷促進商品銷量屢次刷新紀錄,以新零售為代表的新興營銷模式,在融合了高新技術的同時,使得各式各樣的商品有了新的出售渠道和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飼料產品在銷售過程中若能在結合新式營銷方式打開銷售通路的同時加強宣傳和推廣,可有效促進飼料產品的銷售。但目前眾多飼料企業往往采用的是傳統銷售方式來進行產品銷售,以小商鋪和單一門面為依托進行飼料產品銷售是目前大部分飼料生產企業在銷售過程中的真實寫照。其在宣傳推廣上面的投入更少。雖然近些年有部分企業開始嘗試接觸電子商務、直播等新式營銷方式,但受到從業人員素質、管理層重視程度、生產數量等實際條件的束縛,營銷模式的轉型仍然較為滯后,難度較大。
2.3環境保護要求日趨嚴格
經濟發展向著高質量轉型是經濟新常態的具體要求之一。在高質量的要求中有一個具體方面就是環境保護的要求。建立環境友好型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一個前進方向,做到綠色發展才能實現發展可持續。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對飼料生產企業也同樣適用。飼料生產既承接了種植業,也需要對接養殖業,同時在生產過程中也帶有工業屬性,可以說是與生態環境密不可分的一個行業。尤其是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到對原料及產品進行工業化加工,就必定有廢棄物產生。這些廢棄物的處理方式決定了飼料企業在經濟新常態下建立的環境友好型生產水平。但在現實生產中,很多飼料企業的生產工藝與處理技術遠遠不能達到環境保護的排放要求,對環境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時由于企業產能與利益方面的考量,對廢物處理系統進行升級的意愿也不是很強,造成環境保護的要求與實際廢棄物排放之間的矛盾。
2.4產業結構需要優化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環境下,經濟發展的結構和比例有著新的要求,產業結構要向著高質量和可持續化發展,飼料生產行業作為農業與工業的結合,推進其長遠發展是中國經濟良性發展的一個反映。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消費者的消費結構也逐步改變(吳玉蓮,2021),肉類消費種類和消費量也在增多,對飼料產品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但目前中國的飼料生產企業在區域上存在產能的分配不協調,在產業結構上也缺乏長期規劃。在飼料生產中,第一、二產業的構成部分不協調,工業化程度比較低,同時物流服務、營銷服務等第三產業的部門發展仍然較為緩慢,仍然是一個需要優化的方面。
3飼料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
3.1技術類與管理類人才
人才作為生產發展的重要資源,是一個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石之一。人才培養與儲備也關系到一個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對飼料生產企業來說,在新常態環境中需要企業有充足的人才資源作為后備軍,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良的智力支持和專業的技術保障。但對一些規模較小的飼料企業來說,受其發展規模、業務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其人才儲備狀況并不容樂觀,這會導致其管理水平、技術水平等落后于市場,不利于其長期發展(曹維維,2021)。同時,有一部分飼料企業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企業在管理理念、技術標準等方面仍然固守傳統老舊的一套,進而在面對市場變換時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顯得不足。3.2生產技術是否掌握生產核心技術關乎一個企業的生存問題。飼料生產企業這種以加工生產為主的企業亦是如此。尤其是在當今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企業生產各項技術要求都有新的標準,如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廢棄物處理技術、生產過程中的節能降耗技術等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飼料企業的進一步提升。同時,是否具備技術創新能力,是否能在生產工藝和技術水準上不斷革新,以適應市場對不同種類飼料的功能需求和數量需求,以及通過技術革新帶來的生產成本降低,同樣關系到飼料生產企業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取得長足進步。
3.3管理經驗
管理經驗是建立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的能在企業生產實踐中遇到困難時進行有效指導的一種實踐累積。具有先進管理經驗的企業能通過目前企業所處環境、實際生產發展狀況、未來可能出現的狀況進行有效研判,進而引導企業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落后于市場。傳統的飼料企業管理者積累的管理經驗大都存在經驗老化、思維固化的弊端,對新的市場環境,尤其是新常態下的市場狀況缺乏準確判斷,難以進行精確指導。
3.4硬件設備
生產制造企業的硬件設備對其長遠經營和發展來說必不可少。硬件設備的完善程度對企業發展程度有很大影響。尤其是當下新興的物聯網技術、5G技術、智能系統等的運用,能為飼料生產企業提供強大的生產力,但這些必須基于較為先進的硬件設備。企業需要不斷更新生產設備,以幫助其在生產力上不斷取得進步和突破。
4建議
4.1提高技術能力,推動創新發展
飼料企業的創新是實現企業健康、穩固、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在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展要從求速度向求質量轉變,創新驅動發展就是最好的途徑之一。通過結合現代通信技術、數據分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來大力發展飼料生產技術,改變原有落后工藝,改進不完善的操作,促進飼料生產各個環節內部效率的提升,加強環節之間銜接效率。同時在飼料產品物流運輸階段加大創新力度,將飼料物流與現代物流模式充分融合,在飼料物流訂單管理、產品包裝和分揀、飼料儲存、產品配送等環節通過智能化手段降低人工操作比重,提升操作速率,進而降低人工成本,提升運輸速率。在企業內部,飼料企業可以大力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往往環境能給人帶來巨大的影響,使人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改變。在企業內部著力打造利于創新的環境,能有效提升員工創新意識,進而達到以科技促生產的目標。另外,飼料企業可以嘗試在企業制度制定方面有意識地去引導,給予技術創新或管理方法創新的員工不同程度、不同種類的獎勵,以實現引導創新,加速科技引領飼料生產的目的(張明昊,2021)。
4.2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具有科學性的公司治理方式,能高效且有序的保證企業的良好運轉。目前中國很多飼料生產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生產管理方式,尤以作坊式和家族式管理方式最為典型。在飼料生產企業內部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首先能夠在企業內部打通各個部門,實現部門之間的良好協作,尤其是在飼料生產部門與職能部門相互配合上提高默契,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還能在包裝與運輸等環節減少環節轉換時間。其次,提升飼料企業對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在經濟新常態下,市場供需情況變得更加透明,信息傳遞也變得更為迅速,市場活力會被進一步激發,市場調控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因此,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飼料企業建立健全的現代企業制度能有效擺脫傳統家族經營、作坊經營市場反應速度慢、效率低下等弊端,提升飼料生產與市場狀況的協調性,進而能更有效的提升抗風險能力。并且在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狀況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能實現部門之間的良好配合,因而能快速響應,高效處理(孫學忠,2021)。
4.3促進生產設備升級
面對經濟新常態,飼料企業在生產方式上會遇到許多挑戰,因此,與時俱進、緊跟市場步伐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物聯網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在生產制造領域逐步普及開來,飼料企業通過更新設備設施能為生產過程中運用先進技術做好鋪墊,以新興技術引導飼料生產的發展,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4.4人才引進與培養
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資源。飼料企業要想在新常態中取得成績,人才培養和儲備必不可少。通過提升人才待遇、采用“校企共育”等形式促進人才吸引和人才留存,同時應注意企業既有員工的培養和培訓,在提升企業員工生產技能和管理知識的同時拓展其眼界,更新其工作思路,以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進而帶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5結語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飼料生產企業將面臨市場上諸多因素的影響。認識到這些影響并不斷促進企業升級是實現飼料企業長足發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曹維維.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管理創新路徑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12:73~75.
[2]石紅玉.經濟新常態下西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管理文摘,2021,21:8~9.
[3]孫學忠.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深化國企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21,30:56~57.
[4]唐明娟,熊敏芬,李秀良,等.我國飼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J].廣西畜牧獸醫,2020,36(4):157~159.
[5]吳玉蓮.經濟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探究[J].山西農經,2021,14:133~134.
[6]閆奎友.新常態下影響飼料行業發展因素的思考[J].中國飼料,2016,24:13~15,21.
[7]張明昊.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現狀及建議分析[J].河北企業,2021,11:152~154.
作者:劉小梅 單位:陜西開放大學